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胃反。脉紧而涩,其病难治者是也。(宜补气而生津,如四君子汤加黄 、五味子 之类。)夫胃为水谷之海,若再加大肠秘结,是全无阴液而水谷之海枯矣。水谷之海 枯而能生者,未之有也。(反胃,粪如羊屎者不治。)
【目录】卷五\呕吐反胃脉证第四十五【篇名】附方属性:
仲景大半夏汤
(见第二十)
仲景生姜半夏汤
《要略》云∶病患胸中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胸中愦愦 然无奈者,生姜半夏汤主之。
半夏(半升) 生姜汁(一升)
上以水三升,煮半夏取二升,内生姜汁,煮取一升半。小冷,分四服。日三夜一,服止,停后服。
二陈汤
(见第十六)
四君子汤
(见第十六)
六君子汤
(见第十六)
仲景理中汤
(见第十七)
藿香安胃散
(见第二十)
【目录】卷五【篇名】霍乱脉证第四十六属性:霍乱之候,脉代勿讶。厥逆迟微,是则可怕。
仲景云∶呕吐而复下利,名曰霍乱。(宜仲景通脉四逆汤、理中丸、四逆加人参汤之类。)霍乱者,
挥霍撩乱,不能自持,阴阳乖离,上下亟夺,是时脉或代止,勿惊讶也。乃卒吐暴 下,谷神顿委,暂不接续故耳。若手足厥冷,脉复迟微,是则大为可怕。盖手足为 诸阳之本,迟微为纯阴之脉,阳衰阴盛,真元渐绝之象也。是故暴脱者能渐生。而 渐绝者,又何能暴起哉?(暴脱者,如日中风雨,风雨过而日仍明。渐绝者,如日渐西坠,坠则终 此日矣,九死之证也。设欲用药救治,非附子理中汤、四逆加人参汤之类不可。)
【目录】卷五\霍乱脉证第四十六【篇名】附方属性:
仲景通脉四逆汤
《伤寒论》云;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 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赤色,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 脉四逆汤主之。今用治霍乱吐利脉不出者亦宜。
甘草(炙,二两) 附子(大者一枚、生用、去皮脐、破八片) 干姜(三两,强人可四两)
上以水三升,煮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其脉渐出者愈。
仲景理中丸
(见第十七)
仲景四逆加人参汤
治一切虚寒亡阳,下利,四肢厥逆等证。
甘草(炙,二两) 干姜(一两半) 人参(一两)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上以水三升,煮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附子理中汤
(见第十七)
【目录】卷五【篇名】咳嗽脉证第四十七属性:咳嗽多浮,聚胃关肺。沉紧小危,浮濡易治。
咳嗽不一,强半为风寒痰饮,风寒则伤于皮毛。(宜汗解,如麻黄汤、参苏饮之类。)痰饮 则停于胸胃。(宜二陈汤、仲景小青龙汤、拔萃半夏温肺汤之类。)皮毛者,肺之合也,邪袭其合,肺 气应之,故上逆而为咳。胃居肺下,寒痰冷冻饮料,停滞于中,上射于肺,肺气迎之,
故亦上逆而为咳。经云∶形寒饮冷则伤肺。(痰饮寒浊之气,上熏于肺,肺不清净,咳嗽从生。)形寒 固伤于外,而冷冻饮料寒痰,则皆聚于胃也。肺居最上,皮毛最表,故脉多浮耳。沉紧 小危者,沉则邪入里,紧则寒不散,小则正气衰,均主病危。若浮而濡,浮则在表,濡受邪轻,故云易治。
【目录】卷五\咳嗽脉证第四十七【篇名】附方属性:
麻黄汤
(见第十六)
参苏饮
治痰积中脘,晕眩嘈杂,怔忡哕逆,或痰停关节,手足 曳,口眼 斜,
半身不遂,呕吐恶心,头疼发热,及感冒风邪,鼻塞、憎寒、咳嗽等证。
人参 紫苏叶 前胡 半夏(制) 葛根(各一钱) 茯苓 枳壳 桔梗 陈皮(各八分)
木香(磨,四分)
加葱白、生姜煎服。
二陈汤
(见第十六)
仲景小青龙汤
(见第十六)
拔萃半夏温肺汤
治心腹中脘痰水冷气,心下汪洋嘈杂。常多涎唾,口中清水自出,
胁肋急胀痛,不欲食。此胃气虚冷所致。其脉沉弦细迟。
旋复花 人参 细辛 桂心 甘草 陈皮 桔梗 芍药 半夏(制,各半两) 赤茯苓(七钱半)
上 咀。每服四钱。生姜三片,水煎。食后服。
【目录】卷五【篇名】喘急脉证第四十八属性:喘急息肩,浮滑者顺。沉涩肢寒,散脉逆证。
呼吸疾速曰喘,气息短促曰急。息肩者,肩随息动。吸则提气,呼则舒气。出 入不利,故肩亦为之耸动耳。脉浮滑者,浮为阳、为表、为风。(宜汗解。仲景麻黄汤或香苏 散,及枳桔桑杏之类。)滑为阳、为痰、为食。(痰宜枳桔二陈汤、蒌仁、苏子,及三子养亲汤之 类。食宜丹溪保和丸、平胃散、和剂小七香丸或瓜蒂散吐之。)盖因外邪闭遏,或为内物阻挠,致令 机关壅滞,胸膈痞塞,而为喘急息肩者有矣。苟能散其邪,则机关可利;推其物,则痞塞可通,
故曰顺。脉沉涩者,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