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裹经宿,连根自出。
〔禹锡〕患疔肿,中风疼痛者,HT 驴马粪熨疮满五十遍,极效。
〔无〕一曰麻子疔,其状肉上起,头大如黍米,色稍黑,四边微赤多痒。忌食麻子及衣布,
并入麻田中行。二曰石疔,其状皮肉相连,色如黑豆甚硬,刺之不入肉内,阴阴微痛。忌瓦烁 砖石之属。三曰雄疔,其状 头黑 ,四畔仰, 浆起有水出色黄,大如钱孔形。忌房事。
四曰雌疔,其状疮头稍黄向里, 亦似灸疮,四面 浆起,心凹,色赤大如钱孔。忌房事。五 曰火疔,其状如汤火烧灼,疮头黑 ,四边有 浆起如赤粟米。忌 火灸烁。六曰烂疔,其状色稍黑,有白瘢,疮中溃,溃有浓水流出,疮形大小如匙面。忌沸热食 烂帛物。七曰三十六疔,其状头黑,浮起形如黑豆,四畔起大赤色,今日生一,明日二,后日三,
乃至十,若满三十六,药所不能治,俗名黑 ,忌嗔怒蓄积愁恨。八曰蛇眼疔,其状疮头黑,皮 上浮生,形如小豆状,似蛇眼大,体硬。忌恶眼看,并嫉妒人见之及毒药。九曰盐肤疔,其状大 如匙面,四畔皆赤,有黑粟粒起。大忌食咸物。十曰水洗疔,其状大如钱形,或如钱孔,疮头白,
里黑 ,汁出,中硬。忌饮浆水、水洗、渡河。十一曰刀镰疔,其状阔狭如薤叶大,长一寸,左 侧肉黑如烧烁。忌刺及刀镰切割铁刃所伤,可以药治,不可乱攻。十二曰浮沤疔,其状疮体圆曲,
少许不合,长而狭如薤叶大,内黄外黑,黑处刺不痛,黄处刺则痛。十三曰牛拘疔,其状肉 起,掐不破。
此十三种,初发必先痒后痛,先寒后热,热定则寒,多四肢沉重,头痛心惊眼花,若大重者 则呕逆,呕逆者难治。其麻子疔一种,始末唯痒,所最忌者,不得触犯,犯即难治。其浮沤疔、
牛拘疔两种无忌,纵不治,亦不杀人。欲知犯触,但看脊强疮痛极甚不可忍者,是犯禁也。( ,
步孝切。)
【目录】卷之十九·心小肠部\痈疽所发部分名状不同【篇名】石痈属性:〔丹〕治石痈如石,不治。肿者,生商陆根捣擦之,燥则易之,取软为度。(张文仲。)痈未溃,
以苦苣白汁滴之,立溃。本草云∶亦出疔根。
〔《保》〕木香散 治疮难消,不能作脓,痛不止,酒调下三钱。(方见痘痈。)
【目录】卷之十九·心小肠部\痈疽所发部分名状不同【篇名】诸肿属性:〔丹〕卒肿起大痛,芫青根大者杵之,和苦酒如泥煮三沸,帛上包之。(葛氏)风毒肿三年,苦酒 浓煎葱白,以布包熨肿上。(《外台秘要》)治一切热毒肿,商陆根和盐少许敷之,日再易。
(《孙真人食忌》)治一切毒肿,疼痛不可忍 者,捣蓖麻仁,敷之立瘥。(《肘后方》)治肿。蒺藜子一升,炒黄杵细,以香油和如泥,再 炒令焦,以旧布如肿之大小摊之贴肿上,勿开头 上。(《外台秘要》)治恶刺及狐狸刺毒肿。
取蒲公英草根白汁敷之,多涂立瘥。余七月十五日夜,左手中指背揩着庭木,痛不可忍,十日 后疮日深,渐高硕,痛欲死,用此而安。(孙方)
〔《经》〕患热肿,水研山豆根浓汁涂,干再涂。
〔《衍》〕腊月中,以新瓦罐满注热水,用朴硝二升投汤中,搅散,挂北檐下,俟硝渗出罐外,
却收之,以人乳汁调半盏。扫一切风热毒瓦斯攻注目睑,及发头面四肢肿痛,应手神效。
〔《山》〕肿毒或疼痛处,以赤小豆为末,水调敷,频换。或用香白芷水调敷,尤妙。又方,
白芙蓉叶晒干,同皂角为末,水调敷。
〔丹〕治诸处皮里面痛。何首乌末,姜汁调膏,以帛裹于痛处,用火炙皮鞋底熨之妙。(《经验方》)
【目录】卷之十九·心小肠部\痈疽所发部分名状不同【篇名】瘰马刀属性:结核连续者,为瘰 。形长如蛤者,为马刀。
〔罗〕曲阳县刘禅师,善治疮疡瘰 ,其效更捷,授予四方,太乙膏、玉烛散、克效散、翠玉 膏,用之每每见效。
太乙膏
治 子疮神效。
没药(四钱) 清油(一斤) 黄丹(五两) 脑子(研,一钱) 麝香(三钱) 轻粉 乳香(各二钱)
上以清油黄丹熬成膏,用柳枝搅,又用憨葱七枝旋旋加下,葱尽为度,下火不住手搅,至滴水 不散,却入没、乳、脑、麝、轻粉等味搅匀,瓷器内盛用。
克效散
斑蝥(四十九个,不去翅足,炒) 官桂(半钱) 粳米(四十九粒) 赤小豆(四十九粒)
砂(半钱)
上五味,研为细末,初服一字,次服半钱,次服三字,又次服四字,煎樟柳根汤送下,
空心服。以小便淋沥,并作涩为效。恶心呕吐黄水无妨,其瘰 日日自消矣。
玉烛散
治瘰 自消,和血通经。
当归 芍药 大黄 甘草 熟地 芒硝 黄芩 川芎(各等分)
上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生姜三片,煎至七分,去渣温服,日进一服,七八日效。
翠玉膏(方见 疮。)
〔《杨氏家藏》〕治瘰 方。
荆芥 白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