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144-医宗己任编-第14页

及江仲琏两案。俱是此症。须参之。)
凡大便硬者。除合仲景痞满燥实坚症。方可议承气 汤。然世甚少太阳症。今治伤寒用前法。尚有痞满燥实坚症乎。且勿论其是太阳。非真太阳。如 遇粗工发表攻里过当。以致真阴耗竭。燥结不出者。一味养气补阴。宿物自下。(阴枯便燥。则 补阴自可濡润矣。而必兼养气者。以推送无力也。)须安慰病患勿急于攻下。守至数日。自可奏 效也。(奏效虽迟。而实稳当。的是仲景功臣。)或有一种不能便而能食者。推陈致新。仓廪盈溢 。自能通利。不便无忧。(四明之治吴弁玉是也)有不便而不 食者。粗工必主便则邪去而膈清。才能思食。(矢医所见。本只如是。矢古通屎。粗工不知气 虚液涸。不能传送。犹肆攻下。以见屎为快。故名矢医耳。)予独曰不然。必须先养胃以助正。
助正以去邪。如养未到。邪不即去。不食不妨也。
凡伤寒复发。世皆作有余治。必曰因食而起。
殊不知有余不尽之毒。留滞阳明胃经也。盖缘战汗后。气血亏损之甚。即以补阴得汗。力只及七 八分便住。表既得解。便能清爽。其不尽者。复归阳明。加以一二日之饮食。与邪相蒸。复腾腾 而作热矣。曰。治之当何如。曰。舍补正无由也。当此之时。大汗一出。元气骤虚。饮食入胃。
生化迟缓。于是所留之邪。与新入之物。合而为热。如根据时师。再用攻邪。则元气复虚。热邪益炽。
索然而死矣。惟以大剂当归六君子汤投之。纵有病愈增而热愈甚者。乃是邪与食为元气所攻发。
将出之候也。守不出三日。复战而汗解矣。若用苓连退邪。枳朴消食。必死何疑。或曰。汗至七 八分。而余邪何以复归阳明。曰。胃主肌肉。而元气薄故也。如元气浓者。无此病也。如留泊肌 肉筋骨。则为余毒。治法亦先补正。凡直中三阴者。理中真武四逆等类。辨症用之。如夏月坐凉 亭水阁高堂大厦中。亦能中寒。附子理中汤。不可泥于盛夏。而禁用热药也。(亦有寒中厥阴少 阴者。当分经治之。)戴阳者两颧浅红。必游移无定处。不尽面通红。或烦躁发狂欲饮水。坐卧 泥水中。此阴盛格阳也。大剂八味饮。或参附汤。人参熟地可用至一二两。附子可用至三五钱。如 认作白虎症治。立死。(此症与后白虎症。最易混淆。一或误投。
生死立判。辨晰宜精细也。)
中暑者。面部通红紫胀。眼白必黄。更以口渴辨之。凡中暑口必渴。面赤气粗。发躁狂乱。
审知阳明的确。方可投白虎。
\x前胡汤\x 前胡 柴胡 紫苏 桔梗 陈皮 半夏 白芷 甘草 姜枣为引。有食加枳实。
\x承气汤\x 大黄 芒硝 浓朴 枳实 上方去芒硝名小承气汤。去浓朴枳实加甘草名调胃承气汤。
\x真武汤\x 附子 白芍 茯苓 白术 生姜 \x四逆汤\x 附子 干姜 甘草 上方倍干姜名白通汤。
\x参附汤\x 人参 附子 上方去人参加黄 名 附汤。
\x白虎汤\x 石膏 知母 粳米 甘草 上方加人参名人参白虎汤。
<目录>卷三\四明心法(下)
<篇名>疟疾属性:疟疾之病形何如。曰。疟之为病。非经非络。非脏非腑。乃夏月汗出太多。肌表空疏。外感 暑邪。直入脏腑募原之间。待收藏二令一行。玄府闭密。则所藏之邪。无以泄其怒。而寒热作矣。
然其寒也。乃内热将作。火冲其气故凛凛而寒。非真冷也。故不得以热药治之也。然素问分六经 疟。岂募原足以尽之与。曰。非是之谓 也。凡脏与脏腑与腑。或脏与腑。彼此相接之处。中间盖有虚界之募原。而虚界中。复有刚柔筋 脉。其为某脏之筋。便为某脏之病。譬如胃与小肠相近。而邪入于胃与小肠之虚界。而彼筋脉属 胃。则为阳明经疟也。又如肝与脾相近。而邪入于肝脾之虚界。而筋脉或属脾。便为太阴经疟矣。
究之脏腑虽病。皆因募原之气迁移也。至于每日间二日者。疟之卫气。日行一周。历五脏十二经 之界分。每一界分。必有其舍。(营卫之有舍。犹行人之有传舍也。)舍有随经络浮沉内薄之外 邪。故与日行之卫气。相集则病作。离则病休也。间日间二日者。由其募原之远近也。(疟疾一 症。前人虽备言之。然于夏伤于暑。秋必病疟经旨。殊未透辟也。四明论本邯郸。而益阐其义。始 知向来医家。只于脏腑经络中求之。直是隔靴搔痒耳。)曰。古人言无痰不成疟。信乎。曰。痰 之所为。非热不生。今病患饮食入胃。而每日发热。则脾不能守其静化。一味外邪热化煎熬。并 饮食而化为痰邪矣。(此言因疟只以生痰也。)其有先伤饮食。而痰热内作。复挟外感之暑邪。
变而为疟者。有之矣。(此则由痰而作疟也。然必内伤饮食。而后生痰。外挟暑邪。而后作疟。
则痰与疟皆属标病。而所谓无痰不成疟者。非谓必因痰而致疟也。只是凡疟莫不兼痰耳。)无 痰不成疟。(此句须合上两条看。其理乃圆。)凡疟皆由脾虚。(如内伤饮食与外感暑邪。皆不出 脾虚二字范围。脾不虚则饮食不得而伤。暑邪无自而入矣。)此些二语乃透疟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