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衣领中,令人不忘(《肘后》)。
<目录>介部第四十五卷\介之一<篇名>纳鳖内容:(宋《图经》)
【集解】颂曰∶鳖之无裙,而头足不缩者,名曰纳。亦作 。
\x肉\x 【气味】有毒。
颂曰∶食之令人昏塞。以黄 、吴蓝煎汤服之,立解。
\x甲\x 【气味】有小毒。
【主治】传尸劳,及女子经闭(苏颂)。
<目录>介部第四十五卷\介之一<篇名>能(奴来切)鳖内容:(《纲目》)
【释名】三足鳖。
【集解】时珍曰∶《尔雅》云∶鳖三足为能。郭璞云∶今吴兴阳羡县君山池中出之。或 以鲧化黄熊,即此者,非也。
\x肉\x 【气味】大寒,有毒。
颂曰∶食之杀人。
时珍曰∶按∶姚福《庚己编》云∶太仓民家得三足鳖,命妇烹,食毕入卧,少顷形化为 血水,只存发耳。邻人疑其妇谋害,讼之官。时知县黄廷宣鞫问不决,乃别取三足鳖,令妇 如前烹治,取死囚食之,入狱亦化如前人。遂辨其狱。窃谓能之有毒,不应如此。然理外之 事,亦未可以臆断也。而《山海经》云∶从水多三足鳖,食之无蛊疫。近亦有人误食而无恙 者,何哉?盖有毒害人,亦未必至于骨肉顿化也。
【主治】折伤,止痛化血,生捣涂之。道家辟诸厌秽死气,或画像止之 <目录>介部第四十五卷\介之一<篇名>朱鳖内容:(《拾遗》)
【集解】藏器曰∶生南海。大如钱,腹赤如血。云在水中着水马脚,皆令仆倒也。
时珍曰∶按∶《淮南子》云∶朱鳖浮波,必有大雨。
【主治】丈夫佩之,刀剑不能伤。妇女佩之,有媚色(藏器)。
<目录>介部第四十五卷\介之一<篇名>珠鳖内容:(《纲目》)
【集解】时珍曰∶按∶《山海经》云∶葛山澧水有珠鳖。状如肺而有 统志》云∶生高州海中。状如肺,四目六足而吐珠。《吕氏春秋》云∶澧水鱼之美者,名曰 珠鳖,六足 腹。皆指此也 【气味】甘,酸,无毒。
【主治】食之,辟疫疠(时珍)。
<目录>介部第四十五卷\介之一<篇名>鼋内容:(《拾遗》)
【释名】时珍曰∶按∶《说文》云∶鼋,大鳖也。甲虫惟鼋最大,故 也。
【集解】颂曰∶鼋生南方,江湖中。大者围一、二丈。南人捕食之 其卵圆大如鸡、鸭子,一产一二百枚。人亦掘取以盐淹食,煮之白不凝。
藏器曰∶性至难死,剔其肉尽,口犹咬物。可张鸟鸢。
弘景曰∶此物老者,能变为魅,非急弗食之。
时珍曰∶鼋如鳖而大,背有 ,青黄色,大头黄颈,肠属于 故曰鼋鸣鳖应。淮南万毕术云∶烧鼋脂以致鳖。皆气类相感也。张鼎 或云∶此物在水食鱼,与人共体,具十二生肖肉,裂而悬之,一夜便觉垂长也。
\x甲\x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炙黄酒浸,治瘰 ,杀虫逐风,恶疮痔 ,风顽疥瘙,功同鳖甲(藏器)。五 脏邪气,杀百虫毒、百药毒,续筋骨 \x肉\x 【气味】甘,平,微毒。
【主治】湿气、邪气,诸虫(藏器)。
\x脂\x 【主治】摩风及恶疮(孟诜)。
\x胆\x 【气味】苦,寒,有毒。
【主治】喉痹,以生姜、薄荷汁化少许服,取吐(时珍)。
<目录>介部第四十五卷\介之一<篇名>蟹内容:(《本经》中品)
【释名】螃蟹(《蟹谱》)、郭索(扬雄《方言 朴子》),雄曰螂 ,雌曰博带 宗 曰∶此物每至夏末秋初,如蝉蜕解。名蟹之意,必取此义。
时珍曰∶按∶傅肱《蟹谱》云∶蟹,水虫也,故字从虫。亦鱼属也,故古文从鱼。以其 横行,则曰螃蟹。以其行声,则曰郭索。以其外骨,则曰介士。以其内空,则曰无肠。
【集解】《别录》曰∶蟹生伊芳洛池泽诸水中。取无时。
弘景曰∶蟹类甚多,蝤蛑、拥剑、蟛 皆是,并不入药。海边又有蟛蜞,似蟛 似蟹而小,不可食。蔡谟初渡江,不识蟛蜞,啖之几死。叹 者所误也。
颂曰∶今淮海、汴东、河北陂泽中多有之,伊芳洛乃 八月一日取稻芒两枝,长一二寸许,东行输送其长。
输芒方可食之,否则毒尤猛也。其类甚多∶六足者名 (音跪),四足者名北,皆有大毒,
不 可食。其壳阔而多黄 大,后足阔者,名蝤蛑,南人谓之拨棹子,以其后脚如棹也。一名 其大者如升,小者如盏碟。两螯如手,
也。一螯大、一螯小者,名拥剑,一名桀步。常以大螯斗,小螯食物。又名执火,以其螯赤 也。其最小无毛者,名蟛 (音越),吴人讹为彭越。
《尔雅》云∶ ,小者 。郭璞注云∶即蟛 时珍曰∶蟹,横行甲虫也。
外刚内柔,于卦象离。骨眼蜩腹, 脑鲎 星点。雄者脐长,雌者脐团。腹中之黄,应月盈亏。其性多躁,引声 沫,至死乃已。生于 流 有毒,霜后将蛰故味美。所谓入海输芒者,亦谬谈也。蟛蜞大于蟛 ,生于陂池田港中,故 有毒,令人吐下。似蟛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