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28-中国医籍考-第122页

加载。殊为骇观。
按周必大跋山谷书东坡圣散子传曰。山谷作庞安常伤寒论后序云。前序海上道人诺为之。故虚上以待。道人。
指东坡也。
〔巢氏(阙名)伤寒论〕艺文略一卷 佚 〔朱氏(且)伤寒论〕(宋志作东且。)艺文略一卷 佚 〔陈氏(昌祚)明时政要伤寒论〕(旧缺撰人名氏。今据宋志订补。)艺文略三卷 佚 〔郑氏(阙名)伤寒方〕艺文略一卷 佚 〔曾氏(谊)伤寒论〕艺文略一卷 佚 〔亡名氏伤寒类要方〕艺文略十卷 佚 〔刘氏(君翰)伤寒式例〕艺文略一卷 佚 〔伤寒治要〕佚 叶梦得书后曰。王仲弓人物高胜。虽贵公子。超然不犯世故。居官数自免。博学多闻。又长于医,及与前世 娄昌言常颖士来道方诸子游。尝云。疾之伤寒。所在无岁不罹其患。然治法有证。传于经络。效于日数者。不可 差以毫厘。张仲景书在世。如法家有刑统,苟用之皆当可使天下无冤人。而庸医多不解。其见于形候者。亦不尽 审。是既不能用法。又不能察情。以故杀人。不知其几何。因推仲景书。作伤寒证治。发明隐奥。杂载前数人议 论。相与折衷。又恐流俗不可遍晓。复取其简直明白。人读而可知者。刊为治要。曰。苟能穷疾之所从来。而验 之以候。按吾书而用之。虽不问医。十可得八九。此仁人之用心也。余尝病东南医九不通仲景术。乃为镂版。与 众共之。使家藏此书。人悟其术。岂特无冤人而已。调护之不失其宜。服饵之不失其节。虽使至 于无刑可也。贤者尚无忽。(石林居士建康集)
〔王氏(实)伤寒证治〕宋志二卷(读书志作三卷)佚 赵希弁曰。伤寒证治三卷。上皇朝王实编。实谓百病之急。无逾伤寒。故略举病名法。及世名医之言。为十 三篇。总方百四十六首。或云。颖川人。官至外郎。庞安常之高弟也。
刘 曰。伤寒证治。信阳太守王实编。(幼幼新书)
〔局方续添伤寒证治〕宋志一卷 佚 〔卢氏(昶)伤寒片玉集〕三卷 佚 元好问卢太医墓志曰。卢尚药讳昶。世家霸州文安。今为大名人。以方伎名河朔。政和二年。补太医奉御。
被旨校正和剂局方。则补治法。累迁尚药局使自幼传家学。课诵勤读。老不知倦。岐黄雷扁而下。其书数百家。
其说累数百万言。闳术浩博。纤悉碎杂。无不通究。而于孙氏千金。尤致力焉。故其延医之验。颇能似之。春秋 虽高。神观精明。望之知为有道之士。年寿八十有七。自克死期。留颂坐睡。着医镜五十篇。伤寒片玉集三卷。
今其书故在。方伎之外。复达治心养性之妙。如云人生天地中。一动一息。皆合阴阳自然之数。即非漠然无关涉 者。所为善恶。宜有神明照察之。又曰。人为阳善。人自报之。人为阴善。鬼神知之。人为阳恶。人自治之。人 为阴恶。鬼神治之。又曰。养气莫若息心。养身莫若戒慎。又曰。冥心一观。胜负俱捐。此虽前贤所已道。至于 表而出之。既已治己。又以及人。非仁者之用心乎。其康宁寿考。五福具备。非偶然。昶与予有姻戚之旧。因其 子孙归葬。书以贻之。欲其乡人。知此家出予门。久之。而予亦知其人之深也。(遗山集)
陈自明曰。政和间。朱奉议肱为活人书。后有钱 李氏。剽窃作歌。目之曰类证活人书。卢氏集数篇。名伤 寒论片玉。皆语词鄙俚。言不尽意。要之不可为法。是以识者。皆不观览。(管见良方)
〔李氏(涉)伤寒方论〕宋志二十卷 佚 〔亡名氏伤寒证法〕佚 〔伤寒遗法〕佚 〔伤寒论翼〕佚 按上三书。见于遂初堂书目。
<目录>卷三十<篇名>方论(八)
属性:〔朱氏(肱)伤寒百问〕读书后志三卷(今本六卷)存 自序曰。伤寒诸家方论不一。独伊芳尹仲景之书。犹六经也。其录诸子百家。时有一得。要之不可为法。又况 邪说妄意。世业名家。规利虽浓。因果历然。特以伊芳尹汤液。仲景经络。人难晓。士大夫又以艺成而下。耻而不 读。往往仓卒之际。束手待尽。卒归之于命而已。世人知读此书者亦鲜。纵欲读之。又不晓其义。况又有好用凉 药者。如附子硫黄。则笑而不喜用。虽隆冬使人饮冷。服三黄丸之类。有好用热药者。如大黄芒硝。则畏而不敢 用。虽盛暑劝人灸 。服金液丹之类。非不知罪福。偏见曲说。所趣者然也。阳根于阴。阴本于阳。无阴则阳无 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是故春时气温。当将理以凉。夏月盛热。当食以寒。君子扶阴气以养阳之时也。世人以 为阴气在内。反抑以热药。而成疟痢脱血者多矣。秋时气凉。当将息以温。冬时严寒。当食以热。君子扶阳气以 养阴之时也。世人以阳气在内。乃抑以凉药。而成吐痢腹痛者多矣。伐本逆根。岂知天地之刚柔。阴阳之逆顺。
求其不夭横也难矣。偶有病家。曾留意方书。稍别阴阳。知其热证。则召某人。以某人善医阳病。知其冷证。则 召某人。以某人善医阴病。往往随手全活。若病家素不晓者。道听泛请。委而听之。近世士人。如高若讷林亿孙 奇庞 安常。皆 于此。未必章句之徒不诮且骇也。仆因闲居。作为此书。虽未尽能窥伊芳尹之万一。庶使天下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