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章举(韩语)、 鱼(音佶。
【集解】颂曰∶章鱼、石距二物,似乌贼而差大,味更珍好。食品所重,不入药用。
时珍曰∶章鱼生南海。形如乌贼而大,八足,身上有肉。闽、粤人多采鲜者,姜、醋食 之,味如水母。韩退之所谓“章举马甲柱,斗以怪自呈”者也。石距亦其类,身小而足长,
入盐烧食极美。
【气味】甘、咸,寒,无毒。时珍曰∶按∶李九华云∶章鱼冷而不泄。
【主治】养血益气(时珍)。
<目录>鳞部第四十四卷\鳞之四<篇名>海鹞鱼内容:(《拾遗》)
【释名】邵阳鱼(《食鉴》作少阳)、荷鱼(广韵作 )、 鱼(音忿)、 鱼(音铺 毗)、蕃 时珍曰∶海鹞,象形。少阳、荷,并言形色也。余义莫详。
【集解】藏器曰∶生东海。形似鹞,有肉翅,能飞上石头。齿如石版。尾有大毒,逢物 以尾拨而食之。其尾刺人,甚者至死。候人尿处钉之,令人阴肿痛,拔去乃愈。海人被刺毒 者,以鱼 竹及海獭皮解之。又有鼠尾鱼、地青鱼,并生南海,总有肉翅,刺在尾中。食肉 去刺。
时珍曰∶海中颇多,江湖亦时有之。状如盘及荷叶,大者围七 腹白。口在腹下,目在额上。尾长有节,螫人甚毒。皮色肉味,俱同 鱼。肉内皆骨,节节 联比,脆软可食,吴人腊之。《魏武食制》云∶蕃踏 录异》云∶鸡子鱼,嘴形如 此亦海鹞之类也。
\x肉\x 【气味】甘、咸,平,无毒。
时珍曰∶有小毒。
【主治】不益人(弘景)。男子白浊膏淋,玉茎涩痛(宁源)。
\x齿\x 无毒。
【主治】瘴疟,烧黑研末,酒服二钱匕(藏器)。
\x尾\x 有毒。
【主治】齿痛(陶弘景)。
<目录>鳞部第四十四卷\鳞之四<篇名>文鳐鱼内容:(《拾遗》)
【释名】飞鱼。
【集解】藏器曰∶生海南。大者长尺许,有翅与尾齐。群飞海上。海人候之,当有大风。
《吴都赋》云“文鳐夜飞而触纶”,是矣。
时珍曰∶按∶《西山经》云∶观水西注于流沙,多文鳐鱼。状如鲤,鸟翼鱼身,苍文白 首赤喙。常以夜飞,从西海游于东海。其音如鸾鸡。其味酸甘,食之已狂。见则大穣。《林 邑记》云∶飞鱼身圆,大者丈余,翅如胡蝉 统志》云∶陕西 县涝水出飞鱼,状如鲋,食之已痔疾也。
\x肉\x 【气味】甘,酸,无毒。
【主治】妇人难产,烧黑研末,酒服一钱,临月带之,令人易产(
珍)。
<目录>鳞部第四十四卷\鳞之四<篇名>鱼虎内容:(《拾遗》)
【释名】土奴鱼(《临海记》)。
【集解】藏器曰∶生南海。头如虎,背皮如 有刺,着人如蛇咬。亦有变为虎者。
时珍曰∶按∶《倦游录》云∶海中泡鱼大如斗,身有刺如 ,能化为豪猪。此即鱼虎 也。《述异记》云∶老则变为鲛鱼。
【气味】有毒。
<目录>鳞部第四十四卷\鳞之四<篇名>鱼师内容:(《纲目》)
【集解】时珍曰∶陈藏器诸鱼注云∶鱼师大者有毒杀人。今无识者。
但《唐韵》云∶ ,老鱼也。《山海经》云∶历虢 <目录>鳞部第四十四卷\鳞之四<篇名>海内容:(《拾遗》)
【释名】水母(《拾遗》)、樗蒲鱼(《拾遗》)、石镜。
时珍曰∶ ,作、宅二音。南人讹为海折,或作蜡、 者,并非。刘恂云∶闽人曰 ,
广人曰水母。《异苑》名石镜也。
【集解】藏器曰∶ 虾动 时珍曰∶水母形浑然凝结,其色红紫,无口眼腹。下有物如悬絮,群虾附之,咂其涎沫 ,浮泛如飞。为潮所拥,则虾去而 不得归。人因割取之,浸以锻石、矾水,去其血 色遂白。其最浓者,谓之 头,味更胜。生、熟皆可食 【气味】咸,温,无毒。
【主治】妇人劳损,积血带下,小儿风疾丹毒,汤火伤(藏器)。
出《异苑》)。
<目录>鳞部第四十四卷\鳞之四<篇名>虾内容:(《别录》下品)
【释名】时珍曰∶ ,音霞(俗作虾),入汤则红色如霞也。
【集解】时珍曰∶江湖出者大而色白,溪池出者小而色青。皆磔须钺 有硬鳞,多足而好跃,其肠属脑,其子在腹外。凡有数种∶米虾、糠虾,以精粗名也,青虾、
白虾,以色名也。梅虾,以梅雨时有也。泥虾、海虾,以出产名也。岭 蚁,秋社后,群堕水中化为虾,人以作 食。凡虾之大者,蒸曝去壳,谓之虾米,食以姜、
醋,馔品所珍。
【气味】甘,温,有小毒。
诜曰∶生水田及沟渠者有毒, 内者尤有毒。
藏器曰∶以热饭盛密器中作 食,毒人至死。
弘景曰∶无须及腹下通黑,并煮之色白者,并不可食。小儿及鸡、狗食之,脚屈弱。
鼎曰∶动风,发疮疥冷积。
源曰∶动风热,有病患勿食。
【主治】五野鸡病,小儿赤白游肿,捣碎敷之(孟诜)。
作羹,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