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卷中 <目录>第一卷<篇名>苦马菜内容:\r苦马菜\pa111.bmp\r,一名羊奶菜。味苦,性大寒。纯阳之物,得向阳之处则生,
凉血。治血热妄行。止一切血症∶吐血、呕血、咯血、咳血、衄血、大肠下血、女子逆经倒 血。消痰,消瘿瘤,消咽喉结气,化痰毒,洗疮毒。
(附案) 昔有一人,吐血、咳血、咳嗽,痰带血,发热恶寒,肢体酸疼,自汗、盗汗,
饮食无味。吐痰又如玛瑙红白,形样似脓。一医授以此方,后救数十人,其功良效,真乃奇 方。
苦马菜(捣汁一小钟) 全秦归(三钱) 怀熟地(二钱) 杭芍(一钱) 怀生地(一 钱五分) 粉丹皮(一钱) 陈皮(一钱) 川贝母(一钱) 黑元参(一钱) 白茯苓(一 钱) 天门冬(三钱) 浙麦冬(二钱) 百合(一钱) 甘草(五分) 不用引,水煎服。
忌鱼、羊、煎炒热物。
(补注)人身之血,犹地中之水也。水行就下,故下流营运不息,滋养脏腑,贯注经络。
血为荣,气为卫,荣卫昼夜循环,营运不息。心生血,脾统血,肝藏血,肾纳血,脏得血能 津,腑得血能润,目得血能视,舌得血能言,手得血能握,足得血能步。血随气行,气逆而 血逆矣。若气血偏胜而疾有,劳伤火动,皆令失血。阳盛阴虚,火载血上,错经妄行,则为 逆矣。阳有余,气盛则升,血出上窍,自口鼻而出也。阳不足,气虚则陷,血出下窍,自大 小便而出也。先吐血、后见痰者,或痰出带血丝者,是阴虚火盛,治以滋阴降火可也。先见 痰、后见血、痰上带紫黑血者,如玛瑙红白者,是肺胃积热也,治以清肺化痰凉血之法。鲜 血者,新血也,宜止之。紫黑成块者,瘀血也,宜消去之。色淡微黄者,是白血,此症见之,
是名危症也。鼻血名血衄,
出于肝,因肝火热极也。咳血出于肺,因伤风,肺有热痰,阴虚 肺劳咳血,宜作虚治。咯血出于胃,咯出血屑成块也。肾虚不纳血,呕血出于脾。吐血出于 脾胃。唾血出于肾,鲜血随唾而出也。溺血、尿血出于小肠,热积也。
──丛本卷中 <目录>第一卷<篇名>九里光内容:\r九里光\pa112.bmp\r,味苦,性寒。洗疥癞癣疮,祛皮肤风热。
──丛本卷下 <目录>第一卷<篇名>蛤蚂草、车前子内容:\r蛤蚂草\pa113.bmp\r,子名车前子。味苦、咸,性微寒。清胃热、利小便、消水肿、
通利五淋赤白便浊,退眼赤。
车前子,味咸,性寒。消上焦火热,胃热、明目、利小便、分利五淋,止水泻。
附(奇方)治小儿因伤食吐泻,不急调治,日久脾虚作胀,肚大筋青、肚腹臌胀、或 泻或发热,服此方效。
车前子(五钱) 淮山药(一两五钱饭上蒸用一两,生用五钱) 发热加银柴胡(三钱)
有虫加芜荑(三钱)无虫不加。共为末,每服二钱,空心滚水下。
──务本卷三 <目录>第一卷<篇名>大枫草内容:大枫草,一名虾蟆叶,俗呼为大蛤蟆叶。味甘、苦,无毒。此草生川野间,遍地皆生 。形似车前草,大叶细子,高尺余。主治一切虚烧发热,通淋利水。治赤眼如神。又治金疮 脓血,妇人难产。久服轻身延年。
治眼目云遮即退,又治女子白带。
又采子一、二升敷脐,可暖精生子。又治痢疾。根治大疮。叶治肺痨。汁治喉风、疟疾。
──务本卷一上 连枝大枫草,生滇中。形似车前草,俗呼大蛤蟆叶。主治癃止痛,利水道,快小便,除 湿痹,久服轻身耐老。男子伤中,女子淋沥,不饮食。养肺强阴,益精,令人有子。明目,
疮赤痛。
根、叶,气味甘,寒。治金疮止血、鼻血、血瘕、下血、止烦下气。除小虫阴 。叶,
治泄精病及尿血。补五脏、明目、利便、通五淋。
──模板卷四 <目录>第一卷<篇名>沙参内容:\r沙参\pa114.bmp\r,味甘,性平、微寒。入肺经,能补肺气,以及六腑之阴气。肺 气盛则五脏六腑之气皆盛。性微寒,故补阴气。肺热者,可以代人参用,刮去皮,铜锅蜜炒。
(附方)专治诸虚之症。
沙参(一两) 嫩鸡(一只去肠) 入沙参在鸡腹内,用砂锅水煎烂食之。若肺家有痰 火及热者 评云∶鸡热、非沙参热也。
──务本卷二 <目录>第一卷<篇名>荠内容:荠 ,气味辛、甘,性寒。寒利肺,甘解毒。利中止嗽,消渴强中,并治疔痈疮毒。
──模板卷十 杏叶沙参,又名荠 。根茎似人参,叶不同,又似桔梗,但无心,与沙参异种。味甘,
性微寒。入心、肺二经。利中气,治干咳,解百药毒。中蛊毒,用杏叶沙参煨水。红糖引服 解。
──于本卷下 <目录>第一卷<篇名>兰花参内容:\r兰花参\pa115.bmp\r,味甘、微苦,性平。入心、脾二经,甘入脾、苦入心。补虚 损,止自汗、盗汗,除虚热。盖烦劳则心家虚热生焉。以参之甘益元气,而虚热自除也。夜 多不寐,睡卧不宁。心生血、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