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145-医宗金鉴-第235页

加姜枣, 水煎, 热服. 【集注】吴琨曰: 四时不正之气, 由鼻而入, 不在表而在里, 故不用 大汗以解表, 但用芬香利气之品以正里. 苏, 芷, 陈, 腹, 朴, 梗, 皆气胜者也, 故能正不正之气; 茯, 半, 甘草则甘平之品, 所以培养 中气者也. 若病在太阳, 与此汤全无干涉, 伤寒脉沉发热, 与元气本 虚之人, 并夹阴发热者宜戒. 又金不换正气散, 即平胃散加半夏, 藿 香,凡受山岚瘴气, 及出远方不服水土, 吐泻下痢者主之. 盖平胃散 ,可以平湿土而消瘴, 半夏之燥以醒脾, 藿香之芬以开胃. 名曰正气 ,谓能正不正之气也. 62.神术汤 主治三时外感寒邪, 内伤生冷而发热, 及脾泻肠风. 白术三钱 防风二钱 甘草一钱, 右三味, 无汗用苍术加葱白, 生姜 ,有汗用白术, 生姜. 【集注】柯琴曰: 此王好古得意之方, 仿仲景麻, 桂二方之义, 而制 为轻剂也. 然此是太阴之剂, 可以理脾胃之风湿, 而不可治太阳之风 寒,亦不可治阳明之表证, 与少阳之半表里也. 『内经』所谓春伤于 风,邪气留连而洞泄, 至夏而飧泄, 肠澼者宜之. 若冬伤于寒, 至春 而温病者, 又非所宜也. 今人不知仲景立方之旨, 只恐麻黄, 桂枝之 伤人也, 得此平和之剂恃为稳当. 不知营卫不和, 非调和脾胃者所可 代;胃家之实者, 非补虚之品所能投; 肝胆之相火往来, 少阴之水火 相射者, 不得以燥剂该摄也. 先明药之理, 始得方之用, 能知方, 始 可用方而不执方. 若病在太阳, 先发阳明之汗, 是引贼破家, 张洁古 岂独为葛根道哉! <目录>卷三\删补名医方论<篇名>麻黄加术汤属性: 治湿家身烦疼. 麻黄三两 桂枝二两 甘草 ( 炙 ) 二两 杏仁七十个 白术 ( 炒 )四两, 右五味, 以水九升, 煮麻黄 , 减二升, 去沫, 纳诸药, 煮 取二升半, 去滓, 温服八合, 覆取微似汗. 【集注】程知曰: 此汤为湿家表散法也. 身疼为湿, 身烦为热. 加白 术于麻黄汤中, 一以助其去湿, 一以恐其过散, 此治湿之正法也 .发散方中加白术, 又为张洁古, 王好古二人开法门. <目录>卷三\删补名医方论<篇名>桂枝附子汤属性: 主治伤寒八九日, 风湿相抟, 身体烦疼, 不能转侧 ,不呕不渴, 脉浮虚而涩者. 桂枝四两 附子 ( 炮 ) 三枚 甘草二两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右五味, 以水六升, 煮取二升, 去滓, 分温三服. 【集注】程知曰: 湿与风相抟, 流入关节, 身疼极重, 而无头痛, 呕 ,渴等证, 脉浮虚者风也, 涩者寒湿也. 风在表者, 散以桂 , 甘之 辛甘. 湿在经者, 逐以附子辛热. 姜, 枣辛甘, 行营卫通津液以和表 .盖阳虚则湿不行, 温经助阳散湿, 多借附子之大力也. <目录>卷三\删补名医方论<篇名>栝蒌桂枝汤属性: 治太阳证备, 身体强几几然, 脉反沉迟, 此为痉, 此汤主之. 栝蒌根二两 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 枚 , 右六味, 以水九升, 取三升, 分温三服, 取微汗, 汗不出, 食 顷须啜热粥发之. 【集注】喻昌曰: 伤寒方中, 治项背几几, 用桂枝加葛根汤矣. 彼之 汗出恶风, 其邪在表, 而此之太阳证, 罔不具备, 其邪之亦在于表可 知也. 但以脉之沉迟, 知其在表之邪为津液内竭所召, 不当从风寒之 表法起见, 故不用葛根之发表解肌, 改用栝蒌根之味苦入阴, 擅生津 液之长者为君, 加之桂枝和营卫, 养筋脉而治其痉, 乃变表法为和法 也.然既君以栝蒌根当增之, 桂枝为臣当减之. <目录>卷三\删补名医方论<篇名>水解散属性: 治天行时气, 初起头痛, 壮热等疫. 大黄四两 白芍二两 黄芩 甘草 ( 炙 )  桂心 麻黄各三两, 右 为粗末, 每撮一两 , 水煎服. 汗下不再服. <目录>卷三\删补名医方论<篇名>二圣救苦丹 属性:川大黄 ( 生 ) 一斤 皂角 ( 猪牙者, 去皮弦, 微炒 ) 四两, 右为 末,和匀, 水泛为丸, 每服三钱, 无根水下. 弱者减服. 【注】天行时气, 即四时不正之气, 感而为病者, 初不名疫也. 因病 气互相传染, 老幼相似, 沿门阖境而共病之, 故曰: 天行时气也. 然 此疫气从鼻而入, 一受其邪, 脏腑皆病, 若不急逐病出, 则多速死. 急逐之法, 非汗即下, 故古人治疫之方, 以下为主, 以汗次之, 是为 病寻出路也. 此二方, 一以治冬疫, 一以治春疫. 冬疫多寒, 春疫多 热.多寒者宜水解散, 方中用麻, 桂, 芍, 草发营卫之汗, 大黄, 黄 芩泻疫毒之邪. 多热者宜救苦丹, 方中用皂角开窍而发表, 大黄泻火 而攻里, 使毒亦从汗下而出也. 二方审而用之, 治疫之大法可类推矣 . <目录>卷三\删补名医方论<篇名>天水散属性: 一名益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