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药 甘草节 当归头 金银花 蒲公英(各五分) 栝蒌子(一钱) 皂角刺(一钱五分,
去尖,略炒出汗)
上细切,作一服,加青橘叶一小握,以酒一盏半,煎至一浅盏,食后或卧时服。
丁香散
(丹溪) 治乳头破裂,或因小儿吹乳,血干自裂开多痛。
丁香(不拘多少)
上一味为末,干敷裂处。如燥,唾津调敷。
囊痈方法 丹溪曰∶囊痈者,湿热下注也,有作脓者,此浊气顺下,将流入渗道,因阴道或亏,水道不利而然,脓尽自安,勿 药可也,惟在善于调摄耳。又有因腹肿渐流入囊,肿甚而囊自裂开,睾丸悬挂,水出,以辅炭末敷之,外以紫苏叶包裹,
仰卧养之。
痈疽入囊者,曾治数人,悉由湿热入肝经处治,而用补阴药佐之。虽脓溃皮脱、睾丸悬挂者,皆不死(丹溪)。
一方
(录验) 用野紫苏叶(面青背红者是也)焙干为细末敷之。如燥,以香油调敷。囊脱无皮者,外以青荷 叶包之,其皮自生。
丹溪便毒方法
便毒是厥阴经湿热,因劳倦而发,用射干三寸,同生姜煎,食前服,得利二三行效。射干,开紫花者是,红花者勿 用。
一方
(丹溪) 用破故纸、鼠粘子微炒黑、牵牛炒、大黄酒蒸焙干,各等分为末,每服一两,酒调下。
又方
(丹溪) 已结成脓者,用大黄(酒蒸)、连翘(各五钱)、枳实(三钱)、浓朴、甘草节(各三钱)、桃仁 (二十一个)、生姜三片,分三服,水煎服之。
石香程氏曰∶便毒一名跨马痈,此奇经冲任为病,而痈见于厥阴经之分野,其经多血,又名血疝,或先有疳疮而发,
或卒然起核疼痛而发,皆热郁血聚而成也。初发宜疏利之,即散。变肿后,如常用托里内补之药。
苏方木散
(疮疡集) 治便毒。
木鳖子(去壳) 当归尾(酒浸) 芍药 白芷 粉甘草 川芎 射干 忍冬藤(即金银花) 大黄(锉碎,酒浸 湿纸包煨) 穿山甲(糠火煨炒黄脆) 没药(另研) 苏方木(各六钱,一作六分)
上细切,作一服,水酒各一盏,煎至一盏,食前服。
玉烛散
(疮疡集) 治便毒。
川芎 当归 生地黄 赤芍药 朴硝 大黄(根据前制) 甘草(炙,各八分)
上细切,作一服,水煎,食前服。
牡蛎大黄汤
(精要) 治同前证。
大黄(根据前制) 牧蛎(各二钱五分,火 ) 甘草(一钱) 栝蒌(一个,去皮)
上细切,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温服。
瘰 方法
丹溪曰∶瘰 必起于少阳一经,不守禁忌,延及阳明。大抵食味之浓,郁气之积,曰风曰热,皆此二端,拓引变换。
须分虚实,实者易治,虚者可虑。以其属胆经,主决断,有相火,且气多血少。妇人见此,若月经不作,寒热便生,稍 久转为潮热,危矣。自非断欲食淡,神仙不治也。
治瘰 ,用立效散与栝蒌散相间服,神效。(丹溪)
本草云∶夏枯草大治瘰 ,散结气,有补养厥阴血脉之功,而经不言。观其能退寒热,虚者可仗;若实者,以行散 之药佐之,外以艾灸,亦渐取效。
治血少马刀瘰 肚泻,以四物汤倍酒炒芍药、牡蛎粉、陈皮、柴胡、甘草、黄连、玄参、炒神曲、桑椹膏。
石香程氏曰∶瘰 之症,内经谓之结核者是也。结核有大小如大豆、银杏,连串而生者。形大如马刀者,谓之马刀 疮。经别为火类,夫火亢之甚,必兼水化制之,其核故坚也。凡瘰 之起,始生于耳后足阳明、少阳二经,浸淫于太阳 之经,渐随经流注于腋胁手足皆有也。治法,以火针刺入核中,不可透底,纳蟾酥膏于中,外用绿云膏贴之,三日后取 去核中稠脓,脓尽取去核外薄膜。先破初起之核一枚,以绝其源,服药后出者皆愈。或不肯收,如银杏者,尽皆开了,
用药取之。其自溃者,犹如木果之腐,熟肉虽溃而核犹存,故脓水淋漓,久难得愈,治者用铁烙烧赤,烙去其破核犹存 者,并肉溃处。次用金宝膏、龙珠膏等药,追去蠹恶之根,遂能长肉而愈。随经络证候,服除风热兼引经之药,以除根 本,可获全功也。
蟾酥膏
蟾酥(如大豆许) 白丁香(十五枚) 寒水石(些少, ) 巴豆(五粒) 寒食面(些少)
上各另研,和作一处再研,炼蜜为丸,如绿豆大,每用一丸或二三丸,纳入针窍中。如脓未尽,再用数丸,以脓尽 为度。
绿云膏
黄连 大黄 黄芩 玄参 黄柏 木鳖子(去壳,各一钱)
上细切,用香油一两同煎焦色,去药入净松香五两,再煎成膏,滤入水中扯拔令金色,入铫再熬,放温入后药∶ 猪胆(汁,三个) 铜绿(三钱,醋浸一宿,绵去渣)
上用竹 带温搅匀,然后如常摊贴,兼治疮口不干,加乳香、没药、轻粉尤妙。
金宝膏
去腐肉朽肉,不伤良肉新肉。
桑柴灰(五碗,用沸汤十碗淋汁,用草纸一层,皮纸二层,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