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1-本草

31-本草纲目拾遗-第73页

者,予谓梅五出者也,
五阳数也,冬至一阳始复,梅吐花得阳之先者,今六出乃得阴数矣。盖以地气而变,苦于严 寒,故不用五而用六,同于雪花也,以梅为体,以雪花为用,人见其六而不见其五,藏五在 于六之中,犹河图之五在十中也。河图之一生水,梅得水气之先,故花于冬至与雪同时。雪 者水气所凝,梅者水形所结,卦皆属坎,水在天而凝雪,水在地而发梅,水之数六,寒极则 雪花与梅皆六出,应其数也。
花微酸涩无毒,清头目,利肺气,去痰壅滞上热(本草原始),安神定魂,解先天痘毒、
凡中 治瘰 ∶鸡蛋开一孔,入绿萼梅花将开者七朵,封口,饭上蒸熟,去梅花,食蛋,每日 一枚 ,七日痊愈。
唇上生疮 赤水玄珠∶白梅瓣贴之,神效,如开裂出血者,即止。
紫金锭 宜端午日制合,飞朱砂、红芽大戟、处州山慈菇、千金霜、川文蛤、净粉草、
河车 ,以上六味各二两,珍珠、琥珀、明雄黄、冰片、陈金墨各五钱,梅花蕊、西牛黄各一两,
川麝香四钱,上各药为末,乳筛极细,以糯米粉糊杵为丸,研用。
稀痘神方∶白梅花蕊三钱,采饱绽者,须予备晒干;生地黄三钱,当归三钱,生甘草一 钱,
脐带小儿自己落下时,去灰或矾,用新瓦炙存性,研末极细,同煎浓汁,滤清熬膏,作一日 吃完,小儿永不出痘。万病回春载尹蓬头混元丹治小儿诸虚百损,用梅花合混元衣,注梅花 解痘先天之毒。
九仙夺命丹集听云∶又名十圣丹,治七十二般无名肿毒恶疮,流注火痹等症,朱砂三钱,
雄黄、乳香、没药、冰片、血竭各二钱,石胆矾、铜青、麝香、枯矾、熊胆、飞过黄丹各一 钱五分;蜈蚣、蚯蚓、僵蚕各二条,(微炒黄色,去嘴)梅花一升,寒水石、牛黄、蟾酥、
白 官粉、硼砂各一钱,全蝎九个,蜗牛七条,以上二十三味为末,研极细,以朱砂一钱五分为 衣。其修合之法∶先将蟾酥用乳汁化开,共为丸,如丸不起,略加面糊,如桐子大,每服一 丸,令病患口嚼生葱一根咽下,又嚼一根极烂,吐在手心上,裹药,用滚热老酒吞下,量冷 暖时候,盖被出汗。如病患不能嚼,人代嚼之亦可,如无汗,再服一丸自愈。诸毒医迟,毒 走攻心,必不可救。若汗来迟,以热酒催之。不可以手摸摩患处,如痒,以旧木梳梳之自止 。
稀痘 集听∶用绿萼梅花七朵,须予养于花瓶内,春分日摘花半开者,只用净瓣捣烂,
白糖 三匙,滚水服之,毒即全消,免出痘矣。小儿盈月后即可服。
梅花点舌丹 集验∶治一切疔毒及恶疮初起,天行瘟毒,咽喉肿痛等症,轻者二粒,重 者四 粒,先用无根水送下,次取一粒噙于舌下化之。乳香去油二两,珍珠豆腐煮过、麝香水飞、
熊胆各六分,没药去油,京牛黄、苦葶苈、朱砂、硼砂、蟾酥人乳泡、血竭、雄黄水飞各二 钱,片脑一钱,另研沉香一钱,白梅花阴干一钱二分,共为细末,用人乳汁化蟾酥丸黍米大 ,金箔为衣。
予稀痘疹 不药良方∶每年腊月清晨摘带露绿萼梅蕊一百,加上白糖,捣成小饼,令食 之。
三花丹 赤水玄珠∶将出痘之时,用此能稀痘,梅花、桃花、梨花取已开、未开、盛开 者,
阴干为末,等分,兔脑为丸,雄黄为衣,用赤小豆、绿豆、黑大豆汤送下。
梅桃丹 赤水玄珠∶治痘已出未出,不起不发,隐在皮肤,并治麻症斑症,用梅花一两,
桃 丝瓜五钱,为末,每服五分,参苏汤下。
痘不问前后,凡黑陷切牙寒战,用梅花六钱,穿山甲一两,仙灵脾五分,麝香一钱,为末,
每服三、五分;切牙寒战,加人牙二、三厘,内托散送下。
青梅散 锡山衣德堂稀痘良方∶用生青果核七个,打碎去仁,晒干,研极细末,不宜火 焙,
又不宜沾生水,再用玉蝶梅花二十一朵,去蒂,共白蜜两茶匙,捣浓,恰交春分时,与小儿 服,永不出痘,即出亦不过三粒。此方传自江甯王培德家,已九世,无痘殇之儿,真异方也 。
二气丸 新安汪卫公先生传其家亲友,凡小儿服此丸,永不出痘。其方即前稀痘神方,
脐带 曰坎气,梅花先天之气,故名二气丸。
七仙丹 张琰种痘新书∶治痘气血两虚,灰白水泡痒塌等症。黄 二两,人参一两,甘 草五 钱,紫河车一两,梅花一两五钱,鹿茸一两,天灵盖一个,共为末,每服八、九分,用内托 散煎汤送下;气实者加山楂、陈皮各五钱。(应昌按∶天灵盖即或有益,亦不可用,况二方 功效全不在此乎。)
二花散 种痘新书云∶能起五陷,黄蜡梅花,素心者尤良,阴干,不拘多少,去毛壳罐 盛听 用;桃花阴干,山楂去核,炒为末,小丝瓜阴干为末,陈皮去白,人参、黄 炙、甘草炙、
朱砂、紫河车酒洗去筋蒸焙干、鹿茸酒酥炙、穿山甲取首尾四足者炒,仙灵脾去四弦刺酒焙 、人牙火 、韭汁淬七次、天灵盖洗净去酥,各为末用。 按∶纲目梅花条下,并无主治,
而于蜡梅花下亦仅言解暑生津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