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钱服。治瘰 ,久则效。
〔世〕治瘰 。用夜合草,遇夜则其叶闭合,本草名合明,俗名连钱母,出禾田中,贴水面生,
取其叶捣自然汁服之,渣 患处效。
〔《保》〕
文武膏
治瘰 。
用桑椹黑熟者二斗,以布袋绞取汁,石器中熬成膏子,白汤化下一匙,日三服,红者晒干为末,
汤调服。
〔《圣》〕治瘰 ,肿硬疼痛,年深时久不瘥。用狸头蹄骨酥炙黄,捣罗为散,每日空心粥饮调 下一钱匕。
〔《灵》〕黄帝曰∶寒热瘰 在于颈腋者,皆何气使生?岐伯曰∶此皆鼠 寒热之毒瓦斯也,留 于脉而不去者也。鼠 之本,皆在于藏,其末上出于颈腋之间,其浮于脉中,而未内着于肌肉,而 外为脓血者易去也。黄帝曰∶去之奈何?岐伯曰∶诸从其本引其末,可使衰去,而绝其寒热。审 按其道以予之,徐往徐来以去之,其小如麦者,一刺知,三刺而已。(寒热篇)
上经一章,皆从经脉,取脏腑之本,以治瘰 之末也。其末出于耳下或耳后下颈至肩上,
或入缺盆中者,当于手足少阳经取之,或针或灸,如后穴。
〔扁〕瘰 ∶天井 肩井。
〔《撮》〕瘰 ∶天井(半寸,灸七壮,泻之)
〔东〕腋下肿,马刀挟瘿,善自啮舌颊,天牖中肿,寒热∶临泣 丘墟(各一分,灸五壮)
太冲(一分,灸三壮) 腋下颈项肿∶天池(顺皮三分,灸七壮。)如颔肿,加后溪(二分,灸五壮。)
腋下肿马刀挟瘿喉痹∶阳辅(五分,灸二七壮) 申脉(一分,灸三壮立愈)
〔《甲》〕胸中满,腋下肿,马刀 ,善自啮舌颊,天牖中肿,淫泺胫酸,头眩,枕骨颔腮痛,
目涩身痹,洒淅振寒,季胁支满,寒热,胁腰腹膝外廉痛,临泣主之。马刀肿 ,渊液、章门、
支沟主之。出于颏下,或至颊车者,当于手足阳明经取之,或针或灸,如后穴∶三里(足阳明)
合谷(手阳明)
〔丹〕捣生商陆根作饼子,置于瘰 上,艾炷灸饼子上,干即易之,灸三四饼。(出《外台秘要》)
〔世〕当 上贴肉灸十四壮,神效。
〔东〕瘰 马刀,将先出一疮,用四楞铁环定住,不令出移,破作口子,以油纸捻 之,勿 令合了,以绝其疮之源,其效至速。如疮不破,或病患不肯破,更以药涂之,三日一易之。以龙 泉散主之。(方见表里条。)
〔世〕瘰 多生肩项,或赤或白,或沉或浮,初生如豆,久似核,年月浸久,其大如梅,或 如鸡卵,排行成列,或生二三,或生六七,俗名蟠蛇 是也。用性努力,思虑过久,则疾痛赤肿继 之,早治为上。流注 ,妇人多有之,其性躁急,其气怫郁,其心执着,初生在项,破后脓注四 肢,遍体结毒,如梅李状,不疗自破,孔窍相穿,寒热疼痛,或流脓汁,是名流注 也,又名 千岁疮。宜服
托里救苦神应丸
。
川乌附(去皮脐,生用,一两) 乌头(五两) 当归(酒浸,一宿) 没药 白芷 陈皮 甘草节(各一两) 蝉蜕(水洗,半两) 大皂角(七锭,去皮弦子) 姜黄(一两半)
上用皂角敲碎,水四大碗,煎至二大碗,滤去渣,用汁一同煮乌头、川乌,候乌头烂为度,
擂如泥。其余诸药,却另为末,和乌头泥为丸,如桐子大。每服六十丸,饥饱皆用薄荷汤下。
若疮既破,穿凿孔穴,其处必生肿肉如指大,或黑或白,乃风与气搏,宜驱风行经散气之剂,
以化气调经汤主之。
化气调经汤
与神应丸间服,治流注 。
香附末(酒浸一宿,晒干,一两) 橘皮(二两) 羌活(一两) 白芷(一两) 甘草(半两)
牡蛎( ,半两) 天花粉 皂角刺(各半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用清汤不拘时候调下,日三次。
如脉有力者,先用
追毒神异汤
下之,却服救苦神应丸。
辰砂 血竭(各一钱) 麝香(一字。共为细末) 大黄(半两) 大甘草节(半两)
上为 咀,作一帖,河水一钟,煎半钟,调前末子,临卧服之。
单窠 者,生一个也,发于颈项,最难治。但宜如前药服之,日久自消。或发于囟骨,亦 难治。用毒药疗之,勿令浸渍日久。
莲子 ,一胞裹十数枚,生于项之左右,以手触则能转动,尚可用药治疗,如坚硬挨不动者,
乃不可生。憎寒发热,燥渴,凡遇此症,至难治,虽神圣亦无如之何也已。
重台 ,生于项颈,或左或右,初则单窠结在上,或在下,重叠见之,是名重台 。此症药 不可疗,不可针灸,若是毒行,甚肿痛,发渴生痰,万死一生,害人极速。初觉有之,急用小犀角 丸,粉金散治之。
燕窠 ,形似燕窠,不可治。
肺脉微涩,为鼠 ,在颈支腋之间,下不胜其上,其应善酸。(全文见治虚实法。色白,
脉主涩。)
〔《灵》〕黄帝曰∶决其生死奈何?岐伯曰∶反其目视之,其中有赤脉,上下贯瞳子,见一 脉,一岁死。见一脉半,一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