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138-医学纲目-第591页



正在加载语音引擎...

上水煎,令老母拭去口涎,净,灌下,余药倾盆中浴儿,遍身搽,妙。
又方 净黄连一钱,水一盏,预先煎下,待儿生未出声时,便用灌下,以去腹中恶物脐屎,兼解胎 中蕴积热毒,终身不生疮,又去脐风等病。
〔钱〕胎实,面红目黑睛多者,善笑;胎怯,面黄目黑睛少白睛多者,多哭。更别父母肥瘦,肥不可 生瘦,瘦不可生肥也。胎肥者,生下肌肉浓,遍身血色红,盈月以后,渐渐羸瘦,目白睛粉红色,五心烦 热,大便难,时时生涎,
浴体法
主之。

天麻(二钱) 蝎尾(去毒) 朱砂(各五分) 乌蛇肉(酒浸,焙干为末) 白矾(各三钱)
麝香(一字) 青黛(三钱)
上研匀,每用三钱,水三碗,桃枝一握,并叶五七枚,同煎至十沸,温热浴之。勿浴背。
胎怯者,生下面无精光,肌肉薄,大便白水,身无血色,时时哽气,多哕,目无精采,亦宜以浴法主之。
〔世〕母气不足,则羸瘦而肉薄;父精不足,则解颅,眼白多。
胎热,生下有血气,时时叫哭,身壮热如淡茶色,目赤,大便赤黄,粪稠,急酿乳浴法主之。
〔汤〕小儿在胎时,因母有热,或恣食酒面热毒之物,传于胎中,令儿生下面赤眼闭,身体壮热,哭声 不止,口热如汤,乃胎热之候也,宜
生地黄汤

生地 赤芍药 川芎 当归 栝蒌根 上件等分, 咀,每服半两,水一盏,煎六分。产妇亦可服,以些抹入儿口中。
凡胎热服药不可求速效,治法当酿乳渐解之。若处以凉药攻之,必损脾胃,加以呕吐,乃成大患,
宜服生地黄汤,用酿乳。小儿胎中有寒,生下不能将护,再伤于风,其候面色青白,四肢逆冷,手足 颤动,口噤不开,乃胎寒之故,或寒气乘虚入脏,作腹疼盘肠内吊。(胎寒治法见寒腹痛条。)
〔田〕月里生惊。急取猪乳细研,辰砂、牛黄各少许,调抹口中,神效。乳母服防风通圣散三剂,
其惊自消。
〔《斗》〕治小儿未盈月,惊搐似中风欲死者。用辰砂以新汲水浓磨汁,涂五心上,最效。
〔汤〕治胎痫惊风皆可服。全蝎头尾全者,用生薄荷叶包,外以麻线缠,火上炙燥,为末,别研生 朱、麝香各少许,煎麦门冬汤调下。
小儿生下遍体面目皆黄,状如金色,身上壮热,大便不通,小便如柏汁,乳食不思,啼叫不止,
此胎黄之候。凡有此症,乳母宜服生地黄汤,仍忌酒面五辛之物。
〔钱〕
木瓜丸
治小儿生下吐者。因儿初生下,拭口中秽恶不尽,咽入喉中,故吐,木瓜丸主之。

凡初生,急须拭掠口中令净,若啼声一发,则咽下,多生诸病矣。
木瓜 麝香 腻粉 木香 槟榔(各等分)
上同研细末,面糊丸如小黄米大。每服一二丸,甘草水下,无时。
〔田〕月里生呕,先用朱砂丸下之。如利后用朱沉煎,坠其邪气,使秽物自下而不呕也。月里生赤,
肌肤如赤丹涂者,先用牛黄散托里,续用蓝叶散涂外,乳母服清凉饮子三大剂。
上小儿初生下月里诸疾,盖胎毒之浅者。若一二岁后所生之疾,乃胎毒之深者,宜权法治之。
〔垣〕李叔和一日问东垣曰∶中年来得一子,至一岁后,身生红丝瘤不救,后三四子至一二岁皆病瘤而死,
敢问何也?曰∶予试思之。翌日见叔和曰∶吾得之矣。汝肾中伏火.精中多有红丝,以气相传,生子故有 此疾,遇触而动,发于肌肉之间,俗名胎瘤是也。汝试视之,果如其言。遂与滋肾丸数服,以泻肾中火邪,
补天真之不足。忌酒肉辛热之物。其妻,以六味地黄丸养其阴血,受胎五月后,以白术、黄芩二味作散 与服。后生儿至三岁,前症不复作矣。叔和曰∶先生乃神医也。遂从受学,其子今已年壮矣。
丹溪补遗谓小儿心气郁而多疮疽,由胎食过而受毒,此至论也。小儿识见未萌,欲想未动,心气何 郁,先哲谓乳下小儿,常多湿热与胎食过而受毒。又有成胎之时,父母气血有寒热之偏,多能致子之病。
况形体未坚完,肓膜尚脆嫩,何为略而未论。向见一人连年 病,新愈而成一男,生来三月病热,右 腋下阳明少阳之间生一疖,甫平,左腋下相对又生一疖,脓血淋漓,无复生意。医者王寿甫以四物汤、
败毒散加参,以香附为佐,犀角为使,大料饮乳母两月而安。逾三月,忽腹胀生赤疹如霞片,取剪刀草汁 调晚蚕砂敷之随消,半月,胀移入胞囊为肿,黄莹可畏。越两日囊裂开,两丸显露,出清水,以紫苏叶 承麸炭细末托之,旬余而合。夫以父之久病,其母宁无忧郁之火,与 之余热毒致此,亦不可不知。
〔垣〕张进士次子二岁,满头有疮,一日疮忽自平,遂患痰喘。予视之曰∶此胎毒也,慎勿与解利药。众 皆愕然。予又曰∶乃母孕时所喜何物?张曰∶辛辣热物,是其所喜。因口授一方,人参、连翘、川芎、
黄连、甘草、陈皮、芍药、木通,浓煎汤入竹沥与之,数日而安。何以知之?见其精神昏倦,受病特深,
决无外感,非胎毒而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