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1-本草

38-民间草药药性赋-第2页

与硬药根。除疳积之泻痢,必用白杨梅与白艾仔。
乌猴柿治疳积之痢,川山龙祛心痛之寒。
柑桔子益脾,能疗肢节之痛。虎头蕉下胎,有破淤血之功。
山靛根去风寒,除咳而利水,且止风痛。
吴茱萸温丹田,止痛而化痰,兼治胀满。
过墙风疗内伤,用酒能除小便之肿。抱子柴开胸膈,用叶可解内部之伤。
紫浮萍发表汗,且治腹痛。肉抛皮利小便,而去水肿。
荆芥去风,加根以治热淋。大甲和肝,并叶可除胁痛。
大叶婆治硬尸之伤寒,能滋血以减痛。乌芹菜婆妇人之淤血,可祛风以调气。
石菖蒲开心窍,解气郁而化痰。羊带铃治肺痈,化脓血而疗骨痛。
治黄疸,医背痈,莫如黄菠茶根。疗身痛,除骨楚,可用黄花仔草。
退虚肿,而攻风利水,全取山南京苋。消盅胀,而破血下胎,独用两头根草。
乌蕨草治两肋及腰膝之痛。梅子兆疗血淋并产后之风。
虾瘼子化风痰应冲家酿之酒。朴地钟止咳嗽须加鸭母之肉。
山柴胡疏肝疗脾肿而去寒热。绿毒草利水除虚胀而疗产风。
山膏药清暑气,涩精,而治头痛。剑刀草治吐血,消肿,解毒而疗血淋。
假死柴除内伤,其叶可医头目眩。胡瓜根治疟疾,其子能疗胁肋痛。
矮脚茶治疥疮,有止咳嗽之功。五色草疗乳疮,能治血崩之效。
红花儿和血散气而除寒。竹蓖草除痛止泻兼温中。
土灶鸡化痰诞,祛风寒,又能下气。威灵仙除脾冷,治心痛,更能利水。
椿树根利风湿,能杀虫,血崩所需。一枝花除咳嗽,能暖血,产妇可用。
栽田菠温脾,能去淤以生新。乌药子疏肝,能顺气而止泻。
要去伤用天辣根。治骨痛使红骨子。
驱骨节之风痛,山荔枝根先而金猫头次之。
攻闭经之淤血,参三七根缓而漆柴根较速。
月月红调月经之先后。阑班根治骨节之疼痛。
乳汁草除寒有接骨之能。针冬花治咳起脾极之效。
瑞仙根治咳,利水肿而腰痛可用。
地杨梅下胎,止伤痛而目翳堪疗。
毛桃根治手指之肿毒,夜下珠疗小产之血崩。
斑鸠菠能发汗以退热,鸡肫皮可消食以健胃。
天地吉配烧酒,以治胁痛。胡椒草除心痛,又疗目翳。
治跌伤,消骨肿,资以赤括。治腹痛,消暑气,用乎香薷。
治心疼,化冷痰,当以香儿油。扶腰软,止心痛,宜以老虎刺。
樟柴片去风,除肿而治心疼。鬼灯笼去毒,医疮而祛风热。
狗脚迹退水肿,能除目翳。棕树根下死胎,可医白浊。
猪母藤治痢殊验。仁和菜降气如神。
鞑苎根除疟疾。桃树叶治头痛。
染旦草能祛寒,有生血之效。香葱根通心窍,有补肾之功。
马鞭草破血,下胎而疗心腹之痛。过山兆消风,顺气而除脾极之疟。
花椒根治心痛,去湿,能消水肿。
此九十五种药性之热而点识之。
(三) 温类药性赋
品药性温,此录存焉。
山人参补气而健脾;金樱子益肾而固精。
半盐碱除肺风,能止咳而化痰。野菊花生新血,除痛以去风。
金石榴散风寒,健脾而止泻。骨碎补疗折伤,滋肾而除痛。
利缺草散寒而止泻。溪笼葱去黄而补肾。
黄花金龟去瘀生新,止咳堪嘉。羊不食草调血补肾,通窍尤良。
野木槿治肺痈,破淤,且医吐脓之病。山蜈蚣疗班蛇,除风,能破产后之淤。
去脾寒用乎地罗汉,疗虚泻宜使地茄根。
欲安胎,利关节,须乎艾梗。疗肋痛,止吐泻,用乎柿蒂。
红曲子根疗蛇头之毒。过路蜈蚣治水湿之泻。
野席草去湿,健脾,能治黄疸。赤曲子消胀,止泻,可医水肿。
椿芽根除冷疟,用涩遗精。告化碗除郁气,以除腹痛。
尉斗草治水泻要调酒。山茄根除风泻要用根。
铁线藤除胁痛,疗疝,而黄疸能医。松树菰去隔日之疟,而吐血能止。
鸡脚迹祛风止痢,可疗血崩。馒头子治牙关闭,能消咽肿。
山香附散气郁而补血。铁马鞭治痢止痛而发表。
疗伤咳润肺用大头,定惊风破淤使钩藤。
除骨蒸,补肾何首乌有准。治头风,安胎野苎麻无疑。
紫金藤治腹痛止泻而痢疾堪疗。糖蜂藤逐风滋肾而脱肛可治。
蓖麻子能下不活之胎及胎衣不下。铁牛贯能解痰痈之急并内伤咳嗽。
山黄精补肾而安神。瓜子金除咳而益肾。
疗乳肿之毒,用乎蒲公英。消喉中之哦,当使乌不采。
若乎柿树兆祛寒,能除肢节之肿痛。四贴金驱毒,亦治闭滞之血痞。
山荞麦散寒,除外肿之毒。珍珠宝治风,消盅胀之形。
千人扯能提大肠之脱。铁梧桐能消脾极之患。
鸭雄草补脾虚而消疳积。木解根养肺阴而益脾胃。
欲除咳利水,当以山岩珠。治产后寒淤,用以沙糖子。
除腹痛去淤血,益母草如神。破淤血消风热,禾杀子甚验。
猎扎衣治横产而下胞衣。香橼根消脾极而除痞气。
山蓼草消腹胀。五爪龙治血崩。
旧桔皮化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