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86-伤寒贯珠集-第36页

。则少阳所独也。少阳经 兼半里。热气 已动。是以不可发汗。发汗则津液外亡。胃中干燥。必发谵语。云此属胃者。谓少阳邪气并于阳明 胃府也。若邪去而胃和则愈。设不和。则木中之火。又将并入心脏。而为烦为悸矣。
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
此少阳自中风邪之证。不从太阳传来者也。少阳之脉。起于目锐 。其支从耳后入耳中。以下 胸中。少阳受邪。壅热于经。故耳聋目赤。胸中满而烦也。是不在表。故不可吐。复不在里。故不可 下。吐则伤阳。阳虚而气弱则悸。下则伤阴。阴虚而火动则惊。
<目录>卷五·少阳篇\少阳正治法第一<篇名>辨少阳邪气进退之机四条属性:伤寒六七日。无大热。其人躁烦者。此为阳去入阴故也。
邪气在表则发热。入里则躁烦。伤寒六七日。外无大热。而其人躁烦者。邪气去阳而之阴也。
去、又训作往。言阳邪往入阴中也。
伤寒三日。三阳为尽。三阴当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呕。此谓三阴不受邪也。
伤寒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四日当传太阴。内经伤寒传变之常法然也。阳邪传阴。
则当呕而不能食。若其人反能食。不呕。则邪气不传于阴。将从阳而解也。
伤寒三日。少阳脉小者。欲已也。
伤寒三日。少阳受邪。而其脉反小者。邪气已衰。其病欲解而愈。经云、大则病进。小则病退 。此之谓也。少阳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
少阳、胆木也。从寅至辰。为木旺之时。故其病欲解。必于是三时。亦犹太阳之解于巳午未。阳 明之解于申酉戌也。
<目录>卷五·少阳篇\少阳权变法第二<篇名>柴胡桂枝汤证一条属性: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肢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发热微恶寒。肢节烦疼。邪在肌表。所谓外证未去也。伤寒邪欲入里。而正不容则呕。微呕者 。邪入未多也。支结者。偏结一处。不正中也。与心下硬满不同。此虽表解。犹不可攻。况外证未 去者耶。故以柴胡、桂枝合剂。外解表邪。内除支结。乃七表三里之法也。
\x柴胡桂枝汤方\x 柴胡(半两) 桂枝(半两) 甘草(一两炙) 黄芩(半两) 人参(半两) 半夏(二合 半) 白芍(半两) 生姜(一两半) 大枣(六枚擘)
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
<目录>卷五·少阳篇\少阳权变法第二<篇名>柴胡桂枝干姜汤证一条属性: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
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王叔和本在太阳篇中。今移置此。
汗下之后。胸胁满微结者。邪聚于上也。小便不利。渴而不呕者。热胜于内也。伤寒汗出。周身 。人静不烦者。为已解。但头汗出而身无汗。往来寒热。心烦者。为未欲解。夫邪聚于上。热胜于 内。而表复不解。是必合表里以为治。柴胡、桂枝。以解在外之邪。干姜、牡蛎。以散胸中之结。
栝蒌根、黄芩。除心烦而解热渴。炙甘草佐柴胡、桂枝以发散。合芩、栝蒌、姜、蛎以和里。为三表七里 之法也。
\x柴胡桂枝干姜汤方\x 柴胡(半斤) 桂枝(三两) 干姜(二两) 黄芩(三两) 栝蒌根(四两) 牡蛎(三两 熬) 甘草(二两炙)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微烦。
复服汗出愈。
<目录>卷五·少阳篇\少阳权变法第二<篇名>柴胡加芒硝汤证一条属性: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晡所发潮热。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证。下之而不得利。今反 利者。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潮热者。实也。先宜小柴胡汤以解外。后以柴胡加芒硝汤以治 其里也。
此少阳经邪兼阳明内实之证。少阳病在经。故胸胁满而呕。所谓柴胡证也。下之而三字。疑衍 。凡柴胡证不得利。今反利者。知医以丸药下之。为医之误。非病之情也。潮热者。阳明之实也 。实则可下。而证兼少阳。则不可下。故先宜小柴胡以解其外。后以柴胡加芒硝汤以治其里。亦如 下条之先与小柴胡。后与大柴胡之例也。亦太阳篇移入。
尚从善云、此本柴胡证。下之而不得利。仲景谓此本柴胡证。医设以大柴胡汤下之。则表里俱 解。何至有下利之证云。
\x柴胡加芒硝汤方\x 于小柴胡汤内加芒硝六两。余根据前法服。不解更服。
<目录>卷五·少阳篇\少阳权变法第二<篇名>大柴胡汤证一条属性: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汤。呕不止。心下 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
太阳病。过经十余日。而有柴胡证。乃邪气去太阳之阳明。而复之少阳也。少阳不可下。而反 二三下之。
于法为逆。若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汤。所谓柴胡汤病证而下之。若柴胡证不罢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