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140-医学衷中参西录-第62页

难治,得之房劳者尤难治。又有思欲无穷,相火暗动而无所泄,积久而成淋 者,宜以黄柏、知母以凉肾,泽泻、滑石以泻肾,其淋自愈。
或问∶以上治淋四方中,三方以山药为君,将山药之性与淋证最相宜乎?答曰∶阴虚小便不利者,服山药 可利小便。气虚小便不摄者,服山药可摄小便。盖山药为滋阴之良药,又为固肾之良药,以治淋证之淋涩频数,
诚为有一无二之妙品。再因证而加以他药辅佐之,所以投之辄效也。
<目录>一、医方\(二十二)治淋浊方<篇名>5.砂淋丸属性:治砂淋,亦名石淋。
黄色生鸡内金(一两,鸡鸭皆有肫皮而鸡者色黄宜去净砂石) 生黄 (八钱) 知母(八钱) 生杭芍 (六钱) 蓬砂(六钱) 朴硝(五钱) 硝石(五钱)
共轧细,炼蜜为丸,桐子大,食前开水送服三钱,日两次。
石淋之证,因三焦气化瘀滞,或又劳心劳力过度,或房劳过度,膀胱暗生内热。内热与瘀滞煎熬,久而结 成砂石,杜塞溺道,疼楚异常。其结之小者,可用药化之,若大如桃、杏核以上者,不易化矣。须用西人剖 取之法,此有关性命之证,剖取之法虽险,犹可于险中求稳也。
鸡内金为鸡之脾胃,原能消化砂石。蓬砂可为金、银、铜焊药,其性原能柔五金、治骨鲠,故亦善消硬物。
朴硝,《神农本草经》谓其能化七十二种石。硝石,《神农本草经》不载,而《名医别录》载之,亦谓其能化 七十二种石。想此二物性味相近,古原不分,即包括于朴硝条中,至陶隐居始别之,而其化石之能则同也。然 诸药皆消破之品,恐于元气有伤,故加黄 以补助气分,气分壮旺,益能运化药力。犹恐黄 性热,与淋证不 宜,故又加知母、
芍药以解热滋阴,而芍药之性,又善引诸药之力至膀胱也。
\x按∶\x此证有救急之法。当石杜塞不通时,则仰卧溺之可通。若仍不通,或侧卧、或立、或以手按地,俾石 离其杜塞之处即可通。
<目录>一、医方\(二十二)治淋浊方<篇名>6.寒淋汤属性:治寒淋。
生山药(一两) 小茴香(二钱,炒捣) 当归(三钱) 生杭芍(二钱) 椒目(二钱,炒捣)
上所论五淋,病因不同而证皆兼热。此外,实有寒热凝滞,寒多热少之淋。其证喜饮热汤,喜坐暖处,时 常欲便,便后益抽引作疼,治以此汤服自愈。
<目录>一、医方\(二十二)治淋浊方<篇名>7.秘真丹属性:治诸淋证已愈,因淋久气化不固,遗精白浊者。
五倍子(一两,去净虫粪) 粉甘草(八钱)
上二味共轧细,每服一钱,竹叶煎汤送下,日再服。
曾治一人,从前患毒淋,服各种西药两月余,淋已不疼,白浊亦大见轻,然两日不服药,白浊仍然反复。
愚俾用膏淋汤,送服秘真丹,两次而愈。
<目录>一、医方\(二十二)治淋浊方<篇名>8.毒淋汤属性:治花柳毒淋,疼痛异常,或兼白浊,或兼溺血。
金银花(六钱) 海金沙(三钱) 石韦(二钱) 牛蒡子(二钱,炒捣) 甘草梢(二钱) 生杭芍(三钱)
三七(二钱,捣细) 鸭蛋子(三十粒,去皮)
上药八味,先将三七末、鸭蛋子仁用开水送服,再服余药所煎之汤。
此证若兼受风者,可加防风二三钱。若服药数剂后,其疼瘥减,而白浊不除,或更遗精者,可去三七、鸭 蛋子,加生龙骨、生牡蛎各五钱。
鸭蛋子味至苦,而又善化瘀解毒清热,其能消毒菌之力,全在于此。又以三七之解毒化腐生肌者佐之,以 加于寻常治淋药中,是以治此种毒淋,更胜于西药也。
<目录>一、医方\(二十二)治淋浊方<篇名>9.清毒二仙丹属性:治花柳毒淋,无论初起、日久,凡有热者,服之皆效。
丈菊子(一两,捣碎) 鸭蛋子(四十粒,去皮仁破者勿用服时宜囫囵吞下)
上药二味,将丈菊子煎汤一盅,送服鸭蛋子仁。
丈菊俗名向日葵,其花善催生,子善治淋。邻村一少年患此证,便时膏淋与血液相杂,疼痛颇剧,语以此 方,数次全愈。
<目录>一、医方\(二十二)治淋浊方<篇名>10.鲜小蓟根汤属性:治花柳毒淋,兼血淋者。
鲜小蓟根(一两,洗净锉细)
上一味,用水煎三四沸,取清汤一大茶盅饮之,一日宜如此饮三次。若畏其性凉者,一次用六七钱亦可。
曾治一少年患此证,所便者血溺相杂,其血成丝、成块,间有脂膜,疼痛甚剧,且甚腥臭。屡次医治无效,
授以此方,连服五日全愈。
\x按∶\x如毒淋之兼血淋者,而与鸭蛋子、三七、鲜小蓟根并用则效。
小蓟于三鲜饮下曾言之。然彼则用治吐血,此则用治毒淋中 之血淋,皆极效验,而其功用实犹不止此也。一十五六岁童子,项下起疙瘩数个,大如巨栗,皮色不变,发热 作疼。知系阳证,俾浓煎鲜小蓟根汤,连连饮之,数日全消。盖其善消血中之热毒,又能化瘀开结,故有如此 功效也。
<目录>一、医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