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蒲黄末,空心热酒调下三钱,瘥。
〔《本》〕宣和中,有一国医,忽承快行宣押就一佛刹医内人。医诊视之,已昏死矣。问其 从人,皆不知病之由,惶恐无地。良久有二三老内人至,下轿环而泣之,方得其实云∶因蹴 ,
自空而下坠死。医者云∶打扑伤损,自属外科,欲申明,又恐后时参差不测。再视之,微觉有气,
忽忆药箧中有苏合香丸,急取半两,于火上焙去脑麝,用酒半升研化灌之。至三更方呻吟,五 更下恶血数升,调理数日方瘥。
〔仲〕治马坠及一切筋骨损伤。
大黄(一两,切,汤浸,或半两) 绯帛 乱发(如鸡子大,烧灰) 败蒲席(三寸)
久用炊单布(一尺,烧灰) 桃仁(四十九个,去皮尖) 甘草(如中指节,炙,锉)
上七味,以童子小便量多少煎汤,或纳酒一大盏,次下大黄,去渣,分温三服。先锉败蒲 席半领,煎汤浴,以衣被盖覆。斯须通利数行,通后立瘥。利后浴水赤,勿怪,即瘀血也。
〔《圣》〕治 扑损,肌肤青肿。用茄子种通黄极大者,切作片如一指浓,新瓦上焙干为末。
欲卧,酒调 二钱匕,一夜消尽无痕。
〔《本》〕 疗因伤损血瘀不散者。取牡丹皮八分,合虻虫二十一枚 过,同捣筛。每用温酒 和散方寸匕服,血当化为水下。
〔丹〕治被打,瘀血在骨节下出者。生铁一斤,酒五升,煎取一升,饮之。(《肘后》)
〔《本》〕治从高堕下坠损,恶血在骨节间疼痛,
芸苔散
。
荆芥 藕节(各二两。阴干) 芸苔子 川芒硝 马齿苋(各一两。阴干)
上为细末,用苏木半两,酒一大盏,煎至七分,调下二钱服之,不拘时服。
〔丹〕盛官人因上山,恶血瘀入内损伤,食少,脉弦,此须用活血和气。
川芎(三钱) 青皮(二钱) 芍药 滑石(各一钱) 牡丹皮(五分) 炙甘草(一钱) 桃仁(七枚,研)
上作一帖服之。
凡伤切不可饮冷水,血见寒则凝,但一系血入心,即死。
〔《素》〕人有所坠堕,恶血留内,腹中满胀,不得前后,先饮利药。此上伤厥阴之脉,下伤 少阴之络,刺足内踝之下、然骨之前血脉出血,刺足跗上脉动。不已,刺三毛上各一 ,见 血立已。左刺右,右刺左。善悲惊不乐,刺如右方。(缪刺论)
〔《灵》〕 身有所伤,血出多及中风寒,若有所坠堕,四肢懈惰不收,名曰体惰,取小腹 脐下三结交。三结交者,阳明太阴也,脐下三寸关元也。(寒热病篇 三结交者,即关元穴是也。)
〔《脉》〕从高扑损,内有血,腹胀满。其脉坚强者生;小弱者死。
【目录】卷之二十·心小肠部\扑伤损【篇名】金疮属性:〔《本》〕 治金疮。止血除疼痛,辟风,续筋骨,生肌肉,
地黄散
。
地黄(苗) 地菘 青蒿 苍耳(苗) 生艾汁(三合) 赤芍药(各五两,入水煎取汁)
上五月五、七月七日午时修合。以前药汁拌锻石阴干,入黄丹三两,更杵为细末。凡有金 疮伤折出血,用药包封,不可动,十日瘥,不肿不脓。
〔世〕治金疮。风化锻石、韭叶嫩者同捣,入鹅血调和成饼,乘风阴干为末,敷上。(无鹅血 鸭血亦得。)
治金疮血不止,用半夏、锻石、郁金三物为末,掺上伤处,即住。
〔崔〕疗金枪刀斧伤破血。以锻石一升,石榴花半斤,捣取末,少许捺少时,血断便瘥。
〔洁〕
末药散
刀箭药,止血住痛。
定粉 风化灰(各一两) 枯矾(三钱,另研) 乳香(五分,另研) 没药(一字,另研)
上件,各研为细末,同和匀,再研掺之。
〔丹〕刀斧伤。锻石包之,痛止血住。
〔《精》〕胜金方治刀斧伤,止血生肌,
蚕蛾散
晚蚕蛾为末,掺匀绢帛裹,随手疮合血止。一切金疮亦治。
一法用生晚蚕蛾、锻石二味,同捣成饼,阴干为末敷之。
〔《本》〕 治金疮止疼痛,
刘寄奴散
刘寄奴一味为末,散掺金疮口里。昔宋高祖刘裕,微时伐荻,见大蛇长数丈,射之伤。明日 复至,闻有杵臼声,往觇之,见青衣童子数人,于臼中捣药。问其故,答曰∶我王为刘寄奴所射,
合药敷之。帝曰∶神何不杀之?答曰∶寄奴王者,不死不可杀。帝叱之皆散,收药而去,每遇金 疮敷之效。寄奴,高祖小字也。此药非止治金疮,治汤火疮大妙。《经验方》云∶刘寄奴为末,
先以糯米浆,鸡翎扫着伤处,后掺药末在上,并不痛,亦无痕。大凡汤火伤,急用盐水洗之,
护肉不坏。
〔世〕治金疮,打扑损伤。用 草研细,入盐少许,罨之愈。金疮血出不止,挪小蓟叶封之。
金疮止血。杵覆盆花苗敷疮,立止。(《梅师方》)
〔《本》〕 治金疮血不止兼痛。用血竭末敷,立止。
〔《精》〕 治恶疮、金疮、刀斧伤见血方。以好降真香为末贴之,入水并无伤痕,绝妙。
(方见华佗《中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