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28-中国医籍考-第260页

福建安察使。承昊体羸善病。因参究医理。疏其所得。以着是书。分养神养气医药三门。其论专主于补 益。未免一偏。
〔聂氏(尚恒)奇效医述〕一卷 存 自序曰。医术肇自圣神。其效可以安危而起死。乃民生寿命之急需。而造化功用。所不及者。赖之以赞助也。
古有达则为良相。不达则为良医之语。盖谓其与燮理同功耳。然古今高明之士。多视为小技。而漫不究心。一旦 身有病。与所亲之人有病。则悉付庸愚之手。使庸愚之陋识。反得以握贤智之生死。岂不谬哉。闻有涉猎斯术者。
又自恃聪明。不肯究极精深。仅知粗浅。而即自信自用。反致误己误人。其害尤甚也。此二者。古今之通弊。余 尝鉴之而思为身计。又思为身所亲者计。是以究心于斯术。数十年来博取而精研之。深思而透悟之。自觉有入于 神妙者。因病制方。不胶于古方。得心应手。不拘于成说。其初聊以自为。久而有知。信者以躯命来托。不论亲 疏贵残。皆尽心为之调治。是以每每取效。而其效又多奇也。效何以奇。凡病有易治者。皆求治于时医。不求余 治也。其有病危难治。时医束手者。然后求救于予。余不计其危而治之。十尝治其八九。与寻常功效不同。此其 所以奇也。或有一二不治者。则病已在膏肓。而入骨髓。扁鹊望之而走耳。然余且为之委曲求生。至于必无生意 而后已。岂忍为扁鹊之走乎。余归休颇有暇日。因取从前医而效。效而奇。详述而录之。病情与治法俱备。令人 可对勘也。俾览者咸知某病已危。用某药得宜而获安。某病滨死。用某药中 而回生。庶令后之病证。有相类者。
可以触类而通。合宜而用。则于天下后世之疾苦沉 。未必无裨也。此余刻医述意也。兹刻仅录其往者。而来者 犹可以续刻。用是引诸其首。时万历丙辰秋仲之吉。前知福建汀洲府宁化县事清江久吾聂尚恒识。
〔医学汇函〕十三卷 存 〔邹氏(元标)仁文书院集验方〕七卷 存 引曰。是书凡四种。其一为剑江李司马亲验方。其一为麻城刘司马彰赐堂集方。其一为焦翰撰墨宝斋集方。
其一予所得贺大学所集海上奇方。侍御孙公刻以传者。盖诸公卿家奇人奇书多有。故足述也。是书大者如琼林武 库。无所不载。单者如以短兵接战。取胜在人自择不耳。间常窥世之病道多涂。而不病病之方寡。方及寡又多庸 医。虚实阴阳罔辨。立置人死地者。实可哀怜。予力既不能济人之生。又不忍视人之死。故托朱君侯仁者以广传。
因忆古人杜门集方。良有以也。泰昌元年菊月吉旦。吉水邹元标。
冯嘉会序曰。闻之医者意也。然则自轩岐来。所博取于洪纤。而详研于 腑者。尽意之云乎。夫天下意与法。
原自 相持。意缘法以行。而后驭之精。法传意以出。而后垂之永。凡事皆然。不独医已。若不措法内之意。而第骋意 外之法。以之应事。未有不续堕。而以之用药。未有不人费者。今庸医辈病政坐此。余每谓天地好生。民生实难。
世无善意之医。医无可守之法。 张就毙。累累而是。思欲掇拾诸方。传布宇内。以为调燮之大端。所不可废者。
而苦无善本。会余当抚大梁。大中丞南皋邹公以所汇仁文书院方见示。余欣受而梓之。以广公志。时毗陵段生以 儒术工医。从余使院。复取其肘后一册附于后。噫。是刻也。邹公所辑凡四种。余一种法。大略具是矣。亦俟夫 善意者之取筏焉。而勿第曰医行意也。天启二年桂月吉旦。瀛海冯嘉会书。
〔卢氏(复)芷园覆余〕一卷 存 题词曰。覆余原名病呓。辛亥病中六月风雨之夕。偶拈者。皆平日见闻。及一二自得语。期就正有道。而未 逮也。癸丑刻金 释文。暇将检校授剞劂。不意为门人覆瓿矣。仅从瓿上得数叶。聊付刻以竟予就正之志。因名 覆余。癸丑仲夏自记。
钱塘县志曰。卢复。字不远。习岐黄兼通大乘。与子之颐善疗奇疾。凡尸蹶 风。投剂无不立愈。
〔芷园臆草勘方〕一卷 存 题词曰。甲午学医。读诸方括。头昏心塞。求解不能。及见医方考。如儿方尝甘草。喜不自胜。久之转增懊闷。
闻素社论仲景方有省。信手拈弄一二则。兴尽且止。虽披沥肺肝。多惭折袜。呈似博识。少佐解颐。壬戌长至日 自记。
〔芷园臆草存案〕一卷 存 题词曰。辛酉病间。出寄紫芝禅室。忆自疾作案。它日反复展视。似觉有启于中。因思二十年作医。其昭着 人耳目。真实得意处。颇有限量。因随记数则。其望古人一着不虚。岂不愧杀。普请博识大方。洞察一生败阙。
癸亥夏孟自记。
〔曹氏(秉铉)杏园医案〕未见 武进县志曰。曹秉铉。字公辅。喜读书。有济世之志。因父病遂学医。曰。我姑寿此一方民。以延亲寿。庚 申辛酉两年大疫。秉铉不避危险。治之不取其值。所到处赖全活。着杏园医案行世。
〔沈氏(应 )明医选要济世奇方〕十卷 存 〔张氏(鹤腾)伤暑全书〕二卷 存 自序曰。夫医九流一技也。而回夭札。与安乐。跻寿域而补造物之不逮。厥功博已。顾五行在手。则夭可延。
阴阳未分。则延者促。已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