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为安胎要药. 若 有他证, 则以药佐之, 或减白术加条芩, 或加白术减条芩, 任其抽添 .如火盛, 则当位芩以清火; 痰盛, 则当倍术以消痰; 血虚, 则合四 物汤以补血; 气虚, 则合四君汤以补气; 胎不安稳, 更佐以杜仲, 续 断,阿胶, 艾叶以安之; 若气盛胎高, 则加紫苏, 大腹皮, 枳壳, 砂 仁, 陈皮以舒之. 四物汤 四君子汤 方俱见首卷汇方内 <目录>卷四\嗣育门<篇名>嗣育门汇方属性:1.加味地黄丸 治妇人经水不调, 必不能受孕, 即使受之, 亦不全 美,宜常服此方. 熟地四两 山萸肉 山药各二两 牡丹皮 白茯苓各一两五钱 泽泻 香附 ( 童便浸三次 ) 各一两 上为末, 炼蜜丸如梧子大. 每服七十丸, 白沸汤送下. 2.涤痰汤 治妇人肥盛者, 多不受孕. 以身中有脂膜闭塞子宫也, 以此汤送后丸药. 当归一两 茯苓四两 川芎七钱五分 白芍药 白术 ( 土炒 ) 半 夏( 制 ) 香附米 陈皮 甘草各一两 上作十贴, 每贴姜三片, 水煎吞后丸子. 3.涤痰丸 白术 ( 土炒 ) 二两 半夏麴 川芎 香附米各一两 神麴 ( 炒 ) 茯苓各五钱 橘红四钱 甘草二钱 上为末, 粥丸. 每服八十丸. 如热者, 加黄连, 枳实各一两. 4.大补丸 治妇人瘦弱, 多由血少不能受孕. 宜常服此方. 天冬 ( 去心 ) 麦冬 ( 去心 ) 菖蒲 茯苓 人参 益智仁 枸 杞子 地骨皮 远志肉 上为细末, 炼蜜丸, 如桐子大, 空心酒下三十丸. 5.苁蓉菟丝子丸 此方不寒不热, 助阴生子. 肉苁蓉一两三钱 复盆子 蛇床子 川芎 当归 菟丝子各一两二钱 白芍药一两 牡蛎 ( 盐泥固?? ) 乌贼鱼骨各八钱 五味子 防 风各六钱 条芩五钱 艾叶三钱 上为末, 炼蜜丸, 如桐子大. 每服三, 四十丸. 盐汤下, 早晚皆可服 . 6.调经丸 理气养血, 调经种子. 香附 川杜仲 ( 姜汁炒 ) 八两 大川芎 白芍药 当归 ( 去尾 ) 怀生地 陈皮 小茴香 ( 酒炒 ) 延胡索 ( 略炒 ) 肉苁蓉 ( 酒炒 ) 旧青皮 ( 麸炒 ) 台乌药 ( 炒 ) 枯黄芩 ( 酒炒 ) 乌 贼鱼骨 ( 酥炙 ) 以上各四两 上十四味称足, 真正好醋, 和面打糊为丸, 如梧桐子大. 每服百丸, 空心好酒送下. 一方无陈皮, 地黄, 有人参, 黄耆各二两 . <目录>卷四\胎前诸证门<篇名>胎前总括属性:1.妊娠胎前病恶阻, 胞阻肿满气烦悬, 痫嗽转胞与子淋, 激经胎漏 胎不安. 小产死胎胎不长, 子瘖脏燥鬼胎连, 余病当参杂证治, 须知 刻刻顾胎原. 【注】此言妊娠胎前, 有恶阻, 胞阻, 子肿, 子满, 子烦, 子悬, 子 痫,子嗽, 转胞, 子淋, 激经, 胎漏, 胎动不安, 小产堕胎, 子死腹 中,胎萎不长, 子瘖, 脏燥, 鬼胎等证, 皆当一一详辨熟记. 其余胎 前伤寒, 伤食, 疟痢, 霍乱, 泄泻, 当于杂证门中参考治之. 但须时 刻保护胎原, 不致误犯为要也. <目录>卷四\胎前诸证门<篇名>恶阻总括属性:2.恶心呕吐名恶阻, 择食任意过期安, 重者须药主胃弱, 更分胎逆 痰热寒. 【注】妇人受孕月余之后, 时时呕吐者, 名曰恶阻. 若无他病择食者 ,须随其意而与之. 轻者过期自然勿药而愈, 重者须以药治之. 当以 胃弱为主, 更审其或因胎气阻逆, 或痰饮阻逆, 与夫兼热, 兼寒, 而 分治之. <目录>卷四\胎前诸证门<篇名>恶阻证治属性:保生汤 3.胎气阻逆惟呕吐, 无他兼证保生汤, 砂术香附乌陈草, 量加参枳 引生姜. 【注】恶阻, 有因胎气阻逆者, 乃受胎后胞门闭塞, 脏气内阻, 挟胎 气上逆于胃, 故令恶心呕吐也. 若平素胃虚所致, 虽无痰饮, 寒热相 兼而亦有恶阻证者, 宜用保生汤, 即砂仁, 白术, 香附, 乌药, 陈皮 ,甘草也. 引用生姜者, 以止其呕也. 若气弱者, 量加人参; 气实者 ,量加枳壳. 加味六君汤 4.痰饮恶阻吐痰水, 烦眩加味六君汤, 枇杷藿香旋缩枳, 热秘芩军 寒桂姜. 【注】恶阻因于痰饮者, 其吐必多痰水, 且心烦头目眩晕, 必其人平 素胃虚, 中停痰饮也. 宜用加味六君汤, 于六君汤内, 加枇杷叶, 藿 香,旋覆花, 缩砂, 枳壳. 若胃热便秘, 加黄芩, 大黄以利之; 胃寒 喜热, 加肉桂, 干姜以温之. 六君汤方见首卷 加味温胆汤 5.热阻恶食喜凉浆, 心烦愦闷温胆汤, 橘半茯甘与枳竹, 更加芩连 芦麦姜. 【注】恶阻因于胃热者, 必呕吐, 心中热烦, 愦闷喜饮凉浆也. 宜用 加味温胆汤, 其方即陈皮, 半夏, 茯苓, 甘草, 枳实, 竹茹, 名温胆 汤.更加黄芩, 黄连, 芦根, 麦门冬, 引生姜也. <目录>卷四\胎前诸证门<篇名>胞阻总括属性:6.妊娠腹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