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1-本草

58-证类本草-第199页

亦折败。千金方 ∶ 治腰脚痛。威灵仙为末,空心温酒调下钱匕,逐日以微利为度。经验方∶治大肠久冷。威灵 仙 蜜丸桐子大,于一更内,生姜汤下十丸至二十丸。又方∶治腰脚。威灵仙一斤洗干,好洒浸 七 日,为末,面糊丸桐子大,以浸药酒下二十丸。集验方∶治肾脏风壅积,腰膝沉重,威灵仙 末,蜜 和丸桐子大。初服温酒下八十丸。平明微利恶物,如青浓胶,即是风毒积滞也。如未利,夜 再服一百丸。取下后,吃粥药补之。一月仍常服温补药。孙兆放杖丸同。崔氏海上集∶威灵 仙 去众风,通十二经脉,此药朝服暮效,疏宣五脏冷脓宿水变病,微利不泻人。服此四肢轻健 ,手足温暖,并得清凉。时商州有人患重足不履地,经十年不瘥。忽遇新罗僧见云∶此疾有 药可理。遂入山求之,遣服数日,平复,后留此药名而去。此药治丈夫、妇人中风不语,手 足不随,口眼 斜,筋骨节风,胎风头风,暗风心风,风狂人,伤寒头痛,鼻清涕,服经二 度,伤寒即止,头旋目眩,白瘕风,极治大风,皮肤风痒,大毒又热毒风疮,深治劳疾,连 腰骨节风,绕腕风,言语涩滞,痰积,宣通五脏,腹内宿滞,心头痰水,膀胱宿脓,口中涎 水,好吃茶滓,手足顽痹,冷热气壅,腰膝疼痛,久立不得,浮气瘴气,憎寒壮热,头痛尤 甚,攻耳成脓而聋。又冲眼赤,大小肠秘,服此立通。饮食即住,黄胆,黑疸,面无颜色,
瘰遍项,产后秘涩概腰痛,曾经损坠,心痛,注气隔气,冷气攻冲,肾脏风壅,腹肚胀满 ,头面浮肿,注毒脾、肺气,痰热咳嗽气急,坐卧不安,疥癣等疮,妇人月水不来,动经多 日,血气冲心,阴汗盗汗,鸦臭秽甚,
气息不堪,勤服威灵仙,更用热汤,尽日频洗,朝以苦唾调药涂身上内外,每日一次,涂之 当得平愈。孩子无辜,令母含药灌之,痔疾秘涩,气痢绞结,并皆治之。威灵仙一味洗焙为 末,以好酒和令微湿,入在竹筒内,牢塞口,九蒸九曝。如干,添酒重洒之,以白蜜和为丸 如桐子大,每服二十至三十丸,汤酒下。
衍义曰∶威灵仙,治肠风。根性快,多服疏人五脏真气。
<目录>卷第十一<篇名>牵牛子属性:\r牵牛子\pd249.bmp\r 味苦,寒,有毒。主下气,疗脚满水肿,除风毒,利小便。
陶隐居云∶作藤生,花状如 豆,黄色。子作小房,实黑色,形如球子核。比来服之,
以疗 脚满气急,得小便利,无不瘥。此药始出田野,人牵牛易药,故以名之。又有一种草,叶上 有三白点,俗因以名三白草。其根以疗脚下气,亦甚有验。唐本注云∶此花似旋 花,作碧 色 ,又不黄,不似扁豆。其三白草,有三黑点,非白也,古人秘之,隐黑为白尔。陶不见,但 闻而传之,谓实白点。(今注)此药蔓生,花如鼓子花而稍大,作碧色,子有黄壳作小房,
实 黑,稍类荞麦。比来服之,以疗脚肿满,气急,利水道,无不瘥者。臣禹锡等谨按蜀本图 经 云∶苗蔓生,花碧色,子若荞麦,三棱黑色。九月以后收子。所在有之。药性论云∶牵牛子 ,使,味甘,有小毒。能治 癖气块,利大小便,除水气虚肿,落胎。日华子云∶味苦、
,得青木香、干姜良。取腰痛,下冷脓,泻蛊毒药,并一切气壅滞。
图经曰∶牵牛子,旧不着所出州土,今处处有之。二月种子,三月生苗,作藤蔓绕篱墙,
高 者 或三、二丈。其叶青,有三尖角。七月生花,微红带碧色,似鼓子花而大。八月结实,外有 白 皮,里作球,每球内有子四、五枚,如荞麦大,有三棱,有黑白二种,九月后收之。又名金 铃。段成式《酉阳杂俎》云∶盆甑草即牵牛子也。秋节后断之,状如盆甑,其中子似龟,蔓 如山芋,即此也。
雷公云∶草金零,牵牛子是也。凡使,其药秋末即有实,冬收之。凡用晒干,却入水中 淘,
浮 者去之,取沉者晒干,拌酒蒸,从巳至未,晒干,临用舂去黑皮用。食疗云∶多食稍冷,和 山茱萸服之,去水病。圣惠方∶治水气遍身浮肿,气促坐卧不得。用牵牛子二两,微炒捣细 末 ,乌牛尿浸一宿,平旦入葱白一握,煎十余沸去滓。空心分为二服,水从小便中下。肘后方 治风毒香港脚,若胫已满,捻之没指者。取牵牛子捣,蜜丸如小豆大。每服五丸,生姜汤下,
取令小便利亦可止。斗门方∶治风气所攻,脏腑积滞。用牵牛子以童子小便浸一宿后,长流 水 上洗半日,却用生绢袋盛,挂于当风处令好干。每日盐汤下三十粒。极能搜风,亦善消虚肿 。久服令人体清爽。王氏博济∶治三焦气不顺,胸膈壅寒,头昏目眩,涕唾痰涎,精神不爽 利膈丸∶牵牛子四两,半生半熟,不 皂荚涂酥炙二两,为末,生姜自然汁煮糊,丸如桐子 大。每服二十丸,荆芥汤下。又方∶治产前滑胎。牵牛子一两,赤土少许,研令细。每觉转 痛 频,煎白榆皮汤调下一钱匕。又方∶治男子、妇人五般积气成聚。黑牵牛一斤,生捣末八两 余滓于新瓦上炒令香熟,放冷再捣取四两熟末十二两拌令匀,炼蜜和丸如桐子大。患积气至 重者三、五十丸,煎陈橘皮、生姜汤下,临卧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