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128-医学入门-第375页



正在加载语音引擎...

矾、肉豆蔻、牡蛎、诃子、酸石榴皮各二两,良姜、干姜、赤石脂各一两半,细 辛七钱半,为末,醋糊丸梧子大。每三十丸,粟米饮下。治脾胃虚耗及脏腑停寒,脐腹 痛,下利滑数,肌肉 消瘦,饮食不入,气弱时发虚热。一方去干姜,肉蔻、牡蛎、榴皮、细辛,加丁香一两,木香五钱,白豆蔻、砂 仁各六钱半,名固肠丸。

万全丸
赤石脂、干姜各一两,胡椒五钱,为末,醋糊丸梧子大。每五七丸,米饮下。治大肠寒滑,小便精 出,诸热药未效者。


诃子散
诃子一两,半生半熟,木香五钱,甘草、黄连各三钱,为末。每二钱,白术、芍药煎汤下。治泻痢 久不止者。


古蔻附丸
肉豆蔻二两,附子一两半,为末,粥丸梧子大。每八十丸,莲子煎汤下。治脏寒脾泻,及老人中 气不足,久泻不止。


二神丸
破故纸四两,肉豆蔻二两,为末,用大枣四十九枚,生姜四两同煮,枣烂去姜,取枣肉和药,捣丸 梧子大。每五十丸,空心盐汤下。治脾胃虚弱,泄泻不止,全不思食。一方加小茴一两,木香五钱,名四神丸,

治脾肾晨泻。
治痛苍防芩芍,卫生海青敛痰火;

治痛泻方
白术三钱,白芍二钱,陈皮一钱半,防风一钱,水煎或为丸服,如久泻加升麻六分。


古苍防汤
苍术四钱,防风二钱(一方加麻黄一钱,姜七片),煎服。治挟风泻痢,脉弦,头微痛者,宜 此微汗之。


苍芍汤
苍术四钱,芍药二钱,黄芩一钱,或加淡桂少许,水煎服。治下痢痛甚,能散上中焦食积湿热。


卫生汤
人参,白术、茯苓、陈皮、甘草、山药、薏苡仁、泽泻、黄连各等分,水煎服。


海青丸
海粉一两,青黛三钱,黄芩二钱,神曲一两,留半煮丸梧子大。每二三十丸,白汤下。治痰积泻。

已寒归朴味萸,升阴香茸补虚 。

大已寒丸
荜茇、肉桂各四两,干姜、良姜各六两,为末,面糊丸梧子大。每三十丸,米饮下。治沉寒痼冷,

脏腑虚惫,心腹 痛,胁肋胀满,肠鸣泄泻,自利自汗。

当归浓朴汤
良姜二钱,官桂一钱二分,当归、浓朴各八分,水煎服,治肝经受寒,面色青惨,厥而下利。


小白术汤
白术二钱,当归、浓朴各一钱,龙骨、艾叶各五分,姜五片,煎服。治飧泻腹痛,此风入中也。


古味萸散
五味子四两,吴茱萸一两,同炒香熟,为末。每二钱,陈米饮下。治肾虚五鼓洞泻。一方加故纸、肉 豆蔻,捣蒜膏为丸,服之亦妙。


升阴丸
熟地黄五钱,白芍、知母各三钱,升麻,干姜各二钱,甘草一钱,为末,粥丸服。治久病大肠气 泻。


香茸丸
乳香三钱,鹿茸五钱,肉豆蔻一两,每个切作两片,入乳香在内,面包煨,麝香少许;为末,陈 米饭丸梧子大。每五十丸,米饮下。治日久冷泻及酒泄。

吞酸清痰降火,九味四味萸连;

清痰丸
苍术二两,香附一两半,栝蒌仁、半夏各一两,黄连、黄芩各五钱,为末,面糊丸梧子大。每五 十丸,食远茶清下。治吞酸嘈杂。


九味萸连丸
吴茱萸、陈皮、苍术、黄连土炒、黄芩土炒、桔梗、茯苓、半夏各一两,为末,神曲糊丸 绿豆大。每二三十丸,时时津液下。治郁积酸证。


四味萸连丸
黄连一两,吴萸一钱,桃仁二十四枚,陈皮五钱,半夏一两半,为末,神曲糊丸绿豆大。每 百丸,姜汤下。治痰火挟瘀。

吐酸消食透膈,曲术芒黄殊别。

透膈汤
木香、白豆蔻、槟榔、砂仁、枳壳、浓朴、半夏、青皮、陈皮、甘草、大黄、芒硝各八分,姜枣 煎,食后通口服。治脾胃不和,中脘气滞,胸膈满闷,噎塞不通,噫气吞酸,胁肋刺痛,呕逆痰涎,饮水不下。


曲术丸
神曲三两,苍术一两半,陈皮一两,为末,姜汁煮神曲糊丸,梧子大。每七十丸,姜汤下。治中 脘宿食留饮,酸蜇心痛,牙齿亦酸,或吐清水。

五疸有汗桂 ,无汗矾石硝石颇灵;

桂枝苦酒汤
黄 三钱,芍药、桂心各八分,水煎,入苦酒三匙,初服当心烦,以苦酒阻故也,至六七日稍愈。

治黄汗身肿发热。如经久腰以下无汗,强痛不食,烦躁小便不利者,本方用桂枝,加甘草四分,姜煎微汗,
未汗再服。

陈汤
黄 、赤芍、茵陈各一钱,石膏二钱,麦门冬、豆豉各五分,姜煎温服。治黄汗。


古矾硝散
矾石、硝石各一钱,为末。大麦粥饮调服,取汗。治女劳疸。或去硝换滑石,治湿疸。


葛术汤
葛根、白术、桂心各一钱,豆豉、杏仁,甘草各五分,枳实三分,水煎服。热者,去桂、术,加 山栀一钱。治酒疸及脾经肉疸、癖疸、劳役疸、肾经黑疸。


谷疸丸
苦参三两,龙胆草一两,为末,

牛胆汁和丸梧子大。每五十丸,空心麦饮下。一方加山栀五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