金疮血出。炒黄研末,酒服,治吐血(时珍。出《圣惠方》)。
【发明】
时珍曰∶按∶侯延庆《退斋雅闻录》云∶凡人卒暴吐血者,用大蜘蛛网,搓成小团,米 饮 匹布。引弓射杀,断其丝数尺收之。部下有金疮者,剪方寸贴之,血立止也。观此,则蛛网 盖止血之物也 【附方】新四。
积年诸疮∶蜘蛛膜贴之,数易。(《千金方》)
反花疮疾∶同上。
肛门鼠痔∶蜘蛛丝,缠之,即落。
疣瘤初起∶柳树上花蜘蛛丝缠之,久则自消。(《简便方》)
<目录>虫部第四十卷\虫之二<篇名>草蜘蛛内容:(《拾遗》)
【正误】旧标作 蚜,今据《尔雅》改作草蜘蛛。见下。
【集解】藏器曰∶ 在孔穴 入。形段微似蜘蛛而斑小。陶言 时珍曰∶《尔雅》∶ , 蝥也。草 ,在草上络幕者 《尔雅》相合。而陈氏所谓 ,即《尔 药亦取其大者尔。有甚毒者,不可不知。
李氏《三元书》云∶草上花蜘蛛丝最毒,能缠断牛尾。有人遗尿,丝缠其阴至断烂也。
又沈存中《笔谈》言∶草上花蜘蛛咬人,为天蛇毒,则误矣。详见鳞部天蛇下。
【气味】缺。
【主治】出疔肿根,捣膏涂之(藏器)。
\x丝\x 【主治】去瘤赘疣子,禳疟疾(时珍)。
【附方】新二。
瘤疣∶用稻上花蜘蛛十余,安桃枝上,待丝垂下,取东边者捻为线系之,七日一换,自 消落也。(《总微论》)
截疟∶五月五日取花蜘蛛,晒干,绛囊盛之,临期,男左女右系臂上,勿令知之。(《普 济方》)
<目录>虫部第四十卷\虫之二<篇名>壁钱内容:(《拾遗》)
【释名】壁镜。
时珍曰∶皆以窠形命名也。
【集解】藏器曰∶壁钱虫似蜘蛛,作白幕如钱,贴墙壁间,北人呼为壁茧。
时珍曰∶大如蜘蛛,而形扁斑色,八足而长。亦时蜕壳,其膜色光白如茧。或云∶其虫 有毒,咬人至死。惟以桑柴灰煎取汁,调白矾末敷之。妙。
【气味】无毒。
【主治】鼻衄,及金疮出血不止,捺取虫汁,注鼻中及点疮上。亦疗外野鸡病下血(藏 器)。治大人、小儿急疳,牙蚀腐臭,以壁虫同人中白等分 出《圣惠》等方)。
【附方】新一。
喉痹乳蛾∶已死者复活。用墙上壁钱七个,内要活蛛二枚,捻作一处,以白矾七分一块,
化开,以壁钱惹矾,烧存性,出火 \x窠幕\x 【主治】小儿呕逆,取二七枚煮汁饮之(藏器)
产后咳逆,三、五日不止欲死者,取三、五个煎汁,呷之,良。又止金疮、诸疮出 止,及治疮口不敛,取茧频贴之。止虫牙痛(时珍)。
【附方】
虫牙疼痛∶《普济方》∶以壁上白 丸 之,纳入牙中甚效。又以乳香入 耳,左痛塞右,右痛塞左,手 <目录>虫部第四十卷<篇名>虫之二内容:(《拾遗》)
【释名】 蜴 藏器曰∶ (音窒当),《尔雅》
(音侄唐),
【集解】藏器曰∶ 是处有之。
时珍曰∶ 蜴,即《尔雅》土蜘蛛也,土中布网。按段成式《酉阳杂俎》云∶斋前雨 后多颠当窠,深如蚓穴 翻盖捕之。才入复闭,与地一色,无隙可寻,而蜂复食之。秦中儿谣云∶颠当颠当牢守门,
寇汝无处奔。
【气味】有毒。
【主治】一切疔肿、附骨疽蚀等疮。宿肉赘瘤,烧为末,和腊月猪脂敷之。亦可同诸药 敷疔肿,出根为上(藏器)。
<目录>虫部第四十卷\虫之二<篇名>蝎内容:(《开宝》)
【释名】 (音伊芳祁。《蜀本》)主 志曰∶段成式《酉阳杂俎》云∶江南旧无蝎 有之,故俗称为主簿虫。
时珍曰∶按∶《唐史》云∶剑南本无蝎,有主簿将至,遂呼为主簿虫。又张揖《广雅》
云∶杜伯,蝎也。陆玑《诗疏》云∶虿一名杜伯,幽州人谓之蝎。观此,则主簿乃杜伯之讹,
而后人遂附会 为虿。古语云∶蜂、虿垂芒,其毒在尾。今入药有全用者,谓之全蝎;有用尾者,谓之蝎梢,
其力尤紧。
【集解】志曰∶蝎出青州。形紧小者良。段成式云∶鼠负虫巨者,多化为蝎。蝎子多负 于背,子色白,才如稻粒。陈州古仓有蝎,形如钱,螫人必死。蜗能食之,先以迹规之,不 复去也。
宗 曰∶今青州山中石下捕得,慢火逼之,或烈日中晒,至蝎渴时,食以青泥;既饱,
以火逼杀之,故其色多赤。欲其体重而售之也。用者当去其土。
颂曰∶今汴洛、河陕州郡皆有之。采无时,以火逼干死收之。陶隐居《集验方》言∶蝎 有雄雌∶雄者螫人痛止在一处,用井泥敷之;雌者痛牵诸处,用瓦屋沟下泥敷之。皆可画地 作十 有咒禁法,亦验。
时珍曰∶蝎形如水黾,八足而长尾,有节色青。今捕者多以盐泥食之,入药去足焙用。
《古今录验》云∶被蝎螫者,但以木碗合之,神验不传之方也。
【气味】甘,辛,平,有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