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是证则用是药。
今曰桂枝证。麻黄证。是当用桂枝麻黄二汤也。然常人才学明识。不逮仲景。则有误在其中。安敢尽用其药。遇桂枝证。则必思桂枝之轻者而用之。遇麻黄证。则必思麻黄之轻者而用之。盖虑脉证有误。须预为之防。得不失仲景大意可也。如因仲景之言。必尽用仲景之剂。
不自量力周思。断然无疑。所谓愚者动作果而速也。鲜不失矣。至如青龙、承气、十枣、陷胸等汤。学浅者尤宜绝口。如其人医道果精深。
当一从仲景之言。尚有承气之戒。可不审哉。
问曰。或言伤寒。只当看证治之。何如。雍曰。经络为先。证脉为次。朱氏活人书曰。治伤寒不识经络。如触途冥行。不知邪气之所在。往往病在太阳。反攻少阴。证是厥阴。乃和少阳。寒邪未除。真气受毙。又况伤寒看外证为多。未诊先问。最为有准。孙真人云。问而知之。别病浅深。名为巧医。既得其经。然后切脉。以辨在表在里。若虚若实。以汗下之。古人所以云。问而知之为中工。切而知之为下工也。雍曰。伤寒之疾。其来甚暴。尚为易见。故问外证。切寸口。足以知病之所在。如杂病有难知者。当如古人揆度奇恒之道。未易以一二言也。
问曰。人病伤寒。或无汤药则何如。华元化曰。若无丸散及煎者。但单煮柴胡数两。伤寒时行。皆可服以发汗。至再三发汗不解。
当与汤。实者转下之。但当少与。勿令大下耳。雍曰。此须能辨证者。
偶在道途间乏药。乃可用之。盖柴胡亦与阴病不相宜也。
问曰。伤寒数种。庸人不能分别者。用药如何。葛稚川曰。若初觉头疼肉热。脉洪。起一二日。便作加减葱豉汤。葱白虎口一握。豉一升。绵裹。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取汗。若不汗。更作。加葛根三两。水五升。煮取二升。分再服。不汗。更作。加麻黄三两。去根节。
诸名医方皆用此。更有加减法甚多。江南人多服之。雍尝见北方乏医药处。遇伤寒时气。秦人即饮葱茶。晋人即饮蜜茶。虽甚苟且。亦有应者。后少见损人。葱茶似有理。蜜殊不晓所谓。
问曰。汗不出。有蒸法何如。陈廪邱云。医经云。连发汗。汗不出者。死病也。吾思之。可蒸也。如蒸中风法。蒸湿之气于外迎之。不得不汗也。后以问张苗。苗云。曾有人作事。疲极汗出。卧单箪。中冷得病。但苦寒蜷。诸医与丸散汤。四日之内。凡八过发汗。汗不出。苗令烧也。布桃叶蒸之。即得大汗。于被中就粉傅之。使身极燥乃起。
便愈。后数以此发汗。汗皆出也。人性有难汗者。非惟病使之然也。
蒸之则无不汗出。范汪云。诸病发热恶寒。脉浮洪。便宜发汗。温粉扑之。勿令遇风。当发汗而其人适失血。及大下利。则不可大汗。数少与桂枝汤。使体润 汗出连日。当自解。
上治法大要。不拘于经。故伤寒总目载之叙论之中。今根据论次于叙论之后。其余治法。并各详见于逐经逐证之中。
卷一
伤寒脉法及刺法六问
问曰。伤寒有五。其脉何如。难经五十八难曰。中风之脉。阳浮而滑。阴濡而弱。湿温之脉。阳濡而弱。阴小而急。伤寒之脉。阴阳俱盛而紧涩。热病之脉。阴阳俱浮。浮之而滑。沉之散涩。温病之脉。行在诸经。不知何经之动。各随其经之所在而取之。
问曰。脉之辨寒暑何如。仲景曰。脉盛身寒。得之伤寒。脉虚身热。得之伤暑。
问曰。欲愈之脉何如。仲景曰。凡得病厥脉动数。服汤药更迟。脉浮大减小。初躁后静者。此皆愈证也。
问曰。病有损脉何如。雍曰。伤寒至脉多。损脉少。故仲景曰。四损三日死。五损一日死。六损一时死。凡四息而一至。曰四损。五息一至。曰五损。六息一至。曰六损也。
问曰。死生之脉何如。仲景曰。脉阴阳俱盛。大汗出不解者死。
脉阴阳俱虚。热不止者死。脉至乍数乍疏者死。脉至如转索者死。谵言妄语。身微热。脉浮大。手足温者生。逆冷。
脉沉细者。不过一日死。此以前。是皆伤寒证候也。
问曰。温病刺五十九穴。何穴也。素问三十二篇曰。病甚者为五十九刺是也。灵枢二十三篇曰。所谓五十九刺者。两手外内侧各三。
凡十二 。五指间各一。凡八 。足亦如是。亦八 。头入发一寸旁三分。各三 。凡六 。更入发三寸边五。凡十 。耳前后口下(一作目下)各一。项中一。凡六 。巅上一。囟会一。发际一。廉泉一。风池二。天柱二。此五十九穴也。
右伤寒脉法针术。不止于此。此则论其叙论所载。其余各见逐经逐证之下。
卷一
张仲景华元化五问
问曰。华佗治伤寒法。与仲景少异何谓。千金方载华佗之言曰。
夫伤寒。始得一日在皮肤。摩膏火灸之则愈。若不解者。二日在肤。
可根据法针。服解肌散发汗。汗出则愈。若不解者。三日在肌。复一发汗则愈。若不解者。止勿复发汗也。至四日在胸。宜服藜芦丸微吐之则愈。若病用藜芦丸不能吐者。服小豆瓜蒂散吐之则愈也。视病若未惺惺者。复一法针之。五日在腹。六日入胃。入胃乃可下也。若热毒在外。未入于胃而先下之者。其热乘虚入胃。则烂胃也。然热入胃。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