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1-本草

33-本草经集注-第29页

小儿头疮 。华∶主小儿痫,小便不利,伤热。一名零 榆。生 川山谷。二月采皮,取白曝干。八月采实,并勿令中湿,湿则伤人。
此即今榆树尔,剥取皮,刮除上赤皮,亦可临时用之。性至滑利,初生叶,人以作糜羹 辈,令人睡眠。嵇公所谓∶“榆,令人眠也”。断谷乃屑其皮,并檀皮服之,即所谓不饥者也。
(《新修》一一四页,《大观》卷十二,《政和》二九八页)
<目录>草木中品<篇名>当归内容:味甘、辛,温、大温,无毒。主治咳逆上气,温疟寒热洗洗在皮肤中,妇人漏下绝子,
诸恶疮疡,金疮,煮饮之。温中止痛,除客血内塞,中风 ,汗不出,湿痹,中恶,客气虚 冷,补五脏,生肌肉。一名干归。生陇西川谷。二月、八月采根,阴干。(恶 茹,畏菖蒲、
海藻、牡蒙。)
今陇西叨阳、黑水当归,多肉少枝气香,名马尾当归,稍难得。西川北部当归,多根枝 而细。历阳所出,色白而气味薄,不相似,呼为草当归,阙少时乃用之。方家有云真当归,
正谓此,有好恶故也。世用甚多。道方时须尔。(《大观》卷八,《政和》一九九页)
<目录>草木中品<篇名>防风内容:味甘、辛,温,无毒。主治大风,头眩痛,恶风,风邪,目盲无所见,风行周身,骨节 疼痹,烦满。胁痛胁风,头面去来,四肢挛急,字乳金疮内痉。久服轻身。叶∶主中风热汗 出。一名铜芸,一名茴草,一名百枝,一名屏风,一名 根,一名百蜚。生沙苑川泽及邯郸、
琅琊、上蔡。二月、十月采根,曝干。(得泽泻、 本治风,得当归、芍药、阳起石、禹余 粮治妇人子藏风,杀附子毒,恶干姜、藜芦、白蔹、芫花。)
郡县无名沙苑。今第一出彭城、兰陵,即近琅琊者。郁州互市亦得之。次出襄阳、义阳 县界,亦可用,即近上蔡者。唯实而脂润,头节坚如蚯蚓头者为好。世用治风最要,道方时 用。(《大观》卷七,《政和》一七九页)
<目录>草木中品<篇名>秦艽内容:味苦、辛,平、微温,无毒。主治寒热邪气,寒湿风痹,肢节痛,下水,利小便。治风 无问久新,通身挛急。生飞乌山谷。二月、八月采根,曝干。(菖蒲为之使。)
飞乌或者地名,今出甘松、龙洞、蚕陵,长大黄白色为佳。根皆作罗文相交,中多衔土,
用 二○三)
<目录>草木中品<篇名>黄内容:味甘,微温,无毒。主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五痔鼠 ,补虚,小儿 百病。妇人子藏风邪气,逐五脏间恶血,补丈夫虚损,五劳羸瘦,止渴,腹痛泄利,益气,
利阴气。生白水者冷,补。其茎、叶治渴及筋挛,痈肿,疽疮。一名戴糁,一名戴椹,一名 独椹,一名芰草,一名蜀脂,一名百本。生蜀郡山谷、白水、汉中。二月、十月采,阴干。
(恶龟甲。)
第一出陇西、洮阳,色黄白甜美,今亦难得。次用黑水宕昌者,色白肌肤粗,新者,亦 甘温补∶又有蚕陵、白水者,色理胜蜀中者而冷补;又有赤色者,可作膏贴用,消痈肿,世 方多用,道家不须。(《大观》卷七,《政和》一七八页)
<目录>草木中品<篇名>吴茱萸内容:味辛,温、大热,有小毒。主温中下气,止痛,咳逆,寒热,除湿血痹,逐风邪,开腠 理。去淡冷,腹内绞痛,诸冷、实不消,中恶,心腹痛,逆气,利五脏。根∶杀三虫。
根白皮∶杀蛲虫,治喉痹咳逆,止泄注,食不消,女子经产余血。治白癣。一名 。生 上谷川谷及宛朐。九月九日采,阴干。(蓼实为之使,恶丹参、硝石、白垩,畏紫石英。)
此即今食茱萸。《礼记》亦名 ,而世中呼为 子,当是不识 字, 字似 字,仍以 相 其根南行、东行者为胜。道家去三尸方亦用之。(《新修》一三一页,《大观》卷十三,《
政和》三一八页)
<目录>草木中品<篇名>黄芩内容:味苦,平、大寒,无毒。主治诸热,黄胆,肠 泄痢,逐水,下血闭,恶疮。疽蚀,火 伤。治痰热,胃中热,小腹绞痛,消谷,利小肠,女子血闭、淋露、下血,小儿腹痛。一名 腐肠,一名空肠,一名内虚,一名黄文,一名经芩,一名妒妇。其子∶主肠 脓血。生秭归 川谷及冤句。三月三日采根,阴干。(得浓朴、黄连止腹痛。得五味子、牡蒙、牡蛎,令人 有子。得黄 、白蔹、赤小豆治鼠 。山茱萸、龙骨为之使,恶葱实,畏丹参、牡丹、藜芦。)
秭归属建平郡。今第一出彭城,郁州亦有之。圆者名子芩为胜。破者名宿芩,其腹中皆 烂,故名腐肠,惟取深色坚实者为好。世方多用,道家不须。(《大观》卷八,《政和》二○ 七 <目录>草木中品<篇名>黄连内容:味苦,寒、微寒,无毒。主治热气,目痛, 伤泪出,明目,肠 ,腹痛。下痢,妇人 阴中肿痛。五脏冷热,久下泄 脓血,止消渴,大惊,除水,利骨,调胃,浓肠,益胆,治 口疮。久服令人不忘。一名王连。生巫阳川谷及蜀郡太山。二月、八月采。(黄芩、龙骨、
理石为之使,恶菊花、芫花、玄参、白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