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1-本草

36-本草述钩元-第144页

阳以上升者。手 厥阴 达阳 立孤 黄瘦 气乎 患则不 然暗中损阳 不宜饮于酒后 〔辨治〕 入药有名腊茶者。惟建州北苑数处产之。研治作饼。日晒。得火愈良。
<目录>卷二十\果之部<篇名>瓜蒂内容:即甜瓜蒂。瓜类不同。一曰果瓜。西瓜甜瓜是也。一曰菜瓜。胡瓜越瓜是也。甜瓜南北 种莳甚多。其类最繁。有团有长。有尖有扁。大或径尺。小或一捻。其棱或有或无。其色 青或绿。或黄斑糁斑。或白路黄路。入药用瓜之团而短者良。若长如瓠子不可用。(濒 味苦。气寒。有小毒。气薄味浓。浮而升。阴多于阳。(酸苦涌泄为阴)入手太阴足阳 明太阴 眩头痛 于本。故 蒂而已。
剂通剂也 热之药。能 除偏头痛有 纳鼻出黄水。
用瓜蒂散。若 枝证。头不痛。
之。太阳中 。身 寒热。脉紧不大。是 浊唾。下利日十余行 当吐之。宿食在上脘 赤小豆二钱半。为 乃止。高者越之。
(无己)身面浮肿。
一用。瘥乃止。湿家 仆。瓜蒂为末。每用 下咽即出。诸风膈 加蝎梢半钱。湿气 分。立吐虫出。
〔论〕 用蒂。须取甜瓜。蒂味苦而瓜味甘。舍甘用苦。以苦能达甘之用也。甜瓜吐华 五六月。禀火之气以致于土。其色黄。自吐华即有蒂。而实即结于蒂。故蒂禀火气。瓜味甘。
蒂之苦即联于甘。故禀火气以致土。即所谓以苦而达甘之用也。夫甘之用。不止达水以至土。
必先达水以至火。此以二月下种。蔓延末大。浓孕于水气。至夏火毕达而实乃成。火之毕达 者。正水之必达也。此彻下炎上之用。所以致土用也。夫土兼四气。而以水火为中气之元。
至于水火毕达。则土之用得际于极上。胃气之至于肺以布四脏者。皆由此也。(是以治证多 亦散。至湿热黄胆。是病于土之体也。土用达。又何不达之有。诚涌泄之宣剂通剂哉。但 达土用者无如此。为土病者亦即在此。故胃弱人忌之。嘉谟云。代以参芦可也。性急能损 胃气。胃弱者切忌。病后产后。尤宜深戒。(丹溪)味极苦而性上涌。能损胃伤血。耗气 损神。切 勿 <目录>卷二十\果之部<篇名>甘蔗内容:味甘平涩。气薄味浓。阳中之阴。降也。入手足太阴足阳明经。主治助脾气。利大肠 止渴并呕哕。宽胸膈。蔗。脾之果也。其浆甘寒。能泻火热。煎炼成糖。则甘温而助湿热 (濒湖)丹溪每用以助脾气。和中解酒毒。止渴利大小肠。益气。腊月置窖粪坑中。患天行 热狂人。绞汁服甚良。(嘉谟)最宜小儿食。能节蛔虫。不多食亦不发虚热动衄血。如吴瑞 所 胃 〔论〕 甘蔗助脾润燥之益为多。性殆甘温。其治呕哕反食。或系阴中之阳不足。以此 证原 之可 <目录>卷二十\果之部<篇名>木龙内容:一名野葡萄藤。又名 。单名 者为果。郁李也。双名 。藤也。蔓叶花实。与葡 萄 枣 游风 <目录>卷二十一\水果部<篇名>莲藕内容:其根藕。其实莲。其茎叶荷。凡莲实作种。迟生。藕芽作种。易发。根横行。初生曰 。
成节曰 。藕其总名。节分二茎。一上竖作叶。一横行即子。藕不偶不生。节节皆然。本曰 。茎曰蕖。叶曰茄。荷亦总名。其花合时曰菡。开时曰萏。壳曰房。实曰 。 心曰薏。
莲亦总名也。房中之 。从下生上。薏色青碧。即具卷荷二枝。倒折向上。中含花茁。从上 生下。 衣经秋正黑。入水必沉。卤盐煎之能浮。生山海间者。可百年不坏。人得食之。令 发 (之颐)
\x莲实\x 味甘涩。气平。入足太阴阳明。兼入手足少阴经。莲子石莲。性俱温。(日华子)嫩 性 白浊 功)莲 中含 故释氏 气。得稼 母气既和 清心莲子 薏以为种子 治去之。(
噤口。大危 味山药山萸 参肉蔻。水 熟。取出晒 \x石莲子\x 九月经霜后。采坚黑如石者。破房得之。堕水入泥者良。今肆中所货。一种状如榧 其味大苦。产广中树上。木实也。不宜入药。此物经秋正黑。入水必沉。卤盐煎之能浮 故。盖钟天一之灵。以发地二之德。见秋金之母。自然本色毕露。入水而炎上。一脉已 全归水性。密藏不出。无复浮理。惟以卤盐之本族柔之煎熬之火力迫之。自然生气流动 容终沉也。(之颐)
附方 清心宁神。用莲房中干石莲子肉。砂盆中擦去赤皮。留心为末。入龙脑。点汤服 之。白 末。每 \x莲子心\x(即 中薏)
味苦。气寒。主治清心去热。局方有用水浸裂。生取其心。以治心热。及 后作渴。暑热霍乱者。藏器有言。食莲子不去心。令人作吐。按治心肾之病。
同诸药以益脾。去心亦可。
附方 劳心吐血。莲子心七个。糯米二十一粒。为末。酒服。小便遗精。莲子心一撮。
为末。入辰砂一分。每服一钱。白汤下。日二。
\x莲须\x 味甘涩。气温。足少阴肾经药。亦能通手少阴经。主治镇心。固精。益气。能清心入 疗滑泄。乌须发。同黄柏砂仁沙苑鱼胶覆盆五味牡蛎生甘草作丸。治梦遗精滑最良。按 荷。其下旁行生藕。其叶之茎。色青中空而形仰。所谓象震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