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138-医学纲目-第351页



正在加载语音引擎...

铫内 透红,冷取研细为末,
用粟米饭丸,如桐子大。煎酵汤下七丸,不嚼,只一服。
运气 吐皆属风木。经云∶厥阴之复,甚则入脾,食痹而吐。又云∶岁木太过,风气流行,民病胁痛吐食,
治以酸清之类是也。
灸刺,见前灸刺呕吐条。
〔《脉》〕阳紧阴数,其人食已即吐;阳浮而数亦为吐。寸紧尺涩,其人胸满,不能食而吐。寸口脉数,
其人则吐。寸口脉细而数,数则为热,细则为寒,数为呕吐。
〔仲〕问曰∶病患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何也?师曰∶以发其汗,令阳微,膈气虚,脉 乃数,数为客热,不能消谷,胃中虚冷故吐也。
【目录】卷之二十二·脾胃部\呕吐膈气总论【篇名】干呕(无物有声)
属性:〔仲〕干呕哕,若手足厥者,
陈皮汤
主之。

陈皮(四两) 生姜(半斤)
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下咽即愈。
〔《肘》〕主卒干呕不息。取甘蔗汁温服半升,日三。又以生姜汁一升服,并瘥。治卒干呕不息,捣葛 根绞取汁服一升,瘥。(本草云∶生葛根汁大寒。)
【目录】卷之二十二·脾胃部\呕吐膈气总论【篇名】恶心(欲吐不吐)
属性:〔丹〕恶心有热、有痰,皆用生姜,随证用药。
〔仲〕病患胸中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彻心中愤愤然无奈者,
生姜半夏汤
主之。

半夏(半斤) 生姜(一升)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半夏,取二升,内生姜汁煮取二升半,少冷,分四服,日三、夜一。服止,停后服。
〔垣〕
茯苓半夏汤
治胃气虚弱,身重有痰,恶心欲吐。是邪气羁绊于脾胃之间,当先实其脾胃。

炒曲(三钱) 大麦 (半两,炒黄) 陈皮 天麻(各二钱) 白术 白茯苓 半夏(各一两)
上为粗未。每服五钱,水二盏,生姜五片,煎至一盏,去渣热服。

柴胡半夏汤
治旧有风症,不敢见风,眼涩眼黑,胸中有痰,恶心,兀兀欲吐,但遇风觉皮肉紧,手 足难举,动重如石。若在暖室,少出微汗,其症随减,再遇风,病复如是。

半夏(二钱) 炒曲(一钱) 生姜(三片) 柴胡 升麻(各五分) 苍术(一钱) 本(五分) 白茯苓(七 分)
上为粗末,只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五沸,去渣温服。
〔张文仲〕治胃气冷,吃食即欲得吐。以白豆蔻仁三枚捣筛更研细,好酒一盏微温调之,并饮三两盏佳。
〔仲〕病患欲吐者,不可下之。
〔云〕
蒲黄散
治产后三四日,恶露不下,呕逆壮热。

芍药(二两五钱) 知母(二两) 生姜 当归 蒲黄(各二两) 红花(五钱) 荷叶心中蒂(一个)
生地汁(一盏)
上 咀,水二升,煎至一升,去渣,下蒲黄,煎数沸,空心分三服。
疗产后呕吐不止。
橘红(一两) 半夏曲 甘草(各五钱) 藿香(一两)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姜三片,水煎。
〔《大》〕
开胃散
治产后胃气不和,呕吐不止,全不纳饮食。

诃子肉(一两半) 人参(一两) 甘草(半两)
上三味为细末。别以半夏半分,生姜一分,葱白二七茎,水二大盏,煎至六分,去渣,分为二服。
【目录】卷之二十二·脾胃部\呕吐膈气总论【篇名】呕苦水属性:〔丹〕郑宅如夫人,清早呕苦水,脉涩而微,起转如常,此胃弱而上脘有湿也。
黄芩(七钱) 滑石(一两半) 苍术(一两炒) 飞矾(二两) 陈皮(一两) 山楂(一两) 半夏(一两)
桔梗(五钱) 炒芩(五钱) 姜水煎服。
刺灸呕苦,独取胆与胃。《经》云∶善呕,呕有苦,长太息,邪在胆,逆在胃,胆液泄则口苦,胃气逆则 呕苦。故曰呕取胆三里,以下胃气;逆则刺少阳血络,以开胆逆,却调虚实,以去其邪。又云∶口苦呕宿汁,
取阳陵泉是也。
运气 呕苦皆属燥。《经》云∶阳明在泉,燥淫所胜,病善呕,呕有苦。又云∶阳明之胜,呕苦,治以苦温、
辛温是也。
【目录】卷之二十二·脾胃部\呕吐膈气总论【篇名】吐酸吞酸属性:〔丹〕或曰∶吞酸,《素问》明以为热;东垣又以为寒,何也?予曰∶吐酸与吞酸不同,吐酸,是吐出酸水 如醋,平时津液随上升之气郁积而成积,成积既久,湿中生热,故从木化,遂作酸味,非热而何。其有郁积之 久,不能自涌而出,伏于肺胃之间,咯不得上,咽不得下,肌表得风寒则内热愈郁,而酸味刺心,肌表温暖,
腠理开发,或得香热汤丸,津液得行,亦可暂解,非寒而何。《素问》言热者,言其本也;东垣言寒者,言其末 也。但东垣不言外得风寒而作收气立说,欲泻肺金之实,又谓寒药不可治酸,而用安胃汤、加减二陈汤,俱犯 丁香,且无治热湿郁积之法,为末合经意。予尝治吞酸,用黄连、茱萸各制炒,随时令迭为佐使,苍术、茯苓 为辅,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