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甚香,经冬根不死,辟蠹,于诸菜中亦不甚佳。
<目录>卷十九<篇名>茄子内容:新罗国出一种,淡光,微紫色,形长味甘。今其子已遍中国蔬圃中。惟此无益,并无 所治,只说损人。后人虽有处治之法,然终与《本经》相失。圃人又植于暖处,浓加粪壤,
遂于小满前后求贵价以售,既不以时,损人益多。不时不食,于可忽也。
<目录>卷十九<篇名>马齿苋内容:人多食之,然性寒滑,青黛条中已着。
<目录>卷二十<篇名>胡麻内容:诸家之说参差不一,只是今脂麻,更无他义。盖其种出于大宛,故言胡麻。今胡地所 出者,皆肥大。其纹鹊,其色紫黑,故如此区别。取油亦多,故诗云∶“松下饭胡麻”。此 乃是所食之谷无疑,与白油麻为一等。如川大黄、川当归、川升麻、上党人参、齐州半夏之 类,不可与他土者更为一物。盖特以其地之所宜立名也。是知胡麻与白油麻为一物。尝官于 顺安军,雄、霸州之间备见之。又二条皆言无毒,治疗大同。今之用白油麻,世不可一日阙 也。然亦不至于大寒,宜两审之。
<目录>卷二十<篇名>青(音箱)
内容:即油麻叶也,陶隐居注亦曰胡麻叶也。胡地脂麻鹊色,子颇大。《日华子》云 “叶作汤沐,润毛发”,乃是。今人所取胡麻叶,以汤浸之,良久,涎出,汤遂稠黄色,妇 人用之梳发。由是言之,胡麻与白油麻,今之所谓脂麻者是矣。青 ,即其叶无疑。
<目录>卷二十<篇名>大麻子内容:海东来者最胜,大如莲实,出毛罗岛。其次出上郡、北地,大如豆,南地者子小,
去壳法∶取麻子,帛包之,沸汤中浸,汤冷出之,垂井中一夜,勿令着水,次日日中曝干,
就新瓦上 去壳,簸扬取仁,粒粒皆完。张仲景麻仁丸,是用此大麻子。
<目录>卷二十<篇名>白油麻内容:与胡麻一等,但以其色言之,比胡麻差淡,亦不全白。今人只谓之脂麻,前条已具 。炒熟乘热压出油,而谓之生油,但可点照。须再煎炼,方谓之熟油,始可食,复不中点照 。亦一异也。如铁自火中出而谓之生铁,亦此义耳。
<目录>卷二十<篇名>饴糖内容:即 是也,多食动脾风。今医家用以和药,糯与粟米作者佳,余不堪用。蜀黍米亦可 造。不思食人少食之,亦使脾胃气和。唐白乐天诗“一 胶牙 ”者,是此。
<目录>卷二十<篇名>生大豆内容:有绿、褐、黑三种,亦有大小两等。其大者出江浙、湖南北,黑小者生他处,今用 小者,力更佳。炒熟,以枣肉同捣之为麸,代粮。又治产后百病、血热,并中风疾痱,止痛 、背强口噤,但烦热、螈 若渴、身背肿、剧呕逆,大豆五升,急水淘净,无灰酒一斗,
熬豆令微烟出,倾入酒瓶中,沃之,经一日以上,服酒一升,取瘥为度。如素不饮酒,即量 多 少服。若口噤,即加独活半斤,微微椎破,同沃,仍增酒至一斗二斤。暑月旋作,恐酸坏。
又可 为腐,食之。
<目录>卷二十<篇名>赤小豆内容:食之行小便,久则虚人,令人黑瘦枯燥。关西、河北、京东西多食之。花治宿酒渴 病。
<目录>卷二十<篇名>大麦内容:性平凉,有人患缠喉风,食不能下,将此面作稀糊,令咽之,既滑腻,容易下咽,以 助胃气。三伏中,朝廷作 ,以赐臣下,作 造 。
<目录>卷二十<篇名>青、黄、白粱米内容:此三种,食之不及黄粱。青、白二种性皆微凉,独黄粱性甘平,岂非得土 之中和气多邪?今黄、白二种,西洛间农家多种,为饭尤佳,余用则不相宜。然其粒尖,小 于他谷,收实少,故能种者亦稀。白色者味淡。
<目录>卷二十<篇名>粟米内容:利小便,故益脾胃。
<目录>卷二十<篇名>丹黍米内容:黍皮赤,其米黄,惟可为糜,不堪为饭。粘着难解,然亦动风。
<目录>卷二十<篇名>米内容:此则粟 也。今谷神散中用之,性又温于大麦。
<目录>卷二十<篇名>秫米内容:初捣,出淡黄白色,经久色如糯,用作酒者是此米,亦不堪为饭。最粘,故宜酒。
<目录>卷二十<篇名>陈廪米内容:今经与诸家注说皆不言是粳米,为复是粟米。然粳、粟二米,陈者性皆冷,频食之 ,令人自利,与经所说稍戾,煎煮亦无膏腻。入药者,今人多用新粟米。至如舂杵头细糠,
又复不言新陈粳粟,然皆不及新稻粟二糟,陈则气味已腐败。
<目录>卷二十<篇名>酒内容:《吕氏春秋》曰∶“仪狄造酒”。《战国策》曰∶“帝女仪狄造酒,进之于禹”。然《
本草》中已着酒名,信非仪狄明矣。又读《素问》首言以妄为常,以酒为浆。如此则酒自黄 帝始,非仪狄也。古方用酒,有醇酒、春酒、社坛余胙酒、槽下酒、白酒、青酒、好酒、美 酒、葡萄酒、秫黍酒、粳酒、蜜酒、有灰酒、新熟无灰酒、地黄酒。今有糯酒、煮酒、小豆 曲酒、香药曲酒、鹿头酒、恙儿等酒。今江浙、湖南北,又以糯米粉入众药,和合为曲,曰 饼子酒。至于官务中,亦用四夷酒,更别中国,不可取以为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