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1-本草

58-证类本草-第371页

、邓州皆有之。其纹作方∶胜白 花,
喜螫人足,黔人有被螫者,立断之。补养既愈,或作木脚续之,亦不妨行。九月、十月采捕 之,
火干。治风速于诸蛇。然有大毒,头、尾各一尺尤甚,不可用,只用中断。干者以酒浸,去 皮骨,炙过收之,不复蛀坏。其骨须远弃之,不然刺伤人,与生者殆同。此蛇入人室屋中,
忽作烂瓜气者,便不可向,须速辟除之。黔人有治疥癞遍体,诸药不能及者,生取此蛇中剂 ,火烧一大砖,令通红,沃醋,令热气蒸,便置蛇于上,以盆覆宿昔,如此三过,去骨取肉 ,以五味,令过熟,与病者顿啖之,瞑眩一昼夕乃醒,疮 随皮便退,其人便愈。用干蛇 ,亦以眼不陷为真。
雷公云∶凡使,即云治风。元何治风?缘蛇性窜,即令引药至于有风疾处,因定号之为 使。
凡一切蛇,须认取雄雌及州土。有蕲州乌蛇,只重三分至一两者,妙也。头尾全、眼不合、
如 活者,头上有逆毛,二寸一路,可长半分以来,头尾相对,使之入药。彼处若得此样蛇,多 留供近,重二两三分者,不居别处也。《干宁记》云∶此蛇不食生命,只吸芦花气并南风,
并居芦枝上,最难采,又不伤害人也。又有重十两至一镒者,其蛇身乌光,头圆尾尖,逻眼 目赤光,用之中也。蛇腹下有白肠带子一条,可长一寸以来,即是雄也。采得,去之头兼皮 、鳞、带子了,二寸许锉之。以苦酒浸之一宿,至明漉出,向柳木炭火焙之令干,却以酥炙 之,酥尽为度。炙干后,于屋下巳地掘一坑,可深一尺以来,安蛇于中一宿,至明再炙令干 ,任用。凡修事一切蛇,并去胆并上皮了,干湿须酒煮过用之。孙真人云∶四月勿食蛇肉,
害人。太平广记赵延禧云∶遭恶蛇所螫处,贴蛇皮,便于其上炙之,引去毒瓦斯,即止。
衍义曰∶白花蛇,诸蛇鼻向下,独此蛇鼻向上,背有方∶胜花纹,以此得名。用之去头、
尾,换酒浸三日,弃酒不用,火炙,仍尽去皮、骨。此物毒甚,不可不防也。
<目录>卷第二十二\下品<篇名>乌蛇属性:\r乌蛇\pd464.bmp\r 无毒。主诸风瘙瘾疹,疥癣,皮肤不仁,顽痹诸风。用之炙,入丸散,浸酒、合膏。
背有三棱,色黑如漆。性善,不噬物。江东有黑梢蛇,能缠物至死,亦如其类。生商洛山。
(今附)
臣禹锡等谨按药性论云∶乌蛇,君,味甘,平,有小毒。能治热毒风,皮肌生疮,眉髭 脱落, 痒疥等。
图经曰∶乌蛇,生商洛山,今蕲州、黄州山中有之。背有三棱,色黑如漆。性至善,不 噬物 称之 头 尔 圣惠方∶治面上疮及 。易容方∶用乌蛇二两,烧灰末,以腊月猪脂调敷之。千金方∶ 治耳聋。
以绵裹蛇膏塞耳中,神效。朝野佥载∶商州有人患大风,家人恶之,山中为起茅屋。有乌蛇 坠酒罂中,病患不知,饮酒渐瘥。罂底尚有蛇骨,方∶知其由也。
衍义曰∶乌蛇,尾细长,能穿小铜钱一百文者,佳。有身长一丈余者,蛇类中此蛇入药 最多 。
尝于须安军塘泺堤上,见一乌蛇,长一丈余,有鼠野狼啮蛇头,曳之而去,是亦相畏伏尔。
市 者多伪以他蛇熏黑色货之,不可不察也。乌蛇脊高,世谓之剑脊乌稍。
<目录>卷第二十二\下品<篇名>金蛇属性:\r金蛇\pd465.bmp\r 无毒。解生金毒。人中金药毒者,取蛇四寸,炙令黄,煮汁饮,频服之,以瘥为度。
大如中指,长尺许,常登木饮露,身作金色,照日有光。亦有银蛇,解银药毒。人中金毒,
候之法,合瞑取银口中含,至晓银变为金色者,是也。令人肉作鸡脚裂。生宾、澄州。(今 附)
臣禹锡等谨按陈藏器云∶金蛇,味咸,平。
图经曰∶金蛇,出宾、澄州。大如中指,长尺许,常登木饮露,体作金色,照日有光。
及能 彼人呼为金星地鳝,冬月收捕之,亦能解众毒,止泻泄及邪热。
衍义曰∶金蛇,今方∶书往往不见用。
<目录>卷第二十二\下品<篇名>蜣螂属性:\r蜣螂\pd466.bmp\r 味咸,寒,有毒。主小儿惊痫,螈 ,腹胀,寒热,大人癫疾狂易(音羊)。手足端寒 ,肢满贲豚。一名 (音诘)蜣(音羌)。火熬之良。生长沙池泽。五月五日取,蒸,藏之,
临用 陶隐居云∶《庄子》云, 蜣之智,在于转丸。其喜入人粪中,取屎丸而却推之,俗名 为推 丸。当取大者,其类有三、四种,以鼻头扁者为真。唐本注云∶《别录》云,捣为丸,塞下 部,引痔虫出尽,永瘥。臣禹锡等谨按蜀本图经云∶此类多种,取鼻高目深者,名胡蜣螂 ,今所在皆有之。药性论云∶蜣螂,使,主治小儿疳虫蚀。日华子云∶能堕胎,治疰忤,和 干姜敷恶疮,出箭头,其粪窒痔 出虫。入药去足炒用。
图经曰∶蜣螂,生长沙池泽,今处处有之。其类极多,取其大者。又鼻高目深者,名胡 蜣螂 ,用之最佳。五月五日取,蒸而藏之,临用当炙,勿置水中,令人吐。小儿疳虫方∶多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