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1-本草

31-本草纲目拾遗-第80页

开大红小花者是也。
治耳疔痔漏。
<目录>卷七\花部<篇名>十姊妹内容:一名佛见笑汪连仕云∶取其根、叶阴干为末,蜜糖汤调服,治伤寒危笃立效,乃元升观 之 <目录>卷七\花部<篇名>雨韭内容:汪连仕草药方云∶雨韭生水泽旁,即青慈菇花,去湿之功同茵陈。
散一切疔肿,消痔漏,明目。
<目录>卷七\花部<篇名>罂粟子油内容:固精(物理小识)。
<目录>卷七\花部<篇名>佛前旧供花内容:云谷医抄∶治 疮烂腿,用佛前多年陈久供花,取来用香油浸贴,即愈。
<目录>卷七<篇名>果部上内容:(二十一种 附十六种)
<目录>卷七\果部上<篇名>延寿果内容:乃鹿衔草之子∶又松潘卫志有延寿果,云果生于土,味甜似山药,并无树果,此或名同 而物 异也。按∶鹿衔千金方名鹿药草,其叶大而面绿背青者为真;苏恭言有大、小二种;保升 言叶似茺蔚,丛生有毛者,吴风草也,此草惟生于秦地者有子,土人名曰延寿果。
仁恕堂笔记∶张掖河西地有草根,一种形如黄连,盘根屈曲,有若缺然,边人取之,实 笾豆 理血中邪湿,温补下元,去风痹 疖痛,小儿食之,定惊悸(三边纪略)。本草逢原云∶ 味微涩而甘,不特有益老人,
而婴儿先天不足者,尤为上药,惜乎南方罕得也。
<目录>卷七\果部上<篇名>樱额内容:果属也,产关东乌喇口外,其树丛生,果形如野黑蒲萄而稍小,鲜实甚美,晒干为末,
可以 稠梨子,实黑而涩,土人珍之,间以作面,暑月调水服之,可止泻。
按∶宦游笔记∶郁李即棠棣,结子如樱桃,南产者酸涩不堪食,盛京出者又名樱额,味 甘鲜 ,晒干为末,更佳。
味甘涩,性温暖,补脾止泄泻。
<目录>卷七\果部上<篇名>倒吊果内容:御制几暇格物编,俗名吊搭果,形似山梨而小,体微长,味酢,肉多沙,长蒂。诸果始 生时 皆向上,此果花实皆下垂,故名。生时坚涩,熟乃沙,树枝叶俱如梨,为秦中物产,今遵化 沿边有之。而考之书笈草木诸谱,皆不载倒吊之名,惟上林赋云∶答 离支。答 音近打拉 。张揖注云 ∶答 果名,按梅尧臣牡丹诗,用打拉二字,北人方言以欹垂为打拉,是答 名果,或因其 下垂也。说文海篇俱作 果,今名吊搭,或者答还音之转耳。
性暖,利胸膈,健脾消食。
<目录>卷七\果部上<篇名>飞松子内容:云南土司志∶边境各土司深山中,产一种飞松子,结实熟时,人欲取之,子辄飞去,夜 则仍 归根下,土人记其处,俟夜过子,掘其根而取之,馈遗以为珍品,味绝香美。 徐霞客游记 ∶飞松一名狐实,亦作梧实,正如梧桐子,而大倍之,色味亦如梧桐子,而壳薄易剥,坐密 树中,一见辄伐树,乃可得,迟则树即存,而子俱飞去成空株矣,故曰飞松。惟巅堂关外野 人境有之,其叶如柳,味绝类土豆。 滇略∶梧实大如豆,壳脆易剥,不与他处类,俗谓之 山松子,亦曰飞松。 朱排山柑园小识∶飞松出滇南,似梧桐子,稍大而微长,内外色味俱 肖,而香美过之,蔓生松树上,土人甚珍之。
下气消痰,通和血脉,能返魂。凡有人魂神不安,及惊越失魂,神不守舍一切等症,此 为要 药,故灵璧赵氏天王补心丹治怔忡用之。张绿猗言,十香返魂丹加飞松子壳,更效。
<目录>卷七\果部上<篇名>茶肭子内容:边舆考∶其树出辽东塞外,高有三尺许,叶如南方楝树,背有黄白点,花四出,形如手,
碧 色,或有八出者,结子大如拳,熟便可食,其甘如饴,其树浸水可为油燃灯,入药用子。
治一切病,辽塞无药,土人有病者,取茶肭子啖之即愈。
<目录>卷七\果部上<篇名>椰油内容:\x椰中酒 椰膏 椰皮 椰肉\x 台湾使槎录云∶可佐膏火,或云用火炙椰,其油自出。凡楝椰子以手摇之,听水声清亮,
则 心大而甜;其肉浓,水声浊则否。 渑水燕谈录∶椰子生安南及海外诸国,木如棕榈,大者 高百余尺,花白如千叶芙蓉,一本花不过三、五颗,其大如斗至差小,外有黄毛,软皮,中 有壳,正类槟榔,壳上有二穴,牙出穴中,壳内类萝菔,皮味苦,肉极甘脆,蛮人甚珍之。
刘恂岭表录异∶椰壳中有液数合如乳,亦可饮之,冷而动气。 广果录∶椰树高六、七丈 ,直竦无枝,至木末乃有叶如束蒲,长二三尺,花如千叶芙蓉,白色,终岁不绝,叶间生实 如瓠系,房房连累,一房二十七八实,或三十实,大者如斗,有皮浓苞之,曰椰衣,皮中有 核甚坚,与肤肉皆紧着,皮浓可半寸,白如雪,味脆而甘,肤中空虚,又有青浆升许,味美 于蜜,微有酒气曰椰酒。苏轼诗∶美酒生林不待仪。言椰中有自然之酒,不待仪狄而作也。
广东名胜志∶文昌县玉阳山椰子最多,大三、四围,高二、三丈,通身无枝,至百余年才 有叶,三月花,连着实,房房三十或二十七八子,至六月熟,七月收。
疗齿疾、冻疮(粤志)、祛暑气(华夷花木考),治消渴,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