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140-医学衷中参西录-第247页

。其脉左部弦硬,右部濡滑,两尺皆重按无根。
\x诊断\x 此风邪锢闭肺中,久而伤肺,致肺中气管滞塞,暖时肌肉松缓,气管亦随之松缓,其呼 吸犹可自如;冷时肌肉紧缩,气管亦随之紧缩,遂至吸难呼易而喘作,更因痰涎壅滞而嗽作 矣。其脉左部弦硬者,肝肾之阴液不足也。右部濡滑者,肺胃中痰涎充溢也。两尺不任重按 者,下焦气化虚损,不能固摄,则上焦之喘嗽益甚也。欲治此证,当先宣通其肺,俾气管之 郁者皆开后,再投以滋阴培气,肺肾双补之剂以祓除其病根。
\x处方\x 麻黄(钱半) 天冬(三钱) 天花粉(三钱) 牛蒡子(三钱捣碎) 杏仁(二钱去皮 捣碎) 甘草(钱半) 苏子(二钱炒捣) 生远志(二钱去心)
生麦芽(二钱) 生杭芍(二钱) 细辛(一钱)
共煎汤一大盅,温服。
\x复诊\x 将药煎服两剂,喘嗽皆愈,而劳动时仍微喘。其脉左部仍似弦硬,右部仍濡,不若 从前之滑,两尺犹虚,此病已去而正未复也。宜再为谋根本之治法,而投以培养之剂。
\x处方\x 野台参(三钱) 生赭石(八钱轧细) 生怀山药(一两) 熟怀地黄(一两)
生怀地黄(一两) 大云苓片(二钱) 大甘枸杞(六钱) 天冬(六钱) 净萸肉(五钱)
苏子(三钱炒捣) 牛蒡子(三钱捣碎)
共煎一大盅温服。
\x方解\x 人参为补气主药,实兼具上升之力。喻嘉言谓。“气虚欲上脱者专用之转气高不返。”
是以凡喘逆之证,皆不可轻用人参,惟重用赭石以引之下行,转能纳气归肾,而下焦之气 化,遂因之壮旺而固摄。此方中人参、赭石并用,不但欲导引肺气归肾,实又因其两 尺脉虚,即借以培补下焦之气化也。
\x效果\x 将药连服十余剂,虽劳动亦不作喘。再诊其脉,左右皆调和无病,两尺重按 不虚,遂将赭石减去二钱,俾多服以善其后。
<目录>五、医案\(一)虚劳喘嗽门<篇名>9.肺劳喘嗽兼不寐证属性:天津于姓媪,年近五旬,咳嗽有痰微喘,且苦不寐。
\x病因\x 夜间因不能寐,心中常觉发热,久之,则肺脏受伤,咳嗽多痰,且微作喘。
\x证候\x 素本夜间不寐,至黎明时始能少睡。后因咳嗽不止,痰涎壅盛,且复作喘,不能安卧,
恒至黎明亦不能睡。因之心中发热益甚,懒于饮食,大便干燥,四五日一行,两旬之间大形 困顿,屡次服药无效。其脉左部弦而无力,右部滑而无力,数逾五至。
\x诊断\x 此真阴亏损,心肾不能相济,是以不眠。久则心血耗散,心火更易妄动以上铄肺金,是 以咳嗽有痰作喘。治此证者,当以大滋真阴为主,真阴足则心肾自然相交,以水济火而火不妄 动;真阴足则自能纳气归根,气息下达,而呼吸自顺。且肺肾为子母之脏,原相连属,子虚有损于母,子 实即有益于母,果能使真阴充足,则肺金既不受心火之铄耗,更可得肾阴之津润,自能复其清肃 下行之常,其痰涎咳嗽不治自愈也。若更辅以清火润肺化痰宁嗽之品,则奏效当更捷矣。
\x处方\x 沙参(一两) 大枸杞(一两) 玄参(六钱) 天冬(六钱)
生赭石(五钱轧细) 甘草(二钱) 生杭芍(三钱) 川贝母(三钱) 牛蒡子(一钱捣碎)
生麦芽(三钱) 枣仁(三钱炒捣) 射干(二钱)
共煎汤一大盅,温服。
\x复诊\x 将药连服六剂,咳喘痰涎愈十分之八,心中已不发热,食欲已振,夜能睡数时,大便亦 不甚燥。诊其脉至数复常,惟六部重按仍皆欠实,左脉仍有弦意。拟再峻补其真阴以除病 根,所谓上病取诸下也。
\x处方\x 生怀山药(一两) 大枸杞(一两) 辽沙参(八钱) 生怀地黄(六钱)
熟怀地黄(六钱) 甘草(二钱) 生赭石(六钱轧细) 净萸肉(四钱)
生杭芍(三钱) 生麦芽(三钱) 生鸡内金(针半黄色的捣)
共煎汤一大盅,温服。
\x效果\x 将药连服二剂,诸病皆愈,俾用珠玉二宝粥常常当点心服之,以善其后。
\x或问\x 两方中所用之药,若滋阴、润肺、清火、理痰、止嗽诸品,原为人所共知,而两方 之中皆用赭石、麦芽,且又皆生用者其义何居?答曰∶胃居中焦,原以传送饮食为专职,是 以胃中之气,以息息下行为顺,果其气能息息下行,则冲气可阻其上冲,胆火可因之下降,大便 亦可按时下通,至于痰涎之壅滞,咳嗽喘逆诸证,亦可因之降序,而降胃之药,固莫赭石若也。至于 麦芽,炒用之善于消食,生用之则善于升达肝气。人身之气化原左升右降,若但知用赭石降胃,其重坠 下行之力或有碍于肝气之上升,是以方中用赭石降胃,即用麦芽升肝,此所以顺气化之自然,而还 其左升右降之常也。
<目录>五、医案\(一)虚劳喘嗽门<篇名>10.肺病咳嗽吐血属性:天津张××,年二十六岁,得肺病咳嗽吐血。
\x病因\x 经商劳心,又兼新婚,失于调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