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胞系了 戾,故致此病,但利小便则愈,宜肾气丸主之。(即八味丸,方见治法,酒下十五丸至二十丸,日再服。)
〔《产》〕疗小便不通及胞转。桑螵蛸捣末,米饮服方寸匕,日三。
〔仲〕妊娠有水气,重身,小便不利,洒淅恶寒,起即头眩,
葵子茯苓散
主之。
葵子 茯苓(各三两)
上二味,杵为散,饮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利则愈。
妊娠小便难,饮食如故,
归母苦参丸
主之。
当归 贝母 苦参(各四两)
上三味末,炼蜜丸如小豆大。饮服三丸,加至十丸。(男子加滑石半两。)
〔《外》〕治妊娠患子淋。猪苓五两,一味为末,以白汤三合,服方寸匕,渐至二匕,日二夜一。
〔《大》〕治妊娠卒不得小便。杏仁一味,去皮尖捣丸,如大绿豆。灯心汤吞七粒,立利。
〔丹〕朱宅妇人三十余岁,四个月胎,大小便闭,因与通利,冬葵子等药已通,但气未顺。此由性急血耗 气乱,须和其气,滋其血乃安。
陈皮 青皮 芍药(一钱) 人参 归身尾 川芎 地黄 白术(半两) 茯苓 木通 甘草(二分)
〔《甲》〕小便难,水胀满,溺出少,胞转,不得溺,曲骨主之。胞转不得小便,小腹满,关元主之。
【目录】卷之十四·肝胆部\闭癃遗溺【篇名】产后淋闭属性:〔无〕治产前后淋,其法不同,产前当安胎,产后当去血。瞿麦、蒲黄,最为产后要药。
茅根汤
治产后诸淋主之。
白茅根(八两) 瞿麦 葵子(二两) 白茯苓(各四两) 人参(二两) 蒲黄 桃胶 滑石 甘 草(各一两) 紫贝(十个,烧) 石首鱼 枕石( )
上锉为散,每服四钱,水一盏半,姜三片,灯心二十茎,煎至七分,去渣温服;亦可为末,木通煎汤调下。
〔《大》〕疗产后小便不通。用陈皮去白为末,空心服,酒调二钱,一服便通。
治产后小便不通,腹胀如鼓,闷乱不醒。用盐填脐中,却以葱白剥去粗皮,十余根作一缚,切作一指浓,
安盐上,用大艾炷,满葱饼上以火炙之。觉热气入腹内,实时便通神验。
【目录】卷之十四·肝胆部\闭癃遗溺【篇名】小便数属性:〔罗〕中书右丞合刺合孙,病小便数而短,昼夜约二十余行,脐肠填满,腰脚沉HT ,不得安卧。季春下旬,
一日奉敕治之,遂往诊视。脉得沉缓,时时带数。常记小便不利有三,不可概论。若津液偏渗于肠胃,大便泄 泻,而小便涩少者一也,宜利而已。若热搏下焦津液,则湿热不能行者二也,必渗泻则愈。若脾胃气涩,不能 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而化者三也,可顺气,令施化而出。今右丞平素膏粱湿热内蓄,不得施行,膀胱窍涩,是 以起频而见少也,非渗泄分利,则不能快利。遂处一方,名曰茯苓琥珀汤。《内经》曰∶甘缓而淡渗,热搏津液,
内蓄脐腹胀满,当须缓之。泄之必以甘淡为主,遂以茯苓为君,甘寒滑以利窍涩。猪苓、琥珀之淡,以渗泄利 水道,故以二味为臣。脾恶湿,湿气内蓄,则脾气不舒。益脾胜湿,必以甘为助,故以甘草、白术为佐。咸入 肾,咸味涌泄为阴,故用泽泻之咸,以泄伏水。肾恶燥,急食辛以润之,津液不行,以辛散之,桂枝味辛,散 湿润燥,故以为使。煎长流甘澜水,使不助其肾气,大作汤剂,令直达于下而急速也。两服减半,旬日良愈。
茯苓琥珀汤
茯苓 白术 琥珀(各半两) 甘草(炙) 桂(去皮。各三钱) 泽泻(一两) 滑石(七钱) 猪苓 (半两)
上为细末,每服五钱,煎长流甘澜水一盏调下,空心食前,待少时以美膳压之。
〔《食》〕主下焦虚冷,小便数损无力。生薯蓣半斤,刮去皮,以刀切碎,于铛中煮酒沸,下薯蓣不得搅,
待熟加盐葱白更添酒,空腹下二三盏,妙。
〔罗〕
水芝丸
治上焦真气虚弱,小便频数,日夜无度。
莲肉(去皮,不以多少,用好酒浸一两宿。猪肚一个,将酒浸莲肉入肚中多半为度,水煮熟取出莲肉,切,焙干)
上为细末,酒煮面为丸,如芡实大。每服五十丸,米饮汤下,食前。
〔世〕治夜多小便,用益智三十四个为末,盐五分,水一盏,煎八分,临卧温服。
〔《本》〕
卫真汤
治丈夫妇人元气衰惫,荣卫怯弱,真阳不固,三焦不和,上盛下虚,夜梦鬼交,觉来盗汗,
面无精光,唇口舌燥,耳内蝉鸣,腰痛背倦,心气虚乏,精神不宁,惊悸健忘,饮食无味,日渐瘦悴,外肾 湿痒,夜多小便,肿重冷痛,牵引小腹,足膝缓弱,行步艰难;妇人血海久冷,经候不调,或过期不至,或 一月两来,赤白带下,漏分五色,子宫感寒,久不成孕,并皆治之。此药大能生气血,遇夜半子时肾水旺极 之际,补肾实脏,男子摄血化精,诸病未萌之前,皆能制治,使不复为梗。
当归(一两,酒浸一宿) 人参(一两半) 金钗石斛(五两) 白茯苓 木香 肉豆蔻 山药(以上 各三两) 生地(二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