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牙疼及脾胃疾者,尤所当戒。
<目录>卷一
谷部<篇名>豆豉内容:味苦,性寒无毒,入肺经。主伤寒头痛寒热,恶毒瘴气,烦躁满闷,虚劳喘吸。
按∶豉之入肺,所谓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之意也。伤寒瘴气,肺先受之,喘吸烦 闷,亦肺气有余耳,向弗治耶。
<目录>卷一
谷部<篇名>绿豆内容:味甘,性寒无毒,入心胃二经。主除热毒,浓肠胃,散风消肿下气,补脏养神,留皮 按∶绿豆寒则入心而泻火,甘则入胃而和中,禹锡具称其补益,宜长食之,又堪作枕,
能明目,治头痛。
<目录>卷二
草部上<篇名>人参内容:味甘,性微温无毒,入肺经,补气活血,止渴生津,肺寒可服,肺热伤肺,去芦用,
茯苓为使,恶卤咸及藜芦。
按∶参之用,脏腑均补,何功之宏也。盖人生以气为枢,而肺主气,经所谓相传之官,
治节出焉。参能补气,故宜入肺,肺得其补,则治节咸宜,气行而血因以活矣。古方用以解 散,亦血行风自灭之意也。至于津液,藏于膀胱,实上连于肺,故有生津液之功。肺寒者气 虚血滞,故曰可服。肺热者火炎气逆,血脉激行,参主上升,且能溶血,故肺受伤也。性本 疏通,人多泥其作饱,不知少服则壅,多则反宣通矣。
雷公云∶凡使要肥大,块如鸡腿,并似人形者。采得阴干,去四边芦头,并黑者,锉入 药中,夏中少使,发心 之患也。
<目录>卷二
草部上<篇名>黄内容:味甘,性微温无毒,入肺脾二经,内托已溃疮疡,生肌收口,外主表虚盗汗,腠理充 盈。恶龟甲,白藓皮。
按∶黄 之用,专能补表,肺主皮毛,脾主肌肉,故均入之。已溃疮疡及盗汗,皆表虚 也,故咸用之。里虚者忌服,恐升气于表,愈致其虚。表邪者忌服,恐益其邪也。惟表虚邪 凑不发汗者,可酌用之,生者亦能泻火。
雷公云∶凡使勿用水 草真相似,只是生时叶短并根黄,先须去头上破皮了,蒸半日出,
后 <目录>卷二
草部上<篇名>甘草内容:味甘,平无毒。入心脾二经,生则分身梢而泻火,炙则健脾胃而和中,解百毒,和诸 药。甘能缓急,尊称国老,白芷、干漆,苦参为使,恶远志,反甘遂、海藻、大戟、芫花,
忌猪肉、菘菜。
按∶味甘入脾,为九土之精,安和七十二种金石,一千二百种草木,有调摄之功,故名 国老。然性缓不可多用,一恐甘能作胀,一恐药饵无功,惟虚人多热及诸疮毒者,宜倍用,
中满及初痢者忌之,所谓脾病患毋多食甘也。
雷公云∶凡使须去头尾尖处,其头尾吐人,每斤切长三寸,余劈破作六七。凡使用器中,
盛酒浸蒸,从巳至午出,曝干细割,使一斤用酥七两涂上,炙三尽为度,先炮令内外赤黄用 良。
<目录>卷二
草部上<篇名>当归内容:味甘辛,性温无毒,入心肝肺三经。头,止血而上行。身,养血而中守。梢破血而下 流。全活血而不走。气血昏乱,服之而定,各归所当归,故名。酒浸用,恶 茹,畏菖蒲、
海藻、牡蒙。
按∶当归,血药也,心主血,肝藏血,脾裹血,故均入之。用分为四,亦亲上亲下之道 也。
雷公云凡∶一齐用,不如不使,服亦无效,未可尽信,性泥滞风,邪初旺及气郁者,宜 少用之。
雷公云∶使先去尘,并头尖硬处一分以来,酒浸一宿,若要破血,即使尾。若要止痛止 血 <目录>卷二
草部上<篇名>川芎内容:味辛甘,性温无毒,入肝经,上行头角,引清阳之气而止痛;下行血海,养新生之血以 调经。久服令人暴亡。白芷为使,畏黄连,小者名抚芎,主开郁。
按∶川芎入肝经,能补血矣,何云暴亡?以其气升阳,其味辛散,善提清气,于上部有 功,然宜中病即已。若久用,则虚逆且耗,故有此患,凡气升痰喘火剧中满等证,不宜用之。
<目录>卷二
草部上<篇名>山药内容:味甘,性温无毒,入脾肺肾三经。补阴虚,消肿硬,健脾气,长肌肉,强筋骨,疗干咳,
止遗泄,定惊悸,除泻痢。乳制用。紫芝为使,喜门冬,恶甘遂。
按∶丹溪曰∶山药属土,而有金与水,宜入脾肺肾而补虚。经曰∶虚之所在,邪必凑之,
肿 亦能滞气。
<目录>卷二
草部上<篇名>白术内容:味苦甘,性温无毒,入脾经。除湿利水道,进食强脾胃。佐黄芩以安胎,君枳实而消痞。
止泄泻,定呕吐,有汗则止,无汗则发。土炒用。防风地榆为使,忌桃、李、雀肉、青鱼菘 菜。
按∶白术甘而除湿,所以为脾家要药,胎动痞满吐泻,皆脾弱也。用以助脾诸疾自去,
有汗因脾虚,故能止之。无汗因土不能生金,金受火克,皮毛焦热,既得其补脾,又藉其甘 温,而汗可发矣。伤寒门有动气者,不宜用之。
<目录>卷二
草部上<篇名>苍术内容:味甘辛,性温无毒,入脾胃二经。主平胃健脾,宽中散结,发汗祛湿,压山岗气,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