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者死。
病肠中有积聚。脉虚弱者死。
病水气。脉微而小者死。
病水胀如鼓。脉虚小涩者死。
病泄注。脉浮大而滑者死。
病内外俱虚。卧不得安。身冷。脉细微。呕而不入食者死。
病冷气上攻。脉逆而涩者死。
卒死。脉坚而细微者死。
热病三五日。头痛身热。食如故。脉直而疾者。八日死。
久病脉实者死。
又虚缓。虚微虚滑。弦急者死。
卒病。脉弦而数者死。凡此凶脉。十死十。百死百。不可治也。
<目录>卷中<篇名>察声色形证决死法第四十九属性:凡人五脏六腑。荣卫关窍。宜平生气血顺度。循环无终。是为不病之本。若有缺绝。则祸必来矣。要在临病 之时。存神内想。息气内观。心不妄视。着意精察。方能通神明。探幽微。断死决生。千无一误。死之证兆。具之 于后。
黑色。起于耳目鼻上。渐入于口者死。
赤色。见于耳目额者。五日死。
黑白色入口鼻目中者五日死。
黑。或如马肝色。望之如青。近则如黑者死。
张口如鱼。出气不反者死。
循摸衣缝者死。
妄语错乱。及不能语者死热病即不死。
尸臭不可近者死。
面目直视者死。
肩息者。一日死。
面青。人中反者三日死。
面无光。牙齿黑者死。
面青目黑者死。
面白目黑者十日死。
面赤眼黄。实时死。
面黑目白者。八日死。
面青目黄者。五日死。
眉系倾者。七日死。
齿忽黑色者。三十日死。
发直者。十五日死。
遗尿不觉者。五六日死。
唇口乍干黑者死。
爪中青黑色死。
头目久痛。卒视不明者死。
舌卷卵缩者死。
面黑直视者死。
面青目白者死。
面黄目白者死。
面目俱白者死。
面目青黑者死。
面青唇黑者死。
发如麻。喜怒不调者死。
发肩如冲起者死。
面色黑。胁满不能反侧者死。
面色苍黑。卒肿者死。
掌肿无纹。脐肿出。囊茎俱肿者死。
手足爪甲。肉。黑色者死。
汗出不流者死。
唇反。人中满者死。
阴阳俱绝。目匡陷者死。
五脏内外绝。神气不守。其声嘶者死。
阳绝阴结。精神恍惚。撮空裂衣者死。
阴阳俱闭。失音者死。
荣卫耗散。面目浮肿者死。
心绝于肾。肩息。回眄。目直者。一日死。
肺绝。则气去不反。口如鱼口者。三日死。
骨绝。腰脊痛。肾中重。不可反侧。足膝后平者。五日死。
肾绝大便赤涩。下血。耳干。脚浮。舌肿者。六日死。又曰。足肿者九日死。
脾绝。口冷。足肿胀泄不觉者。十二日死。
筋绝。魂惊。虚恐。手足爪甲青。呼骂不休者。八九日死。
肝绝。汗出如水。恐惧不安。伏卧。目直面青者。八日死。又曰。实时死。
胃绝齿落面黄者。七日死。又曰。十日死。
凡此察听之。更须详酌者矣。
<目录>卷下<篇名>疗诸病药方六十道属性:\x万应丸\x 甘遂(三两) 芫花(三两) 大戟(三两) 大黄(三两)
三棱(三两) 巴豆(二两。和皮) 干漆(二两炒) 蓬术(二两)
当归(五两) 桑皮(二两) 硼砂(三两) 泽泻(八两)
山栀仁(二两) 槟榔(一两) 木通(一两) 雷丸(一两)
诃子(一两) 黑牵牛(五两) 五灵脂(五两) 皂角(七定。去皮弦)
上件二十味。锉碎洗净。入米醋二斗。浸三日。入银器或石器内。慢火熬。令醋尽。焙干焦。再炒。为黄色。存 性。入后药。
木香(一两) 丁香(一两) 肉桂(一两。去皮) 肉豆(一两)
白术(一两) 黄 (一两) 没药(一两) 附子(一两。炮。去皮脐)
茯苓(一两) 赤芍药(一两) 川芎(二两) 牡丹皮(二两)
白牵牛(二两) 干姜(二两) 陈皮(二两) 芸台(二两。炒)
地黄(三两) 鳖甲(三两。醋炙) 青皮(三两) 南星(二两。浆水煮软。切焙)
上二十味。通前共四十味。同杵罗为末。醋煮。面糊为丸。如绿豆大。用度谨具如下。合时须在一净室中。
先严洁。斋心涤虑。焚香。精诚。恳诸方圣者。以助药力。尤效速也。
结胸伤寒。用油浆水下七丸。当逐下恶物。如人行二十里。未动。(再服)。
多年积结。 食 块。临卧水下。三丸至五丸。每夜服之。病即止。如记得因伤物作积。即随所伤物下七 丸(小儿妊妇老人勿服)。
水气通身肿黄者。茯苓汤下。五丸。日二服。水消为度。如要消酒进食。生姜汤下一丸。
食后。腹中一切痛。醋汤下七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