葱涎研和敷脐中。约浓寸许。缚之。待小便多为度。日 二易之。入甘遂更妙。泄泻无度。诸药不效。方同上。不用甘遂。二治须详。使水化又使水 止。俱用此一方。并次方不用甘遂。其义谓何。则可以知针砂之所主矣。脾劳黄病。针砂四 两。醋炒七次。干漆烧存性二钱。香附三钱。平胃散五钱。为末。蒸饼丸梧子大。任汤使下。
项下气瘿。针砂入水缸中浸之。饮食皆用此水。十 〔论〕 铁禀太阳之气。而阴气不交。故治水肿较诸药为胜。即胀满而不属于水者。亦 须之。以脾气不运而胀。多因于阴中无阳而湿不化也。针砂燥阴而化湿。正缘纯禀太阳之气。
而不与阴气交。所以食盐则犯其所忌。而病反增剧耳。凡去肿药用针砂及铁蛾入丸子者。一 生须断盐。盖盐性濡润。肿若再作。不可为矣。(仲南)
〔修事〕 煎汁服之。不留滞于脏腑。但借铁虎之气以制肝木。使不能克脾土。土不受 邪。则水自消矣。(日华子)凡铁精铁粉铁华粉针砂铁浆。入药皆同此意。(又)
铁华粉 此铁之精华。制法取钢 作叶。如笏或团。平面磨错。令光净。以盐水洒之。
于醋 中阴处埋之。百日。铁上衣生。即成粉矣。刮取细捣筛。入乳钵研如面。和合诸药为 丸散。(志)
气味咸平。功用强于铁粉。止惊悸虚痫。镇五脏。去邪气。
<目录>卷四\五金部<篇名>铁内容:生铁四十斤。入火烧赤沸。砧上 之。有花出。如兰如蛾。纷纷堕地。是名铁落。用水 二斗 味辛甘。气平。平肝去怯。治善怒发狂。主惊邪癫痫。小儿客忤。炒热投酒中饮。疗贼 风痉。素问。怒狂者。此病安生。曰。生于阳也。阳气者暴折而不决。故善怒。病名阳厥。
治之当以生铁落为饮。夫生铁落者。下气疾也。按肝主怒。又十二经皆取决于胆。肝胆郁怒 之火。以生铁落为饮治之。正取金能制木之义。
<目录>卷四\五金部<篇名>铁内容:此铁上赤衣也。刮下用。(藏器)
味辛苦。气寒。平肝坠热。主治恶疮疥癣。(和油涂之)消疮肿口舌疮。醋磨。涂蜈蚣 咬。铁锈水和药服。性沉重。最能坠热开结有神。(陶华) 铁锈得金气之精华。善能平木。
治疔肿。盖疔肿未有不因肝经风热所致者。(仲淳) 秘法。取露天入土者。研极细。同蟾 酥冰麝。以金针刺入疔中。令至根。然后以药塞入。能拔疔根。(又) 疔肿初起。用多年 土内锈钉。火 醋淬。刮下锈末。不论遍次。 取收之。每取少许。人乳和。挑破敷之。仍 炒研二钱。以齑水煎滚。待冷调服。重舌肿胀。铁锈锁烧红。打下锈。研末。水调一钱。噙 咽。
<目录>卷四\五金部<篇名>铁内容:以生铁渍水服。是谓铁浆。旋入新水。日久铁上生黄膏。其力愈胜。(承)
气味咸寒。镇心明目。主癫痫发热。急黄狂走。六畜颠狂。兼解诸毒入腹。凡为蛇犬虎 野狼毒刺恶虫等所啮。服之毒不入肉也。
<目录>卷四\五金部<篇名>铁内容:气味辛温。喉痹肿痛。菖蒲根嚼汁。烧秤锤淬一杯饮之。咽痛或生息肉舌肿。秤锤烧赤。
淬醋一杯咽之。阴癣顽疮。用秤锤烧红。淬入米泔中百次。乘热熏洗有效。别敷杀虫凉血药 弥佳。濒湖云。凡诸草木药。皆忌铁器。而补肾药尤忌之。否则反消肝肾。子肝伤气。母气 愈虚矣。(子能盗母气故云)
〔总论〕铁之为物。居金之首。燥而不洁。故用之必取其精纯者。钢是也。其铁粉针 砂。必用钢。日华犹以留滞脏腑为虑。但取浸汁。借其气以为用而已。至于铁华粉铁浆。固 亦不取其质。而取其精矣。第此物禀太阳之气。而阴气不交。如用非所宜。或宜而过剂。不 惟消肾之阴。且以竭肝之阳。濒湖消肾肝数语。不独为修治者云也。
<目录>卷五\石部<篇名>丹砂内容:一名朱砂。上品。生于辰锦二州石穴。产五溪山峒者。得正南之气为上。麻阳(即古 锦州地)诸山。与五溪相接者次之。有石砂土砂溪砂之殊。石砂最上者为光明砂。此天地自 然之宝。在石室间。生雪床之上。(采之者寻石脉。穴地数十丈始见。其苗乃白石。谓 砂床。)如初生芙蓉。光明外澈。细者环拱。大者处中。有辰居之象。其箭镞连床者。紫黯 若铁色而莹彻。碎之崭岩作墙壁。又如云母石。成层可析者。真辰砂也。得此者带之辟恶。
为上。其次或出石中。或出水内。形块大者如拇指。小如杏仁。光明无杂。名马牙砂。二种 俗间少有。(颂)色紫不染纸者。为旧坑砂。乃上品。色鲜染纸者。为新坑砂。次之。石片 棱角生青光。为下品。(颂)交州桂州所出。但是座上及打石得形似芙蓉。头面光明者。亦 入上品。颗粒通明者。为中品。片段不明彻者。为下品。(又) 雍州所产。大者数十百两。
作块黑暗。少墙壁。不堪入药。别有越砂。大者如拳。小者如鸡鸭卵。形虽大。共杂土石。
不如细而明净者。土砂生于土穴中。溪砂生溪州砂石中。俱土石相杂。不入服饵用。(又)
玩诸说。则砂不必较大小。但取无砂土相杂。光明莹彻而不黑暗者。为贵。
味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