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140-医学衷中参西录-第267页

四剂,阿斯匹林服一次已周身得汗,其心中已不若从前之渴热,能进饮食,大便 已变黑色,小便黄色稍淡,周身之黄亦见退,脉象亦较前和缓。俾每日仍服丸药两次,
每次服一钱五分,所送服之汤药方则稍为加减。
\x汤药\x 生怀山药(一两) 生杭芍(六钱) 生麦芽(三钱)
茵陈(二钱) 鲜茅根(三钱,茅根无鲜者可代以鲜芦根) 龙胆草(二钱) 甘草(钱半)
共煎汤,送服丸药如前。
\x效果\x 将药连服五剂,周身之黄已减三分之二,小便之黄亦日见清减,脉象已和平如常。遂俾停 药勿服,日用生怀山药、生薏米等分轧细,煮作茶汤,调入鲜梨、鲜荸荠自然汁,当点 心服之,阅两旬病遂全愈。
\x或问\x 黄胆之证,中法谓病发于脾,西法谓病发于胆。今此案全从病发于胆论治,将勿中法谓 病发于脾者不可信欤?答曰∶黄胆之证有发于脾者有发于胆者,为黄胆之原因不同,是以仲圣治 黄胆之方各异,即如硝石矾石散,原治病发于胆者也。其矾石若用皂矾,固为平肝胆要药,至硝石确 系火硝,其味甚辛,辛者金味,与矾石并用更可相助为理也。且西人谓有因胆石成黄胆者,而 硝石矾石散,又善消胆石。有因钩虫成黄胆者,而硝石矾石散,并善除钩虫,制方之妙诚不可 令人思议也。不但此也,仲圣对于各种疸证多用茵陈,因最善入少阳之府以清热、舒郁、消肿、
透窍,原为少阳之主药。仲圣若不知黄胆之证兼发于胆,何以若斯喜用少阳之药乎?是以至 明季南昌喻氏出,深窥仲圣用药之奥旨,于治钱小鲁酒疸一案,直谓胆之热汁溢于外,以渐渗于经络 则周身俱黄云云,不已显然揭明黄胆有发于胆经者乎?
<目录>五、医案\(九)黄胆门<篇名>2.黄胆属性:王××,年三十二岁,于季秋得黄胆证。
\x病因\x 出外行军,夜宿帐中,勤苦兼受寒凉,如此月余,遂得黄胆证。
\x证候\x 周身黄色甚暗似兼灰色,饮食减少,肢体酸懒无力,大便一日恒两次似完谷不化,
脉象沉细,左部更沉细欲无。
\x诊断\x 此脾胃肝胆两伤之病也,为勤苦寒凉过度,以致伤其脾胃,是以饮食减少完谷不化;伤其 肝胆,是以胆汁凝结于胆 管之中,不能输肠以化食,转由胆囊渗出,随血流行于周身 而发黄。此宜用《金匮》硝石矾石散以化其胆管之凝结,而以健脾胃补肝胆之药煎汤送服。
\x处方\x 用硝石矾石散所制丸药,每服二钱,一日服两次,用后汤药送服。
\x汤药\x 生箭 (六钱) 白术(四钱炒) 桂枝尖(三钱) 生鸡内金(二钱黄色的捣) 甘草(二钱)
共煎汤一大盅,送服丸药一次,至第二次服丸药时,仍煎此汤药之渣送之。
\x复诊\x 将药连服五剂,饮食增加,消化亦颇佳良,体力稍振,周身 黄退弱半,脉象亦大有起色。俾仍服丸药一次服一钱五分,日两次,所送服之汤药宜略有加减。
\x汤药\x 生箭 (六钱) 白术(三钱炒) 当归(三钱) 生麦芽(三钱)
生鸡内金(二钱黄色的捣) 甘草(二钱)
共煎汤一大盅,送服丸药一次。至第二次服丸药时,仍煎此汤药之渣送服。
\x效果\x 将药连服六剂,周身之黄已退十分之七,身形亦渐强壮,脉象已复其常。俾将丸药减去一 次,将汤药中去白术加生怀山药五钱,再服数剂以善其后。
<目录>五、医案\(九)黄胆门<篇名>3.黄胆属性:天津范××,年三十二岁,得黄胆证。
\x病因\x 连日朋友饮宴,饮酒过量,遂得斯证。
\x证候\x 周身面目俱黄,饮食懒进,时作呕吐,心中恒觉发热,小便黄甚,大便白而干涩,脉象 左部弦而有力,右部滑而有力。
\x诊断\x 此因脾中蕴有湿热,不能助胃消食,转输其湿热于胃,以致胃气上逆(是以呕吐),胆 火亦因之上逆(黄坤载谓,非胃气下降,则胆火不降),致胆管肿胀不能输其汁于小肠以化食,遂 溢于血中而成黄胆矣。治此证者,宜降胃气,除脾湿,兼清肝胆之热则黄胆自愈。
\x处方\x 生赭石(一两轧细) 生薏米(八钱捣细) 茵陈(三钱) 栀子(三钱)
生麦芽(三钱) 竹茹(三钱) 木通(二钱) 槟榔(二钱) 甘草(二钱)
煎汤服。
\x效果\x 服药一剂,呕吐即止,可以进食,又服两剂,饮食如常,遂停药,静养旬日间黄胆皆退净。
<目录>五、医案\(十)痢疾门<篇名>1.痢疾转肠溃疡属性:沧县杨××,年三十五岁,于季秋因下痢成肠溃疡证。
\x病因\x 因业商赔累歇业,心中懊 ,暗生内热,其肝胆之热,下迫致成痢疾。痢久不愈,又转为肠溃疡。
\x证候\x 其初下痢时,后重腹疼,一昼夜十七八次,所下者赤痢多带鲜血,间有白痢。延 医治疗阅两月,病益加剧。所下者渐变为血水,杂以脂膜,其色腐败,其气腥臭,每腹中一觉疼即 须入厕,一昼夜二十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