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根等分,同研极细粉,治盗汗及阴汗。
〔世〕盗汗∶阴都、五里、间使。
〔扁〕盗汗∶中极、气海。虚损盗汗劳热∶百劳(三分,泻三吸)、肺俞(四分,补三呼。)。
〔成〕盗汗者,谓睡而汗出者也,不睡则不能汗出,方其睡也,溱溱然出,觉则止而不复出矣。
<目录>卷之十七·心小肠部<篇名>卒中暴厥属性:卒中者,卒然不省人事,全如死尸,但气不绝,脉动如故,或脉无伦序,或乍大乍小,或 微细不绝,而心胸暖者是也。
〔仲〕尸蹶,脉动而无气,气闭不通,故静而死也。菖蒲屑纳鼻孔中吹之,令人以桂屑着舌下。
又方,剔取左角发方寸烧末,酒和灌之立起。(此即《内经》法也。详见后。)
〔《素》〕邪客于手足少阴太阴足阳明之络,此五络皆会于耳中,上络左角,五络俱竭,令 人身脉皆动,而形无知也,其状若尸,或曰尸厥,刺其足大指内侧爪甲上去端如韭叶,后刺足心,
后刺足中指爪甲上各一 ,后刺手大指内侧去端如韭叶,后刺手心主、少阴锐骨之端各一 ,
立已。不已,以竹管吹其两耳, 其左角之发方一寸燔,饮以美酒一杯,不能饮者灌之,立已。
(全文见缪刺论 ,音易。)
〔《玉》〕气昏晕∶夺命(在曲泽上针入三分,先补,候气回后泻,不可离手,忌灸,如不 苏取济中。)脐中(灸七壮,忌针。此二穴能起死回生。)
〔《摘》〕尸 ∶玉泉(八分,补十呼,得气即泻。) 隐白(三分,先补后泻,补生泻成,
更于两胁频频熨之。) 鬼击 支沟(二分,先补后泻,补生泻成。)三里(补十呼,泻五呼。
此二穴刺之气不至,无问其数。刺之气至,去之勿复刺。)中恶∶人中 中脘 气海 〔仲〕少阴脉不止,肾气微。少精血,奔气促迫,上入胸膈,宗气反聚,血结心下,阳气退下,
热归阴股,与阴相动,令人不仁,此为尸蹶。当刺期门、巨阙。恍惚尸蹶烦痛,中极及仆参主之。
〔《甲》〕尸蹶,死不知人,脉动如故,隐白及大敦主之。尸蹶暴死,金门主之。
〔孙〕仁宗最宠贵妃,一日食次,忽仆倒,遍身卒冷。急奏帝,上乃急召孙、杜。即至,奏曰∶ 不妨,此乃气厥尔,少顷,吐即复苏也。御坐良久,果吐而苏。上问因何而得?二人并奏曰∶ 此贵妃方食,因忧怨气上,遂与食相并,故如此者,吐即气透,故复苏也。上问妃,有何事如此。
妃对曰∶陛下无嗣,臣外家不能为陛下生皇嗣,所以自怨,气忽上逆,而至惊动圣驾。上叹曰∶朕 亦自责,乃劳汝致病耶。因嘉奖孙、杜之能,良久曰∶医道如此,岂非良医也耶。
上暴厥不知人,不治自愈。经云∶帝曰,厥或令入腹满,或令人暴不知人,或至半日,远至 一日,乃知人者,何也?岐伯曰∶阴气盛于上则下虚,下虚则腹胀满。阳气盛于上,则下气 重上而邪气逆,逆则阳气乱,阳气乱则不知人也。又云∶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 暴死,气复反则生,不反则死者是也。
〔丹〕尝治一人,阴先亏而阳暴绝者。浦江郑兄,年近六十,豢养受用之人也。仲夏久患滞下,
而又犯房劳,忽一晚登厕间,两手疏散,两眼开而无光,尿自出,汗如雨,喉如锯,呼吸甚微,其 脉大而无伦次,无部位,可畏之甚。予适在彼,急令煎人参膏,且先与灸气海穴壮如小指大,
至八十壮,右手能动。又三壮,唇微动。参膏亦成,遂与一盏,至半夜后,尽三盏,眼能动。
尽二斤,方能言而索粥。五斤而痢止。至数十斤而安。
〔仲〕救卒死而四肢不收失便者方。
马屎一升,水三斗,煮取二斗以洗之,又取牛洞(稀粪也)一升,温酒灌口中,灸心下一寸,
脐上三寸,脐下四寸,各一壮瘥。
救卒死而张口反折者方。
灸手足两爪后十四壮,饮以五毒诸膏散。(方未考。)
救小儿卒死而吐利,不知是何病方。
狗屎一丸,绞取汁以灌之。无湿着,水煮干者取汁。
救卒死,客忤死,\x还魂汤\x主之。
麻黄(去节,三两) 杏仁(去皮尖,七十个) 炙甘草(一钱) 《千金》有桂(二两)
上三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渣,分令咽之,通治诸感忤。《千金方》云∶主卒忤鬼击飞 尸,诸奄忽气绝无复觉,或已无脉,口噤拗不开,去齿下汤。汤下口不下者,分病患发左右提 肩引之,药下复增服一升,须臾立苏。
〔《局》〕\x苏合香丸\x治卒中恶忤疰。
苏合香油(入安息香膏内) 薰陆香(另研) 龙脑(研,各一两) 青木香 白术 白檀香 丁香 朱砂(研,水飞) 沉香 香附(炒,去毛) 犀角(锯屑) 荜茇 安息香(另为末,
调无灰酒一升,熬膏) 麝香(研) 诃梨勒(煨取皮。各二两)
上为细末,入研药匀,用安息香膏,并炼白蜜和剂,每丸桐子大。清晨新汲水温冷,任意 化服四丸。老人小儿一丸,温酒化服亦得。用蜡纸裹一丸,如弹子大.缝袋带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