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中发者,溺(奴历反)死鬼,大黄主之,服药讫持盆水;晡时发者,舍长鬼,麻黄主之,服药讫持磨衡;黄昏发者,妇人鬼,细辛主之,服药讫持明镜;夜半发者,厌死鬼,黄芩主之,服药讫持车软;鸡鸣发者,小儿鬼,附子主之,服药讫持小儿墓上折草木;凡七物,各一分,冶下筛,发时加所主病药一分,当发日从旦至发时,温酒服方寸匕,三服服讫,必持所主病物,甚良,有效。
又云∶平旦作者,客民鬼也,先作时,令病者持衣如辞去,言欲远出立愈;食时作者,客死鬼也,先作时,令病者辞言欲归之,大道上桥梁下逃之;禺中作者,市死鬼也,先作时,令病者因结械,北向吐营以支以KT。
日中作者,溺死鬼也,先作时,令病者取盆水中着庭,南向坐营KT;日跌作者,亡死鬼也,先作时,令病者人言吏捕汝庭中;晡时作者,自经死鬼也,先作时,令病患当栋下卧以绳索病者头;日入作者,人奴舍长死鬼也,先作时,令病者磨碓间逃之;黄昏作者,盗死鬼也,先作时,令病者逾去远亡,无令人知其家;人定作者,小儿鬼也,先作时,病者取小儿墓上折草木立愈;夜过半作者,囚死鬼也,先作时,取司空械笞,令病者持之,因从出可榜笞汝者;夜半作者,寒死鬼也,先作时,令病者温衣营以KT,持桃枝饮食逃内中,无人知见紫此次上;鸡鸣作者,乳死鬼也,先作时,令病者把(古老反)席之,菇目应令持桃枝营以KT。
《如意方》治鬼疟方∶发日早旦,取井花水丹书额作“天狱”字;书胸作“胸狱”字;书背作“背狱”字;左手作似急又方∶计发日,今夕可食,鸡鸣起,着衣履屐,随意出户,脱之途,出勿顾,入幽闲隐断也《通玄》云∶鬼疟者,或间日,或频日发作无时者,此为鬼疟,任避之,及用饮食送遣,如恒山(三两)豉(一升)秫米(百粒)蒜(七斤)研,清酒二升,渍之一宿,早旦服之。得大吐则止。
治温疟方第十五
《病源论》云∶夫温疟与寒疟安舍?温疟者,得之冬,中于风寒,气藏于骨髓之中,至春则热而后《通玄》云∶温疟者,吸吸发热而少寒,心闷面赤发自心方∶石膏(半斤,研,绵裹)知母(三两)地骨皮(三两)玄参(三两)淡竹叶(一升)猪苓(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相去如六七里。
治寒疟方第十六
《病源论》云∶寒疟,此由阴阳相并,阳虚则阴胜,阴胜则寒,发于内而并于外,所以内外《通玄》云∶寒疟者涩涩而恶寒毛竖,发则引温而少热方∶朱砂(四分,研)雄黄(五分,研)人参(四分)恒山(五分)牡蛎(四分,熬)蜜丸如梧子,一服七丸,日再,空腹服之,用粥饮之。
治痰实疟方第十七
《病源论》云∶谓病患胸膈先有停痰结实,因感疟病,则令人心下支满,气烦呕之。
《范汪方》治疟痰实不消恒山汤方∶恒山(六分)甘草(四分)知母(三分)麻黄(三分)大黄(四分)凡五物,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三服。至发时令尽。
治劳疟方第十八
《病源论》云∶凡疟积久不瘥,则表里俱虚,客邪未散,真气不复,故疾虽系(暂)间,小劳《集验方》治劳疟积时不断,众治无效,此方治之∶生长大牛膝一大虎口,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再服。第一服取未发前一食顷;第二服《葛氏方》云∶老疟久不断者方∶末龙骨方寸匕,先发一时以酒一升半,煮三沸,及热尽服,温覆取汗立愈。
又方∶炙鳖甲捣末,酒服方寸匕,至发时令三服,兼用火灸,无不断也。
《僧深方》治劳疟桃叶汤方∶桃叶(十四枚)恒山(四两)凡二物,酒二升,渍一宿,露着中庭,刀着器上,明旦发日凌晨漉去滓,微温令暖,一顿服
治嶂疟方第十九
《病源论》云∶山嶂疟,此病生于岭南,带山嶂之气也。其状寒热休作有时,皆由挟溪源岭《耆婆方》治瘴疟要方∶蜀恒山(三两)甘草(二两)光明砂(一两)三种捣筛,以蜜和丸如梧子,未发前服三丸,发时服二丸,发后服一丸,于后三日更一服,三日慎食。
《录验方》治疟及嶂气方∶恒山(二两)甘草(二两)切,以白酒大一升浸一宿,去滓分二服,未发前一服,临发又一服,任吐。慎生冷、酢滑酒
治间日疟方第二十
《病源论》云∶间日疟,此由邪气与卫气俱行于六腑,而有时相失不相得,故邪气内薄五脏《集验方》治疟或间日发或夜发者方∶秫米(百粒)石膏(八两,碎)恒山(三两)竹叶(三两)凡四物,切,以水六升渍药,覆一宿,明旦煮取取二升,分三服,取未发前一食顷第一服;用余《短剧方》断疟恒山酒方治疟先寒战动地,寒解壮热,日日发、间日发并断方∶鳖甲(一两)淡竹叶(切,三升)恒山(三两)甘草(三两)久酒(三升)凡五物,以酒渍药刀置上覆头,安露地,明旦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五服,未发前令尽。
当
治连年疟方第二十一
《范汪方》治连年疟不瘥牛膝酒方∶牛膝草(一把)好酒(一升)凡二物,牛膝纳酒中,渍一宿,明旦分三服。
《录验方》恒山汤治疟十岁二十岁方∶恒山(二两)甘草(一两)大黄(二分)桂心(六铢)凡四物,切,以恒山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