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130-医学妙谛-第14页

乌梅 花龙骨 \x劳力络伤\x(瘀必结于络,络及肠胃而后下,乃一定之理)
人参 陕当归 茯苓 炙草 大白芍 肉桂 \x血瘀在络\x 归须 旋复花 柏子仁 桃仁 新绛 青葱管 \x阳明不阖\x 人参 炒川柏 山萸肉 赤石脂 乌梅 禹余粮 五味子 白粳米 清心莲子饮 人参 柴胡 黄芩 地骨皮 车前子 黄 茯苓 甘草 石莲子 麦门冬 何书田曰∶便血一症,古有肠风、脏毒、脉痔之分,其实不外乎阴络受伤也。能别其血之 远近而决其脏腑之性情,则不致气失统摄,血无所归,如漏卮不已耳。肺府致燥,涩宜润降,
如桑麻丸及天冬、地黄、银花、柿饼之类。心病则火燃,血沸宜清化,如竹叶地黄汤及补心丹 之类。脾病必湿滑,宜燥升,如茅术理中汤及东垣益气汤之类。肝病有风阳,痛迫宜柔泄,
如驻车丸及甘酸和缓之剂。肾病见形消腰拆,宜填补,如虎潜丸及理阴煎之类。至胆经为枢 机,逆则木火煽营,宜桑叶、山栀、丹皮之清养。大肠为燥腑,每多温热,风淫宜辛凉苦燥。
胃为水谷之海,多气多血,脏病腑病无不兼之,宜和宜补,应热应寒,难以尽言。脾胃为柔 脏,可受刚药,心肝为刚脏,可受柔药。罗谦甫治便血以平胃散作主,加桂附干姜,重加炒地 榆以收下湿,颇见神效。温煦奇肾用斑龙丸。疏补中土用枳术丸,守补心脾用归脾丸,脾湿 肾燥用黑地黄丸,大补精气用天真丸,升降脾胃用平胃散,堵截阳明用禹余粮赤石脂丸。复 从前之汤液,用五仁汤。善病后之元虚,用养营汤。
<目录>卷中\杂症<篇名>汗症章属性:经曰∶阳加于阴谓之汗。又曰∶汗者心之液。又曰∶肾主五液,故凡汗症未有不出心肾 虚而得者。夫心为生阳之脏,凡五脏六腑、表里之阳,皆心主之,以行其变化,故随其所在 之处而气化为津,亦随其火扰所在之处而泄为汗,是汗本乎阴,乃津液之所化也。
克肖天地名曰人,天地有雨人汗生。时逢久雨天地否,久汗之人病自成。觉来无汗寐时 出,盗汗阴虚兼内热。不动而汗时时来,自汗 阳虚兼有湿。脉细阳弱太阴亏,自汗补阳调胃戢(戢者绝其汗也)。浮麦地芍陈蛎梅,加减归 脾服多帖。盗汗滋阴降火宜,当归大黄功最奇。麻黄根兼知(母)杞(枸杞)骨,前方选用堪 同施。宁神安心药为妙,汗为心液当先知。
\x卫阳虚\x(宜镇阳理阴)
陈参曰∶火与元气不两立,气泄为热为汗,以治在无形实火,宜清虚火宜补。
真武汤 茯苓 白芍 白术 附子 生姜 玉屏风散 黄 防风 白术 人参 附子 西 于术 人参 茯苓 炙草 浮小麦 半夏 牡蛎 南枣 \x营卫虚\x(自汗)
黄 建中汤加防风根 \x劳伤心神\x 生脉散 四君子汤 \x胃阴虚\x 人参 茯神 枣仁 白芍 炙草 龙骨 阳虚自汗,补气以卫外,阴虚盗汗,补阴以营内。
柏子仁丸 柏仁 牛膝 卷柏 泽兰 续断 熟地 陈参曰∶津散于外而为汗,此为虚者言。若时证则不可拘泥也。心之阳虚不能卫外而 固密,则外伤而自汗。肾之阴虚不能营内而退藏,则内伤而盗汗。自汗由阴蒸于阳分也,盗 汗由阳蒸于阴分也。
<目录>卷中\杂症<篇名>头痛章属性:头为诸阳之会,与厥阴脉会于颠,诸阴寒邪不上逆,惟阳气窒塞,浊邪得以上据,厥阴 风火乃能逆上作痛。头痛症皆由清阳不升,风火乘虚上扰所致也。
头痛之症虽主风,亦有痰火虚不同。顶颠属风太阳火,眉棱骨痛由痉攻。脑后血脉虚来 大,滑痰弦数火风逢。九味羌活汤主治,芩连治火殊多功。痰合二陈虚四物,气血四君亦可 庸(用也)。风亦属阳头为会(诸阳之会),两阳相争痛势凶。气血虚者无力拒,风不与争痛故 松。若因痰饮作痛者,胸膈饱闷非风从。
\x风火头痛\x(宜辛散轻清法)
羚羊片 元参 薄荷 山栀 桑叶 夏枯草 连翘 丹皮 菊叶 黄芩 苦丁茶 荷叶 木通蔓 荆子 白芷 \x肝风头痛\x(宜熄风滋肝法)
首乌 枸杞子 生地 菊花 白芍 料豆衣 柏仁 \x夏秋伏暑头痛\x 石膏 连翘 羚羊片 蔓荆子 木通 山栀 苦丁茶 荷叶边 飞滑石 生草 紫川朴 桑叶 \x胆胃伏邪\x 羚角片 菊叶 连翘 葛根 牛蒡子 赤芍 白芷 凡头痛而属阴,虚阳越者,用复脉汤、甘麦大枣法加阿胶、牡蛎、生地、白芍、沙参。因 阳虚浊邪阻塞气血,瘀痹而痛者,用虫类搜逐血络,宣通阳气。
炮川乌 半夏 细辛 生姜汁 露蜂房 川芎 当归 炙全蝎 陈参曰∶头风初起,以桑叶、山栀、丹皮、荷叶边轻清凉泄,使少阳内遏之邪倏然而解。
若久则伤及肝阴,参入酸凉柔剂可也。或肝阴久耗,厥阴无一息之宁,痛掣之势已极,此岂 轻剂可解?惟复脉汤之纯甘壮水,胶芍之柔婉以熄风和阳,庶足俾刚亢之盛一时顿息。
<目录>卷中\杂症<篇名>心痛章属性:心痛从来类分九,胃脘疼痛当心口。风热悸冷冻饮料食虫,疰与去来痛皆有。得暖缓时属于 寒,前后应痛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