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1-本草

29-本草纲目-第958页

【附方】新二。
噎膈不食∶黄犬干饿数日,用生粟或米干饲之。俟其下粪,淘洗米粟令净,煮粥,入薤 白一 痘疮倒 ∶用白狗或黑狗一只,喂以生粟米。候下屎,取未化米为末,入麝香少许,新 汲水服二钱。(《保幼大全》)
\x屎中骨\x 【主治】寒热,小儿惊痫(《别录》)。
<目录>兽部第五十卷\兽之一<篇名>羊内容:(《本经》中品)
【校正】《别录》另出羊乳,今并为一。
【释名】 (亦作 )、羝(音低)、羯。
时珍曰∶《说文》云∶羊字象头角足尾之形。孔子曰∶牛羊之字,以形似也。董子云∶ 羊,
毛曰 ,胡羊曰 ,无角曰 月曰 (音务),七月曰 (音达),未卒岁曰 (音兆 今注》谓之长髯主簿云。
【集解】《别录》曰∶ 羊生河西。
弘景曰∶羊有三四种。入药以青色 羊为胜,次则乌羊。其 啖食,为药不及都下者,然其乳、髓则肥好也。
颂曰∶羊之种类甚多,而 羊亦有褐色、黑色、白色者。毛长尺余,亦谓之 人引大羊以此为群首,又谓之羊头。
诜曰∶河西羊最佳,河东羊亦好。若驱至南方,则筋力自劳损,安能补益人?今南方羊 多食野草、毒草,故江浙羊少味而发疾。南人食之,即不忧也。惟淮南州郡或有佳者,可亚 北羊。北羊至南方一二年,亦不中食,何况于南羊,盖土地使然也。
宗 曰∶ 羊出陕西、河东,尤狠健,毛最长而浓,入药最佳。如供食,则不如北地 无角白大羊也。又同、华之间有小羊,供馔在诸羊之上。
时珍曰∶生江南者为吴羊,头身相等而毛短。生秦晋者为夏羊,头小身大而毛长。土人 二岁而剪其毛,以为毡物,谓之绵羊。广南英州一种乳羊,食仙茅,极肥,无复血肉之分,
食之甚补人。诸羊皆孕四月而生。其目无神,其肠薄而萦曲。在畜属火,故易繁而性热也。
在卦属兑,故外柔而内刚也。其性恶湿喜燥,食钩吻而肥,食仙茅而肪,食仙灵脾而淫,食 踯躅而死。物理之宜忌,不可测也。契丹以其骨占灼,谓之羊卜,亦有一灵耶?其皮极薄,
南番以书字,吴人以画采为灯。
\x羊肉\x 【气味】苦、甘,大热,无毒。诜曰∶温。
颂曰∶《本经》云甘,《素问》云苦。盖《经》以味言,《素问》以理言。羊性热属火 ,故配于苦。羊之齿、骨、五脏皆温平,惟肉性大热也。
时珍曰∶热病及天行病、疟疾病后食之,必发热致危。妊妇食之,令子多热。白羊黑头、
黑 瓦 阳,女子绝阴。物性之异如此,不可不知。
汪机曰∶反半夏、菖蒲。同荞面、豆酱食,发痼疾。同醋食,伤人心。
【主治】缓中,字乳余疾,及头脑大风汗出,虚劳寒冷,补中益气,安心止惊(《别录》)。
止痛,利产妇(思邈)。治风眩瘦 【发明】颂曰∶肉多入汤剂。胡洽方有大羊肉汤,治妇人产后大虚,心腹绞痛厥逆,医 家通用大方也。
宗 曰∶仲景治寒疝当归生姜羊肉汤,服之无不验者。一妇冬月生产,寒入子户,腹下 痛不可按,此寒疝也。医欲投抵当汤。予曰∶非其治也。以仲景羊肉汤减 李杲曰∶羊肉有形之物,能补有形肌肉之气。故曰补可去弱,人参、羊肉之属。人参补 气,羊肉补形。凡味同羊肉者,皆补血虚,盖阳生则阴长也。
时珍曰∶按《开河记》云∶隋大总管麻叔谋病风逆,起坐不得。炀帝命太医令巢元方 视之。
曰∶风入腠理,病在胸臆。须用嫩肥羊蒸熟,掺药食之,则瘥。如其言,未尽剂而痊。
自后每杀羊羔,同杏酪、五味日食数枚。观此则羊肉补虚之功,益可证矣。
【附方】旧八,新十六。
羊肉汤∶张仲景治寒劳虚羸,及产后心腹疝痛。用肥羊肉一斤,水一斗,煮汁八升,入 当归五两,黄 八两,生姜六两,煮取二升,分四服。胡洽方无黄 ,《千金方》有芍药。(《金 匮要略》)
产后厥痛∶胡洽大羊肉汤,治妇人产后大虚,心腹绞痛,厥逆。用羊肉一斤,当归、芍 药、
产后虚羸腹痛,冷气不调,及脑中风汗自出∶白羊肉一斤,切治如常,调和食之。(《心 镜》)
产后带下产后中风,绝孕,带下赤白∶用羊肉二斤,香豉、大蒜各三升,水一斗三升,
煮五升,纳酥一升,更煮三升,分温三服。(
崩中垂死∶肥羊肉三斤,水二斗,煮一斗三升,入生地黄汁二升,干姜、当归各三两,
煮三升,分四服。(《千金》)
补益虚寒∶用精羊肉一斤,碎白石英三两,以肉包之,外用荷叶裹定,于一石米下蒸熟,
取出去石英,和葱、姜作小馄饨子。每日空腹,以冷浆水吞一百枚,甚补益。(《外台》)
壮阳益肾∶用白羊肉半斤切生,以蒜、薤食之。三日一度,甚妙。(《心镜》)
五劳七伤虚冷∶用肥羊肉一腿,密盖煮烂,绞取汁服,并食肉。
骨蒸久冷∶羊肉一斤,山药一斤,各烂煮研如泥,下米煮粥食之。(《饮膳正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