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138-医学纲目-第357页



正在加载语音引擎...


槟榔(五钱) 诃黎勒 青皮(各半两) 陈皮(去白,半两) 郁李仁(汤泡,去皮尖,炒黄,半两)
半夏(汤洗了,用生姜捣如泥,堆新瓦上,文武火焙黄,五钱)
上为极细末。每服二钱,入盐少许,如茶点服。若入生姜枣同煎亦佳,不拘时候。能治气补劳,通血脉,
补脾胃,去痰实。
〔《本》〕驴尿治反胃。《外台》载∶昔幼年经患此疾,每食饼及羹粥等,须臾吐出。贞观中,许奉御兄弟 及柴蒋等,时称名医,奉敕令治。医竭其术,竟不能疗,渐至羸惫,死在朝夕。忽有卫士云∶服驴小便极验。
旦服二合,后食唯吐一半。晡时又服二合,人定时食粥,吐即便定。后奏知,大内中五六人患反胃,同服,一 时俱瘥。此药稍有毒,服时不可过多,盛取尿,热服二合。病深者,日服之良验。(《本草》云∶驴尿治 瘕 反胃。又云∶驴尿性冷味甘。)
〔世〕又方 驴尿调平胃散。(平胃散见滞泻。)

新瓦散
治反胃。

用多年瓦一片烧红,入驴尿内 二十一次,研为末;仓米饭焦亦为末。二分饭末,一分瓦末,蜡精和饭丸,
以驴尿和平胃散服之吞下。
〔丹〕
翻胃方
黄连(细切,姜汁熳炒,三钱) 山楂肉(一钱) 保和末(六钱)

上粥丸,桐子大。人参汤入竹沥再煎沸热下六十丸。
〔罗〕
人参利膈丸
治胸中不利,痰嗽喘满,利脾胃壅滞,便秘,推陈致新,治膈气之圣药也。

木香 槟榔(七钱半) 人参 当归 藿香 甘草 枳实 大黄(酒浸) 浓朴(姜制。各一两)
上为细末,滴水为丸,桐子大。如难丸,少加宿蒸饼和丸。每服三五十丸,食后诸饮下。
〔《本》〕
大黄汤
治冷涎翻胃。其候欲发时,先流冷涎,次则吐食。此乃劳证,治不早,死在旦夕。

用大黄一两,生姜自然汁半茶盏。炙大黄令燥,又 入姜汁中,如此 汁尽,切焙为末。每服二钱,陈米 一撮、葱白二茎,水一大盏,煎至七分,先食葱白,次服其药,不十日去根。
〔罗〕玄明粉、朴硝不以多少,煎过澄滤五七遍,晚于星月露至明旦,自然结成青白硝。用一瓦罐按实,
炭火内 ,从慢至紧,自然成汁,煎至不响。再加顶火一 ,取出于净地上倒,合盆去火毒,至晚取出为细末。
每二斤入甘草末二两。每用一钱二钱,桃花汤或葱白汤调下。
治膈上气壅滞,五脏秘塞邪热。忌鱼及藕。
〔丹〕翻胃积饮,通用益元散,生姜自然汁澄清白脚,丸小丸子,时时服。(益元散方见泄泻。)翻胃治用 茱萸、贝母、栝蒌、牛膝草。
〔《本》〕治积聚停饮,痰水生虫,久则成反胃,及变为胃痈,其说在《灵枢》及《巢氏病源》。
芫花丸

芫花(醋炒,秤,一两) 牛膝 野狼牙根 桔梗(炒黄) 藜芦(炒) 槟榔(各半两) 巴豆(十粒,炒黑)
上为细末,醋糊为丸,如赤豆大。每服二三丸,加至五七丸,食前生姜汤下。此方常服,化痰、消坚、杀 虫。予患饮癖三十年,暮年常多杂痰饮来潮,迟即吐,有时饮半杯酒即止,盖合此症也。因读《巢氏病源》
论酒瘕云∶饮酒多而食谷少,积久渐瘦,其病常欲思酒,不得酒则吐,多睡,不复能食,是胃中有虫使然,
名为酒瘕,此药治之。要之须禁酒,即易治,不禁无益也。
〔海〕有杨时者,因患风气冲心,饮食吐逆,遍身枯瘦,日服万病紫菀丸五丸。至二十日,泻出肉块虾蟆 五六枚,白脓二升,愈。又赵侍郎先食后吐,目无所见,耳无所闻,服万病紫菀丸五丸。至十日,泻出青蛇五 七条,下恶脓三升,方愈。(紫菀丸即前治反胃浓朴丸加羌活、独活、防风是也,乃磨积之剂。)
〔世〕治翻胃。用蛔虫火煨为末,肉汁调下。
诸逆冲上,皆属于火。(全文见诊。)
〔世〕治翻胃。大田螺不拘多少,用新水养之,待吐出泥,澄去上清水,后用米筛张地上,却将皮纸铺在 灰上,倾此泥于纸上,候干稠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藿香汤下,立愈。仍将田螺放水中,如食之,其病不 安。治反胃多年,壁土和香附子末,米饮汤频频服之。
〔《本》〕治反胃吐食。
白矾(二两) 黄丹(一两)
上为末,入瓦罐内 ,令和取出,以净纸盛放地上,盆盖一宿,再为末,蒸饼丸,如桐子。每服五丸至七 丸,空心温酒下,更量老少虚实与之。
〔罗〕
红豆丸
治诸呕逆、膈气、反胃。

丁香 胡椒 砂仁 红豆(各二十一个)
上为细末,姜汁糊为丸,如皂角子大。每服一丸,以大枣一枚去核,填药面裹烧熟,去面细嚼,白汤下。
食前进三服,神效。

丁香附子散
治膈气吐食。

丁香(半两) 槟榔(一大个) 黑附(一个,半两重,炮去皮脐) 硫黄(去石) 胡椒(各二钱)
上先将前四味为末,次入硫黄再研匀。每服二钱,用飞硫黄一个,去毛、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