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1-本草

58-证类本草-第338页

,合知母疗烦 热,消渴。以左缠根,治儿子麸豆疮入眼。蜀中西路女瓜亦出珍珠,是蚌蛤产,光白甚好,
不及 舶上彩耀。欲穿须得金刚钻也。为药须久研如粉面,方∶堪服饵。研之不细,伤人腑腑。雷 公 以 牡蛎约重四、五斤以来,先置于平底铛中,以物四向 令稳,然后着珍珠于上了,方∶下锉 了三 件 细 ,以绢罗重重筛过,却更研二丸下了,用。凡使,要不伤破及钻透者,方可用也。外台秘 要∶疗子死腹中方,珍珠二两,为末,酒调服尽,立出。千金方∶治儿胞衣不出,苦酒服 珍珠末一 珠末 以鸡冠血和丸小豆大,以三、四粒纳口中。又方∶主镇安魂魄,珠蜜方∶炼珍珠如大豆,以 蜜一 蚬壳,和一服与一豆许,日三。大宜小儿矣。抱朴子∶珍珠径寸以上可服,服之可以长久。
酪浆渍 之 绝谷得长生。
衍义曰∶珍珠,小儿惊热药中多用。河北圹泺中,亦有围及寸者,色多微红,珠母与廉 州珠 母不相类。但清水急流处,其色光白;水浊及不流处,其色暗。余如《经》。
<目录>卷第二十\上品<篇名>玳瑁属性:\r玳瑁\pd422.bmp\r 寒,无毒。主解岭南百药毒。俚人刺其血饮,以解诸药毒。大如帽,似龟,甲中有纹 。生岭南海畔山水间。(今附)
臣禹锡等谨按陈士良云∶玳瑁,身似龟,首觜如鹦鹉。肉,平。主诸风毒,行气血,去 胸 膈中风痰,镇心脾,逐邪热,利大小肠,通妇人经脉。甲壳亦似肉,同疗心风邪,解烦热。
日 华子云∶破症结,消痈毒,止惊痫等疾。
图经曰∶玳瑁,生岭南山水间,今亦出广南。盖龟类也。唯腹、背甲皆有红点斑纹,其 大者 有如盘。入药须生者乃灵,带之亦可以辟蛊毒。凡遇饮食有毒,则必自摇动,死者则不能,
神 矣。昔唐嗣薛王之镇南海,海人有献生玳瑁者,王令揭取上甲二小片,系于左臂,欲以辟毒 。玳瑁甚被楚毒,复养于使宅后池,伺其揭处复生,还遣送旧处,并无伤矣。今人多用杂龟 筒作器皿,皆杀取之。又经煮拍,生者殊不易得。顷有自岭表罢官,得生玳瑁畜养且久,携 以北归,北人多有识者。又有一种 ,亦玳瑁之类也。其形如笠,四足缦胡无指,其甲有 黑珠,纹彩亦好,但薄而色浅,不任作器,唯堪贴饰耳。今人谓之 皮,不入药用。
陈藏器云∶大如扇,似龟,甲有纹,余并同。杨氏产乳∶疗中蛊毒。生玳瑁以水磨如浓 饮,
服一盏即解。
衍义曰∶玳瑁,治心经风热,生者入药,盖性味全也。既入汤火中,即不堪用,为器物 者矣 ,与生熟犀其义同。
<目录>卷第二十\上品<篇名>桑螵蛸属性:\r桑螵蛸\pd423.bmp\r 味咸、甘,平,无毒。主伤中,疝瘕,阴痿,益精生子,女子血闭腰痛,通五淋,
利小便水道。又疗男子虚损,五脏气微,梦寐失精,遗溺。久服益气养神。一名蚀 (音尤)
生桑枝上,螳螂子也。二月、三月采蒸之,当火炙。不尔,令人泄。(得龙骨,疗泄精。畏 旋复花。)
陶隐居云∶俗呼螳螂为 (音石)螂,逢树便产,以桑上者为好,是兼得桑皮之津气。
市人恐 非真,皆令合枝断取之尔,伪者亦以胶着桑枝之上也。臣禹锡等谨按蜀本图经云∶此物多 在小桑树上,丛荆棘间,并螳螂卵也,三月、四月中,一枝出小螳螂数百枚。以热浆水浸之 一 伏时,焙干,于柳木灰中炮令黄色用之。药性论云∶桑螵蛸,臣,畏戴椹。主男子肾衰,漏 精,精自出。患虚冷者能止之,止小便利。火炮令热,空心食之。虚而小便利,加而用之。
图经云桑螵蛸,螳螂子也。《本经》不载所出州土,今在处有之。螳螂逢木便产,一枚 出子 百数,多在小木荆棘间,桑上者兼得桑皮之津气,故以为佳。而市之货者,多非真。须连枝 折之为验。然伪者亦能以胶着桑枝上,入药不宜也。三月、四月采。蒸过收之,亦火炙,不 尔则令人泄。一法∶采得便以热浆水浸一伏时,焙干,更于柳木灰中,炮令黄用之。《尔雅 》云∶莫貉(户各切),螳螂蛑。郭璞云∶螗螂,有斧虫,江东呼为石螂。又云∶不过,

丁郎切) (息详切)。 螳螂别名也。其子蜱(音裨)蛸(音萧),一名 (普莫切)
(音焦)
, 卵也。古今方∶漏精及主风药中,多用之。
雷公云∶凡使,勿用诸杂树上生者,螺螺不入药中用。凡采觅须桑树东畔枝上者,采得 去核 子 治底 半 字 螵 蛸十二枚,捣为散,分作两服,米饮下。《杨氏产乳》同。又方∶疗小便不通及胞转。桑 螵蛸捣末,米饮服方寸匕,日三。
衍义曰∶桑螵蛸,自采者真,市中所售者,恐不得尽皆桑上者。《蜀本·图经》浸炮之 法,
不若略蒸过为佳。邻家有一男子,小便日数十次,如稠米泔色,亦白,心神恍惚,瘦瘁食减,
以女劳得之。今服此桑螵蛸散,未终一剂而愈。安神魂,定心忐,治健忘,小便数,补心气 。桑螵蛸、远志、菖蒲、龙骨、人参、茯神、当归、龟甲醋炙,以上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