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135-医学正传-第60页



正在加载语音引擎...

r>紫苏子(一钱,研) 白术(二钱) 人参(一钱) 大腹皮(酒洗净) 草果仁 半夏 浓朴 木香 陈皮 枳 壳(麸炒黄色) 甘草(炙,各五分)
上细切,作一服,加生姜三片,大枣一枚,水煎温服。

木香顺气汤
(东垣) 治浊气在上,则生 胀。

木香(三分) 浓朴(四分) 青皮 陈皮 益智 茯苓 泽泻 干生姜 半夏(各二分) 吴茱萸(汤泡二分) 川 归(五分) 升麻 柴胡(各一分) 草豆蔻(三分) 苍术(五分) 白术(一钱)
上细切,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温服。

中满分消丸
(东垣) 治中满,鼓胀气胀,水胀热胀。

黄芩(去朽,细切。酒拌炒二次,六钱) 黄连 枳实(麸炒黄色) 半夏(汤炮七次,去皮脐,各五钱) 姜黄 白 术人参(各二钱五分) 甘草(炙) 猪苓(去黑皮,各一钱) 干生姜 白茯苓 砂仁(各二钱) 浓朴(姜制,
五钱) 知母(去毛,酒炒) 泽泻 陈皮(去白,各三钱)
上为细末,蒸饼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百丸焙热,白汤或淡姜汤下。

广术溃坚汤
(东垣) 治中满腹胀,内有积块坚硬如石,令人坐卧不宁,二便涩滞,上气喘促或通身虚肿。

浓朴(姜制) 黄芩 黄 连 益智 草豆蔻 当归(各五分) 半夏(七分) 广术 升麻 红花 吴茱萸(各 二 分) 生甘草 柴胡 泽泻 神曲(炒) 青皮 陈皮(各三分) 渴加干葛(四分)
上细切,作一服,加生姜三片,水二盏,煎七分,温服食远。忌酒、醋、湿面。二服之后,中满减半,止有积块未 消,再服后药。

半夏浓朴汤
红花 苏木(各半分) 木香 青皮(各二分) 吴茱萸 干生姜 黄连(各一分) 肉桂 苍术 白茯苓 泽泻 柴 胡陈皮 生黄芩 草豆蔻(面裹煨) 生甘草(各三分) 京三棱 当归梢 猪苓 升麻(各四分) 神曲(炒,六 分) 浓朴(姜制八分) 半夏(汤泡,三钱) 桃仁(七个,去皮尖,研如泥) 昆布(五分) 如渴加干葛(三分)

上细切,作一服,水三盏,煎至一盏,稍热服。服此药二帖之后,前证又减一半,却于前药中加减服之。

破滞气汤
(一名木香化滞散。东垣) 破滞气,心腹满闷。

甘草(炙一分) 白檀香 藿香 陈皮 大腹子 白豆蔻 白茯苓 桔梗(各二分) 砂仁 人参 青皮 槟榔 木 香姜黄 白术(各四分)
上细切,作一服,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渣温服,不拘时候。

草豆蔻汤
(东垣) 治腹中虚胀。

泽泻(一分) 木香(三分) 神曲(四分) 半夏(泡) 枳实(麸炒) 草豆蔻 黄 (春夏不用) 益智 甘 草(各五分) 青皮 陈皮(各六分) 茯苓 当归(各七分)
上细切,作一服,加生姜三片,水二大盏,煎至一盏,温服。冬月加黄 五、七分,春夏止服正药,食远温服。

葶苈木香散
(河间) 治湿热内外甚,水肿腹胀,小便赤涩,大便滑泄。此药,下水湿、消肿胀、止泻、利小 便 之圣药也。

葶苈子 茯苓(去皮) 猪苓(去白) 白术(各二钱五分) 木香(五分) 泽泻 木通 甘草(各五钱) 辣 桂(二钱五分) 白滑石(三两)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白汤调下,食前服。

白术木香散
(河间) 治喘嗽肿满,欲变成水病者,不能卧,不敢多食,小便闭而不通者。

白术 木猪苓(去皮) 甘草 泽泻 木通 赤茯苓(各五分) 木香 槟榔(各三分) 陈皮(去白,二钱) 官 桂(二分) 滑石(二钱)
上细切,作一服,加生姜三片,水一盏半,煎至一盏,温服。

二气散
(河间) 治水气蛊胀满闷。

白丑 黑丑(各二钱)
上为细末,外用大麦面四两,同一处拌匀做烧饼,临卧用茶清一盏下,降气为验。

牵牛丸
(河间) 治一切湿热肿满等证。

大黄 黑丑 椒目 黄芩 滑石(各等分)
上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丸至七丸,生姜汤下,食后服,看虚实加减丸数。

三花神 丸
(河间) 治中满腹胀,喘嗽淋 ,一切水湿肿满、湿热肠垢、陈积变生诸疾,久病不已,黄瘦困 倦,

气血壅滞,不得宣通,或风热燥郁,肢体麻痹,走注疼痛,风痰涎嗽,头目眩运,疟疾不已, 瘕积聚,坚满痞闷,酒 积食积,一切痰饮呕逆,及妇人经病不快,带下淋沥,无问赤白,并男妇伤寒湿热,腹满实痛,久新瘦弱,俗不能辨,
兼治新旧腰痛,并一切下痢,及小儿惊疳积热,乳癖腹满,并宜服之。
甘遂 大戟 芫花(醋拌湿炒,各五钱) 黑丑(二两,取头末一两净) 大黄(一两) 轻粉(一钱,另包不研)
上为细末,同轻粉拌匀,滴水为丸,如小豆大,初服五丸,每服加五丸,温水下,日三服,加至快利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