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134-医学摘粹-第52页



正在加载语音引擎...

经汤
人参(三钱) 甘草(二钱) 生姜(三钱) 桂枝(三钱) 茯苓(三钱) 丹皮(三钱) 当归 (三 钱) 阿胶(三钱) 半夏(三钱) 芎 (二钱) 吴茱萸(二钱) 芍药(三钱) 水煎一杯,温服。治妇人 带下及少腹寒冷,久不受胎。或崩漏下血,或经来过多,或至期不来者。如阴精流泻加牡蛎,瘀血坚硬加桃 仁、鳖甲。


苓桂柴胡汤
茯苓(三钱) 甘草(二钱) 丹皮(三钱) 桂枝(三钱) 芍药(三钱) 柴胡(三钱) 半 夏 (三钱) 水煎大半杯,温服。治 妇人骨蒸,如热蒸不减,加生地、黄芩。蒸退,即用干姜、附子、以温水土。

【目录】杂证要法\妇人科【篇名】胎妊属性:胎妊者,两精相搏,二气妙凝,清升浊降,阴阳肇基,血以濡之,化其神魂,气以煦之,化其精 魄。气统于肺,血藏于肝,而气血之根,总原于土。土者,所以滋生气血,培养胎妊之本也。木火以 生养之,金水以收成之,土气充用,四维寄旺,涵养而变化之。五气皆足,十月而生矣。养胎之要,首在 培土。土运则清其火金,而上不病热;暖其水木,而下不病寒。木温而火清,则血流而不凝也。金凉而水 暖,则气行而不滞也。气血环抱,而煦濡之形神巩固,永无半产之忧矣。如胎之初结,中气凝蹇,升降之 机,乍而湮郁,冲和之气,渐而壅阻,其始胃气初郁,滋味厌常而喜新。及其两月胎成,则胃气阻逆,恶 心呕吐,食不能下等证作矣。且胎气在中,升降不利,水偏于下润,火偏于上炎,是以胎妊之证,往往下 寒而上热也。阴阳郁格为病,法宜行郁理气为主。以豆蔻苓砂汤主之。如堕胎之证,缘胎之结也。一月二 月,木气生之。三月四月,火气生之。五月六月,土气化之。七月八月,金气收之。九月十月,水气成之。
五气皆足,胎完而生矣。若生长之气衰,则胎堕于初结。收成之力弱,则胎殒于将完。其实皆土气之虚也 。土气困败,胎妊失养,是以善堕。胎妊欲堕,腰腹必痛,痛者,木陷而克土也。《难经》云∶“命门者 ,诸精神之所舍,原气之所系,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命门阳败,肾水澌寒,侮土灭火,不生肝木 ,木气郁陷,而贼脾土,此胎孕堕伤之原也。以胶艾苓参汤主之。如胎漏之证,缘胎成经断,血室盈满,
不复流溢,肝脾阳弱,莫能行血,养胎之余,易致堙瘀,瘀血蓄积,阻碍经络,胎妊渐长,隧 道壅塞,此后之血不得上济。月满阴盈,是以下漏。按其胎之左右,必有 块。或其平日原有宿 ,亦能 致此。若内无瘀血,则是肝脾下陷,经血亡脱,其胎必堕矣。如下血而腹痛者,则是胞气壅碍,土郁木陷 ,肝气贼脾也。如妊娠血下腹痛者,以艾叶地黄阿胶汤主之。如妊娠下血 块连胎者,以桂枝茯苓汤主 之。如临产交骨不开者,以加味芎归汤主之。当归补血汤亦主之。

豆蔻苓砂汤
白蔻(一钱生研) 杏仁(二钱) 甘草(一钱) 砂仁(一钱炒研) 芍药(二钱) 竹 茹(三钱) 茯苓(三钱) 橘皮(二钱) 水煎大半杯,温服。治胎孕初结,恶心呕吐,昏晕燥渴之证,缘 中气郁阻,胃土不降,以此开郁降浊,清胆火而行肝血。内热加清凉之味,内寒加温暖之品,酌其脏腑阴阳而调之。


胶艾苓参汤
甘草(二钱) 人参(三钱) 茯苓(三钱) 当归(三钱) 艾叶(三钱) 阿胶(三钱) 芍药 (三钱) 水煎大半杯,温服。治胎孕欲堕者,腹痛加砂仁。


艾叶地黄阿胶汤
甘草(二钱) 地黄(三钱) 阿胶(三钱) 当归(三钱) 艾叶(三钱) 芍药(三钱)

茯苓(三钱) 丹皮(三钱) 水煎大半杯,温服。治妊娠血下腹痛者。

桂枝茯苓汤
桂枝(三钱) 茯苓(三钱) 甘草(二钱) 丹皮(三钱) 芍药(三钱) 桃仁(三钱)

水煎大半杯,温服。治妊娠下血, 块连胎者。轻者作丸,缓以消之。

加味芎归汤
当归(五钱) 龟板(童便炙酥) 川芎(各三钱) 血余炭(二钱) 水煎大半杯,温服。

治产妇交骨不开,属血虚者,约人行五里许即生。设是死胎亦下。

当归补血汤
(方见头痛) 水煎服。治交骨不开,属气虚者。

【目录】杂证要法\妇人科【篇名】产后属性:产后血虚气惫,诸病丛生。盖妊娠之时,胎成一分,则母气盗泄一分,胎气渐成,母气渐泄 ,十月胎完,而母气耗损,十倍寻常,不过数胎,而人已衰矣。母气传子,子壮则母虚,自然 之理也。但十月之内,形体虽分,而呼吸关通,子母同气,胎未离腹,不觉其虚。及乎产后,胎妊已 去,气血未复,空洞虚豁,不得充灌,动即感伤,最易为病。胎时气滞血凝,积瘀未尽, 瘕续成者,
事之常也。气血亏乏,脾虚肝燥,郁而克土,腹痛食减者,亦复不少。而痉冒便难,尤为易致,是为产后 三病。血弱经虚,表疏汗泄,感袭风寒,是以病痉。痉者,筋脉挛缩,头摇口噤项强而背折也。气损 阳亏,凝郁内陷,群阴闭束,是以病冒。冒者,清气幽埋,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