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各根据汤使。如劳倦虚损,小便不出,小腹急痛,葵子煎汤下,通后更须服 补虚丸散。血淋,小便不出,时下血疼痛,并用冷水调下。气淋,小腹满急,尿后常有余沥,木通煎汤下。
石淋,茎内痛,尿不能出,内引小腹,膨胀急痛,尿下砂石,令人闷绝,将药末先入铫子内,隔纸炒至纸焦为 度,再研令细,用温水调下。小便不通,小麦汤下。卒患诸淋,并以冷水调下,并空心,先调,使药消散如水,
即服之,更以汤使送下。服药未效者,服此立愈。
〔子和〕百亭刘十三之子,年六岁,病砂石淋。戴人以苦剂三涌之,以益肾散三下之,立愈。
鹿邑一阀阅之家,有子二十三岁,病膏淋三年矣,乡中医不能治,往京师遍访,多作虚损,补以温燥,灼 以针艾,无少减。闻戴人侨居HT 东,见戴人,曰∶惑蛊之疾也,亦曰白淫,实由少腹热,非虚也,可以涌以泄。
其人以时暑,惮其法峻,不决者三日。浮屠一僧曰∶予亦有暑病,近觉头痛。戴人曰∶亦可涌,愿与君同之,
毋畏之。于是涌痰三升,色如黑矾汁,内有死血,并黄绿水,又泻积秽数行,寻觉病去。方其来时,面无人色,
及治毕,次日面如醉。戴人虑其暑月路远,又处数方使归,以自备云。
屈村张氏小儿,年十四岁,病约一年半矣,得之夏秋,发则小便大痛,至握其峻跳跃旋转,号呼不已。小 便数日不得下,下则成砂石,大便秘涩,肛门脱出一二寸。诸医不能治,求治于戴人。戴人曰∶今日治,今日 效,时日在辰巳间矣。以调胃承气仅一两,加牵牛头末二钱,汲河水煎之,令作三五度咽之。又服苦末丸如芥 子许,六十丸。日加晡,上涌下泄,一时齐出,有脓有血,涌泄既觉定,令饮新汲水一大盏,小溲已利一二次 矣。是夜凡饮新水二三十遍,病去九分,止哭一次。明日困卧如醉,自晨至暮,猛然起走,索食于母,歌笑自 得,顿释所苦。继以太白散、八正散等调理,一日大瘥。恐暑天失所养,留五日而归。戴人曰∶此下焦约也,
不吐不下,则下焦何以开?不令饮水,则小便何以利?大抵源清则流清也。(苦末丸未详考。)
〔丹〕诸淋皆属于热,余每用黄柏滋肾丸。每百丸,用四物汤加甘草梢、杜牛膝、木通、桃仁、滑石、木 香煎汤,空心吞服。兼灸三阴交,如鼓应桴,累试累效者。
〔《保》〕淋 者,凉膈散加滑石四两,茯苓一两。(凉膈散方见治发热。)
〔罗〕
石苇散
治肾气不足,膀胱有热,水道不通,淋涩不宣,出少起数,脐腹急痛,或尿如豆汁,或便出砂石,
并皆治之。
木通 石苇 滑石(各二两) 炙甘草 王不留行 当归(各一两) 白术 瞿麦 芍药 葵子(各二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小麦粥汤调下,空心服。一方加沉香、陈皮,无滑石、瞿麦、白术、木通。
〔《本》〕治心经热,小便涩,及治五淋,
火府丹
。
生地 木通 黄芩 甘草 上为细末,炼蜜杵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粒,木通煎汤下。此药治淋涩,脐下满痛。
上二方,解热利小便兼补之剂。
〔无〕
石燕丸
治石淋,多因忧郁气注下焦,结所食咸气而成,令人小便碜痛不可忍,出砂石而后小便通。
石燕(烧令通赤,水中淬三次,捣研,水飞,焙干) 滑石 石苇(去毛) 瞿麦穗(各一两)
上为末,糊丸桐子大。煎瞿麦、灯心汤下十丸,食前服,日二三。
〔罗〕
海金沙散
治小便淋涩,及下焦湿热,气不施化,或五种淋疾,癃闭不通。
海金沙(研) 木通 瞿麦穗 滑石 通草(各半两) 杏仁(汤洗,去皮尖,麸炒,一两)
上为细末,入灯心同煎,空心服。
八正散
治小便赤涩,或淋闭不通及热淋,并宜服之。
大黄(面裹煨) 木通 瞿麦 滑石 蓄 车前子 山栀仁 甘草(各等分)
上为末,入灯心同煎,小儿少少与之。
〔洁〕
葵花散
治小便淋涩经验。葵花根一味,洗净锉,水煎至七沸,服之立效。(味甘寒。)
〔世〕
葛粉丸
治男女淋病疼痛,效速,勿轻忽之。
砂糖(《本草》云∶治心肺大肠热) 葛粉 和丸如桐子大。井花水化开一二丸。
治血石淋。杨树蛀屑,乌梅一,大枣三,水一盏,煎服。
〔《灵苑》〕治卒患诸淋,遗涩不止,小肠赤涩疼痛。三叶酸浆草,人家园林亭槛中,着地开黄花,味酸 者是。取嫩者净洗,研绞自然汁一合,用酒一合搅匀,空心服之,立通。(三叶酸浆草即布谷饭,详见白带门。)
〔无〕 草汁,治膏淋及尿血。 草捣汁二升,醋二合和,空腹服一盏。又浓煮汁饮,亦治淋沥尿血。(
草俗名辣母藤,又名葛勒蔓,处处篱墙上有之。)
胞移热于膀胱,则癃溺血。(全文见诊病传变。胞谓女子胞也。)
〔《素》〕痹论云∶胞痹者,小腹膀胱按之内痛,若沃以汤,涩于小便,上为清涕。夫膀胱为州都之官,津液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