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者好。又治奔豚、脐下热痛。飘与实,高下之分,与枳实、枳壳 同例。黄芩,其子主肠 脓血。
《本草》又云∶得浓朴、黄连,治腹痛;得五味子、牡蒙、牡蛎,令人有子;得黄 、
白蔹、赤小豆,疗鼠 。山茱萸、龙骨为之使。恶葱实。畏丹砂、牡丹、黎芦。
张仲景治伤寒心下痞满,泻心汤四方皆用黄芩,以其去诸热、利小肠故也。又,太阳病 下之,利不止,有葛根黄芩黄连汤。亦主妊娠,安胎散内多用黄芩,今医家常用有效者,因 着之。《千金方》∶巴郡太守奏加减三黄丸,疗男子五劳七伤、消渴、不生肌肉,妇人带 下、手足寒热者。久服之,得行及奔马。甚验。
陶隐居云∶黄芩,圆者名子芩,仲景治杂病方多用之。
<目录>卷之四\草部<篇名>黄连内容:气寒,味苦。味浓气薄,阴中阳也,升也。无毒。
入手少阴经。
《象》云∶泻心火,除脾胃中湿热,治烦躁恶心,郁热在中焦,兀兀欲吐,心下痞满必用药 也。仲景治九种心下痞,
五等泻心汤皆用之 《心》云∶泻心经之火,眼暴赤肿,及诸疮,须用之。苦寒者主阳有余,苦以除之。安蛔,
通寒格,疗下焦虚,坚 肾。
《珍》云∶酒炒上行,酒浸行上头。
《本草》云∶主热气,目痛 伤泣出,明目。肠 腹痛下痢,妇人阴中肿痛。五脏冷热 ,久下泄 脓血,止消渴大惊,除水利骨,调胃浓肠,益胆,疗口疮。久服令人不忘。
《液》云∶入手少阴,苦燥,故入心,火就燥也。然泻心其实泻脾也,为子能令母实,
实则泻其子。治血,防风为上使,黄连为中使,地榆为下使。
海藏祖方,令终身不发斑疮,煎黄连一口,儿生未出声时,灌之,大应。已出声灌之,
斑虽发,亦轻。古方以黄连为治痢之最。
《衍义》云∶治痢有微血,不可执以黄连。为苦燥剂,虚者多致危困,实者宜用之。
《本草》又云∶龙骨、理石、黄芩为之使,恶菊花、芫花、玄参、白藓皮。畏款冬花。
胜乌头,解巴豆毒。
<目录>卷之四\草部<篇名>大黄内容:气寒。味苦,大寒。味极浓,阴也,降也。无毒。
入手足阳明经。酒浸,入太阳 《象》云∶性走而不守,泻诸实热不通,下大便,涤荡肠胃间热,专治不大便。
《心》云∶涤荡实热。
《珍》云∶热淫于内,以苦泄之。酒浸入太阳经,酒洗入阳明经,余经不用酒。
《本草》云∶主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症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
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平胃下气,除痰实,肠间结热,心腹胀满,女子寒血闭,
胀,小腹痛,诸老血留结。
《液》云∶味苦、寒,阴中之阴药。泄漏,推陈致新,去陈垢而安五脏,谓如戡定祸乱 以致太平无异,所以有将军之名。入手足阳明,以酒引之,上至高巅;以舟楫载之,胸中可 浮;以苦泄之,性峻至于下。以酒将之,可行至高之分,若物在巅,人迹不及,必射以取之 也。故太阳阳明、正阳阳明承气汤中俱用酒浸,惟少阳阳明为下经,故小承气汤中不用酒浸 也。杂方有生用者,有面裹蒸熟者,其制不等。
《衍义》云∶损益前书已具。仲景治心气不足,吐血衄血,泻心汤用大黄、黄芩、黄连 。或曰∶心气既不足矣,而不用补心汤,更用泻心汤,何也?答曰∶若心气独不足,则须当 不吐衄也,此乃邪热因心气不足而客之,故令吐衄。以苦泄其热,就以苦补其心,盖一举而 两得之。有是证者,用之无不效,惟在量其虚实而已。
《本草》又云∶恶干漆。
<目录>卷之四\草部<篇名>连翘内容:气平,味苦。苦,微寒,气味俱轻,阴中阳也,无毒。
手足少阳经、阳明经药。
《象》云∶治寒热瘰 ,诸恶疮肿,除心中客热,去胃虫,通五淋。
《心》云∶泻心经客热,诸家须用,疮家圣药也。
《珍》云∶诸经客热,非此不能除。
《本草》云∶主寒热鼠 ,瘰 ,痈肿瘿瘤,结热蛊毒,去寸白虫。
《液》云∶手、足少阳。治疮、疡、瘤、气瘿起、结核,有神。与柴胡同功,但分气血 之异耳。与鼠粘子同用,治疮疡别有神功。
<目录>卷之四\草部<篇名>连轺内容:气寒,味苦。
《本经》不见所注,但仲景古方所注云,即连翘之根也。方言熬者,即今之炒也。
<目录>卷之四\草部<篇名>人参内容:气温,味甘。甘而微苦,微寒,气味俱轻,阳也。阳中微阴,无毒。
《象》云∶治脾肺阳气不足,及能补肺。气促,短气、少气。补而缓中,泻脾肺胃中火 邪,善治短气。非升麻为引用,不能补上升之气,升麻一分、人参三分,为相得也。若补下 焦元气,泻肾中火邪,茯苓为之使。
《心》云∶补气不足而泻肺火,甘温而补阳利气。脉不足者,是亡血也,人参补之。益 脾,与干姜同用,补气,里虚则腹痛,此药补之,是补不足也。
《珍》云∶补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