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135-医学正传-第133页

可服,新出火者,其火毒与金 毒相扇,挟香热药毒,虽有接骨之功。其燥散之祸,甚于刀剑,戒之戒之!(丹溪)
治金疮,急以锻石浓敷裹之。如疮深不宜速合者,加滑石末敷之。
\x又方\x 老杉木皮为末敷之。
凡跌扑损伤腹痛者,知有瘀血,用桃仁承气汤加苏木、红花下之。
\x当归导滞汤\x(东垣) 治跌扑损伤,瘀滞不行等证。
大黄 当归(在上用头,在中用身,在下用尾,通身痛者全用,酒浸洗焙干)
上细切等分,每服一两重,酒煎服。
\x鸡鸣散\x(大成方) 治从高坠下,及木石所压,一切损伤,瘀血凝积,痛不可忍,并以此药推陈致新。
大黄(一两) 杏仁(二十一粒,去皮尖,另研)
上研为末,酒大碗,煎七分,滤去渣,鸡鸣时服,至晓必取下瘀血即愈。(愚接∶此方用杏仁而不用桃仁者,盖跌乃 血入气分,故用杏仁,以行气中之血矣。)
\x没药乳香散\x(河间) 治跌扑损伤,痛不可忍。
白术(炒,五两) 当归(焙) 甘草(炙) 白芷 没药(另研,各一两五钱) 肉桂(去粗皮) 乳香(另研,
各一两)
上为末和匀,再研极细,每服二钱,温酒调下。
\x杖丹膏药方\x(外录验方) 治受杖责后,如死血壅肿,宜先刺出恶血,然后以此膏贴之,三、四日平复。或早 失调理成痈者,贴之即散。及治诸般痈疽疮疖毒,已溃未渍,贴之无不神效。
甘草 肉桂 蛇蜕 蝉蜕 露蜂房 连翘 白芷 白芨 白蔹 白术 苍术 人参 玄参 苦参 芍药 南星 升 麻浓朴 栀子 百合 金银花 天花粉 川归 川芎 穿山甲(煨胖,另末) 羌活 独活 黄连 黄芩 黄柏 大 黄生地黄 红花 苏木 柴胡 鳖甲(酥炙,为末) 青木香 何首乌 防风 荆芥穗 藿香 云母石 花蕊石(各 一两) 乱发(壮年无病男子者,一块) 干蟾(一只,即风鸡) 凤凰胎(一只,即壳中不转头鸡黄也。阴干用) 桃 柳桑枝(各五茎)
上各细切,用香油六斤重,浸药三五日,入锅内熬黑色,去渣入黄丹三斤,别用槐柳枝不住手搅,膏成候温,入后 药末。
乳香 没药 龙骨(各一两) 轻粉(五钱) 血竭(一两) 麝香(二钱)
上搅匀,瓷器收贮,临期看疮大小摊贴。
\x没药散\x(录验) 治刀箭伤,止血住痛。
定粉 风化锻石(各一两) 枯白矾(二钱,另研) 乳香(五分,另研) 没药(另研,一字)
上各研为细末,同和匀再研,干掺之。
<目录>卷之六<篇名>破伤风属性:\x论\x 《内经》曰∶风者百病之始也,清净则腠理闭拒,虽有大风苛毒,而弗能为害也。若夫破伤风证,因事击破皮肉,
往往视为寻常,殊不知风邪乘虚而客袭之,渐至变为恶候。又诸疮久不合口,风邪亦能内袭,或用汤淋洗,或着艾焚灸,
其汤火之毒瓦斯,亦与破伤风邪无异。其为证也,皆能传播经络,烧烁真气,是以寒热间作,甚则口噤目斜,身体强直,
如角弓反张之状,死在旦夕,诚可哀悯!治之之法,当同伤寒处治,因其有在表、在里、半表半里三者之不同,故不 离乎汗、下、和三法也。是故在表汗之,在里者下之,在表里之间者宜和解之,又不可过其法也。闾阎野人,多不识此 证杀人之易,早不求医治疗,而袖手待毙,哀哉!
\x脉法\x 表脉浮而无力,太阳也。脉长有力,阳明也。脉浮而弦小者,少阳也。
河间曰∶太阳宜汗,阳明宜下,少阳宜和解,若能明此三法而治,不中病者未之有也。
愚按∶河间先生论破伤风脉证,详明甚矣,何其但云三阳,而不及于三阴?盖风邪在于三阳之经,便宜按法早治而 愈。若待传入三阴,其证已危,或腹满自利,口燥咽干,舌卷卵缩,皆无可生之证,故置而弗论也。
\x方法\x 丹溪曰∶破伤风同伤寒坏证治,看在何经而用本经药驱逐之,误则杀人。刘河间有法有方,宜选而用之。
(以上丹溪方法凡一条)
\x羌活防风汤\x(河间) 治破伤风邪,初传在表。
羌活 防风 川芎 本 当归 芍药(各一钱) 甘草 地榆 细辛(各五分)
上细切,作一服,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渣热服,不拘时候。量紧慢加减用之,热则加大黄一钱,大便秘只加大 黄五分,缓缓令通。
\x白术防风汤\x(河间) 若服前药太过,令自汗者,宜服此药。
白术(一钱) 防风(二钱) 黄 (一钱五分)
上细切,作一服,水一盏半,煎至一盏,温服不拘时。脏腑和而有自汗,可用此药。破伤风,脏腑秘,小便赤,自 汗不止者,因服热药汗出不休者,故知无寒也,宜速下之,先用小芎黄汤,二三服后,用大芎黄汤下之。
\x小芎黄汤\x(河间)
川芎(二钱) 黄芩(一钱五分) 甘草(五分)
上细切,作一服,水一盏半,煎至一盏,温服,不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