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气味俱升。阳也。伤寒有五。中风伤寒湿温热病温病是也。贼风伤寒者中风也。风伤于卫。
所以宜辛温之味以发汗也。恶气心腹胀满。盖胀之恶气必从肝而来。薄荷入肝。温能行。辛 能散。则恶气消而胀满平也。太阴不治。则挥霍扰乱。薄荷辛润肺。肺气调而霍乱愈矣。饮 食入胃。散精 于肝。肝不散精。则食不消。薄荷入肝辛散。宿食自消也。肺主气。薄荷味辛润肺。肺润则 行下降之令。所以又能下气也。以气味芳香。故堪生食也。
制 方∶ 薄荷同漆叶、苦参、何首乌、麻仁、荆芥、生地、蒺藜、苍术、菖蒲。治大麻风。专为 末。
蜜丸。治风热上壅。
<目录>卷四\谷菜部<篇名>【香薷】
内容:气微温。味辛。无毒。主霍乱。腹痛吐下。散水肿。
香薷气微温。禀天初春之木气。入足少阳胆经。味辛无毒。得地西方燥金之味。入手太 阴肺 经、手阳明大肠经。气味俱升。阳也。夏月湿热之气。郁于太阴阳明。则挥霍扰乱而腹痛吐 泻矣。其主之者。温能行气。辛可解湿热也。肺者相传之官。主通调水道。下输膀胱。香薷 味辛润肺。所以主散水肿也。
制 方∶ 香薷同人参、白术、木瓜、白茯、白芍、陈皮、车前。治水肿。同白术丸。治水肿。以 小便 利为效。
<目录>卷四\谷菜部<篇名>【紫苏】
内容:气温。味辛。无毒。主下气。除寒中。其子尤良。
紫苏气温。禀天春和之木气。入足厥阴肝经。味辛无毒。得地西方之金味。入手太阴肺 经。
气味俱升。阳也。肺主气而属金。金寒则不能行下降之令。紫苏辛温温肺。肺温则下降。所 以下气。脾为中州太阴经也。肺亦太阴。肺温则脾寒亦除。故除寒中也。其(子)尤良。下 降 之性辛温气味尤甚也。其(梗)本乎地者亲下。下气尤速。
制方: 紫苏同陈皮。治感寒上气。同人参。治虚咳上气。苏子同良姜、广皮丸。治风湿香港脚。
同粳 米。治上气咳逆。
<目录>卷四\谷菜部<篇名>【葱白】
内容:气平。味辛。无毒。作汤。治伤寒寒热。中风面目浮肿。能出汗。
葱白气平。禀天秋凉之金气。入手太阴肺经。味辛无毒。得地西方燥金之味。入足阳明 燥金 胃经。气味升多于降。阳也。太阳寒水经。为人身外藩者也。寒水虚。则外邪伤。病名伤寒 。
伤寒有五。风寒湿热温也。当初伤太阳。太阳为病。必发寒热。故可从表散之。葱白入肺。
肺合皮毛。味辛可散。所以主伤寒。寒热表邪也。风为阳邪。阳邪伤上。风胜则浮肿。辛平 可以散风。所以主之。气平入肺。肺合皮毛。味辛发散。则胃气充而谷精化汗。故能出汗也 。
制 方∶ 葱白同生姜。治伤寒头痛。同人参。治脱阳危症。炒熨小腹。治小便闭胀。捣敷金疮出 血。
<目录>卷四\谷菜部<篇名>【薤白】
内容:气温。味辛苦滑。无毒。主金疮疮败。轻身不饥耐老。
薤白气温。禀天春和之木气。入足厥阴肝经。味辛苦滑无毒。得地西南金火之味。而有 润泽 之性。入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气味升多于降。阳也。金疮气虚。则疮口不合。气温可 以益气。所以主疮败也。气温达肝。肝气条畅。则气血日生。所以轻身。温暖脾土。土健所 以不饥。味辛润血。血华所以耐老也。
制 方∶ 薤白同瓜蒌、白酒。治胸痹心背痛。同瓜蒌、白酒、半夏。治胸痹不卧。心痛彻背。同 枳实 、桂枝、浓朴、瓜蒌。治胸痹胸满。胁下逆抢心。
<目录>卷四\谷菜部<篇名>【白芥子】
内容:气温。味辛。无毒。发汗。主胸膈痰冷。上气。面目黄赤。醋研敷射工毒。
芥子气温。禀天春升之木气。入足厥阴肝经。味辛无毒。得地西方之金味。入手太阴肺 经。
气味俱升。阳也。味辛入肺。肺合皮毛。辛温发散。所以发汗。胸者肺之分也。膈者肝之分 也 。白芥子辛温疏散。所以入肝肺之分而消痰冷也。肺主气。气温则下行。所以主上气也。面 目黄赤。肝乘脾也。气温达肝。肝不乘脾。黄赤自退也。醋研主射工毒。亦辛温条达之功效 也。
制 方∶ 白芥子同白术。枣肉丸。治胸膈痰饮。同甘遂、大戟、蝎尾、巴霜、辰砂丸。名控涎丹。
治 痰迷心窍。
<目录>卷四\禽兽部<篇名>【五灵脂】
内容:气温。味甘。无毒。主疗心腹冷气。小儿五疳。辟疫。治肠风。通利气脉。女子 月闭。(酒研)
五灵脂气温。禀天春和之木气。入足厥阴肝经。味甘无毒。得地中正之土味。入足太阴 脾经 。气味俱升。阳也。心腹者。太阴厥阴经行之地也。寒则冷气凝矣。其主之者。气温可以祛 寒 也。气温可以畅肝。味甘可以益脾。小儿疳虽有五。皆由肝气滞脾气虚而成。所以概主五疳 也。味甘能和。所以辟疫。久风入中。乃为肠风。气温达肝。肝主风而藏血。故治肠风。温 则通行。故利气脉。脾统血。肝藏血。血温则行。故主月闭也。
制 方∶ 五灵脂同泽兰、牛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