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1-本草

52-药征续编-第18页

不取之于己之臆度。事亦然,于是乎圣人 之道将坠于地矣。医之为道亦然,苟不取征于仲景氏之言,则言皆不得不取之于己之臆度。
事亦然,夫言也者法也,事也者方也。《素问》、《九灵》之说,医也理也。本草之说,治也 妄也。妄之与理,君子不根据,故彼书之说医也,其谓之存炎黄氏之遗于十之一二则可也,谓 之炎黄氏之道则惑也。故如彼书,又无有方法之可言。则后世之有方法也,苟不取之于妄之 与惑,则不得不取之于己之臆度矣。仲景氏没后,天下古今之为医者,滔滔皆是。所谓晋 后之医者,伪统乎哉?故先师独取征于仲景氏之方法,以开二千年来眼目者也。呜呼!《药 征》之为书,不亦伟乎。
──先师者,非文儒之徒也。故其着书也,不为修辞,不为文章,其意唯在于辨古人之 妄,释今人之惑而已,故言皆系于事实。先师尝谓参互而考之次之,以古今误其药功者,引 古训而辨之,是以先师之为《药征》也。仲景之方,取征于仲景之法,仲景之法,取征于仲 景之药,方法之与药,无一所违戾者。余故曰言皆系于事实,何其修辞文章之为。世医之诋 斥先师也,以文章修辞者抑末。今余之于此编亦然,余也性实,拙于文辞,取笑于大方,亦 所不辞也。
──余之为医也,陋且拙也,岂足奉东洞先师之教,以修仲景氏之术乎?虽然,余也从 事斯方三十有余年于兹矣。余之为医也陋且拙,亦岂无所不熟十之一二乎哉。余也自尝修仲 景氏之术,不加减于方,不出入于药,唯随其证而治之耳。呜呼!余之为医也,陋且拙,亦 岂无所不愈十之一二乎哉。如余但奉先师之教,以建方之极,取药之征者也。故今所征于此 之药者,是皆所征于日用之病者也。夫今之为医者不然,不自惮之甚,妄意加减于方,出入 于药,宁知方法之有规则乎哉?是余之所畏也。
──东洞先师,常用所征本编之药,凡五十有三品,余亦于此品,而所以征之,得其征 者也,无复异论矣。先师之言,至矣尽矣,吾岂有所容喙哉。今此编所载十品,附录七十有 八品,十品者常用之物,而本编所不载也。是乃余之常用所征,而所得其功效者也,是所以 私窃补先师之遗也。又未尝取之于己之臆度,而所以征之于日用之事实,试之于日用之证候 者也。呜呼!如此数品,先师岂有所不征乎,盖未终之而没者也。噫,可惜乎哉!余之补之,
有所大惮于先师者,世之君子,其谓之何哉。虽然,余也其不言之,孰又言之,余也死矣,
此言已矣。呜呼,余之补之,唯不免狗尾续貂之诮是惧。
──续编十品,先师日用所施之物也。本编不载其功之与征者,何也?是前所谓盖未终 之而没者也。惟蜀漆之助牡蛎龙骨而治动之剧也,蜜之缓诸病之急而助诸药之毒也,是余之 所常试,而古今医人所未尝言及者也。余之执斯方,三十年之尚矣,岂无一二之所得矣乎。
明者其试诸。
── 之为虫,我邦未产此物。二十年前,余再游于先师之门,先师出一头示余。余又 得一二于直海元周之所,余遂赠之先师,先师喜而藏之,然则先师未尝得试 虫之功效矣。
尔后余多得之,于是余先试之内人之病,而有效焉,后又试之于他人之病,而有效焉,此时 先师既没。噫,我邦试 虫之功者,余于先师之门,为之先登,故今着之。
──粉之为物,赵宋以来,未尝得其的实之品。故医者误治甘草粉蜜汤证者,不为不少。
余今订之诸书,而始得其真物,又始得治其证矣。
──白 酒之治胸痹之病也,唐宋以后,诸书所不载也。余又订之,而得其造酿之法矣,
胸痹之病。其自此有治乎哉。
──先师尝谓余曰∶吾自唱古疾医之道,数十年于今矣,游我门之士,不下数百人,虽 然,有传方之人,而无传道之人也,吾子其勉 。余自辞先师二十年于兹矣。余尝知受业于 东洞之塾者,亦不下数十人,余又见其人,无一人不口先师之医者,然未尝闻有得先师本旨 者。若有其人,亦或有专长于下剂者,或有纯执家塾方者;或有二三执仲景之方,七八取唐 宋之方者,或有取己之臆,负东洞之教者;或有学无其力,业无其术,称古今并执者;其次 者,或有一端,称奉东洞之教,终行后世之方者;或有谓东洞之教,偏于古而不知今者;或 有谓东洞之术,便于痼疾,而不宜于平病者。如此抑末,不足以挂以齿牙矣。夫以我藩推之 海内皆是矣乎,以余之所见推之,余之所未见亦然矣乎,是余之所长大息也。要之是皆虽曰 奉东洞之教,亦不能实读仲景之书者也,可胜叹哉。呜呼,仲景之方法者,执之知之,则不 能不为之。不能不为之者,知之者也。不能为之者,不知之者也。先师没后,仲景氏之方法 熄矣,
──仲景之书者,古之疾医之遗也,天下古今,知之者鲜矣。其不知之,故人人有异说,
或有以《素》、《灵》解仲景之书者,或有以晋唐医学,说仲景之书者,近世或有以名与数,
解仲景之书者,或有取己之臆,辨仲景之书者,要之是又不知仲景真面目者也。苟欲知仲 景真面目,请在达于仲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