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1-本草

31-本草纲目拾遗-第21页

己酉,友人王鼎条患心腹痛,有客从滇带此物来,
呼为 法落梅。用根,其形俨如上党参,色亦黄白,味甘苦,服之疾愈。据云∶彼中人皆名法落梅 ,而不知诸书何以作梅字耶?蔡云白言∶建参闽人呼法落梅。
治心痛如神。
<目录>卷三\草部上<篇名>土人参内容:各地皆产,钱塘西湖南山尤多,春二三月发苗如蒿艾,而叶细小,本长二三寸,作石绿 色,
映日有光,土人俟夏月采其根以入药,俗名粉沙参,红党即将此参去皮净煮极熟阴干而成。
味淡无用。准绳∶劫瘴消毒散用之,呼为百丈光。
甘微寒,须蒸之极透,则寒去,气香味淡,性善下降,能伸肺经治节,使清肃下行,补 气生 津,治咳嗽喘逆,痰涌火升,久虐淋沥,难产经闭,泻痢由于肺热,反胃噎膈由于燥涩,凡 有升无降之症,每见奇效。以其根一直下行,入土最深故也。
脾虚下陷,滑精梦遗,俱禁用。以其下行滑窍,孕妇亦忌。
白带初起∶百草镜∶土人参切片三两,用陈绍酒饭上蒸熟,分作三服,吃完即愈。
王安采药方云∶土人参补阴虚,对配茯苓熬膏,治杨梅结毒,酒煎服。
<目录>卷三\草部上<篇名>上党参内容:\x防党附\x 本经逢原云∶产山西太行山者,名上党人参。虽无甘温峻补之功,却有甘平清肺之力。
不似 沙参之性寒,专泄肺气也。 百草镜云∶党参,一名黄参,黄润者良,出山西潞安太原等处 。有白色者,总以净软壮实味甜者佳。嫩而小枝者,名上党参。老而大者,名防党参。
味甘性平,治肺虚,能益肺气。
<目录>卷三\草部上<篇名>防风党参内容:从新云∶古本草云参须上党者佳,今真党参久已难得,肆中所市党参,种类甚多,皆不 堪用 。惟防党性味和平足贵,根有狮子盘头者真,硬纹者伪也。白党即将此参煮晒已成,原汁已 出,不堪用。 翁有良辨误云∶党参功用,可代人参,皮色黄而横纹,有类乎防风,故名防 党。江南徽州等处呼为狮头参,因芦头大而圆凸也,古名上党人参。产于山西太行山潞安州 等处为胜,陕西者次之。味甚甜美,胜如枣肉。
近今有川党,盖陕西毗连,移种栽植,皮白味淡,类乎桔梗,无狮头,较山西者迥别,
入药亦殊劣不可用。
味甘平,补中益气,和脾胃,除烦恼,解渴,中气微虚,用以调补,甚为平安。
<目录>卷三\草部上<篇名>南沙参内容:药性考∶南沙参形粗似党参而硬,味苦性凉,清胃泻火解毒,止嗽宁肺。 从新云∶南 沙参 色稍黄,形稍瘦小而短,近有一种味带辣者,不可用。 张璐本经逢原云∶沙参有南北二种 ,北者质坚性寒,南者体虚力微。
功同北沙参,而力稍逊。
按∶参类不一,有窃参名者,如苦参沙参是也。有窃参形者,如荠 三七是也。凡参皆 随地 运为升降,故各地皆产参,而性亦各异,功用总不及辽参。今择可入药为纲目未及载者,悉 附识于此。以广知焉。 张观斋云∶珠儿参者,其形独蒜似之,去皮煮熟,色如红熟人参,
因圆大而如珠,故名。其味苦而微带辛,不知何根子所造。价每斤五钱,治牙痛有验。大略 苦者性寒,而辛者必散,是火郁发散之意,未必全在补功也。至于红党参,即红萝卜草所造 。白党参未考。此皆苏地好奇者所制,好奇之医,因而用之。走方者所以惑乡人。称太子参 者,乃参中之全枝而小者,是参客巧取之名也。洋参清气同参,味苦必寒,疑产阴山,补功 虽不及人参,较之珠儿红白党等远矣。土人参俗名观音山货,形与人参无二,亦有糙熟之分 ,出处不一,中有白丝心而味淡,亲见台温处州及新昌嵊县人有货此参者,价每两两许,未 考其性,亦未用过,如南沙参误用者甚多。南沙参产于浙地者,鲜时如萝卜,土人去皮煮熟 ,如熟山药。晒干如天花粉,而无粉性,本名粉沙参。功专散毒消肿排脓,非南沙参也。其 南沙参形如桔梗,而中空松,味淡微甘。桔梗带辛,而南沙参不辛,产于毫门者最佳,俗名 雄桔梗。药肆中即于桔梗包中捡出,水润打扁切片,确类银柴胡片。此则入肺而理嗽,功如 北沙参而兼理气,盖中空之义也。台州亦出桔梗,而条干带硬,亦有雄桔梗,如南沙参。但 色不如毫产者白,盖参类本不一,近日价日昂贵,而各种伪品杂出,人亦日搜奇。于穷岩荒 壑中觅相似草根以代混,倘误用之,为祸非浅。王绎堂云∶时下盛行一种福建长乐参,广西 南陔参,二物颇似,俨与台参油熟无别,味亦苦中带甜,蒸汤亦极浓浓,然皆性热,不似人 参之平和滋益也。即台参中,近日人颇有入白糖及卤水制透,取其重也。凡参八分,可制重 二分作一钱以图利,店中有此参者,每日必蒸焙,否则潮润难售,故市参者须加意焉。
<目录>卷三\草部上<篇名>于术内容:即野术之产于潜者,出县治后鹤山者为第一,今难得,价论八换。其形有鹤颈鹤头,羽 翼足 俱全,皮细带黄,切开有朱砂点,其次出北乡,皮色带黑不黄。茅翼云∶产徽州者皆种术,
俗称粪术。乃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