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三日者。盖传经之邪居多。而自感者少。自 感则寒。传经则热。仲景用葛根汤小柴胡汤主二经之病。节庵一曰解肌。
一曰和解。又谓不从标本从乎中治。固知非若太阳汗之而愈也。学人其 可执乎。然二经亦有自感者。如阳明为邪。首面大肿。少阳为邪。耳前后肿。
此不从太阳传入。而发热与伤寒无异。东垣用普济消毒饮子。及鼠粘子 汤。治之。盖阳明主燥。少阳主火。非比太阳属寒水之司。故治各不同也。
按寒邪入里。未有不传阳明。乃阳明腑病。非阳明之经也。阳明者胃也。
胃为水谷之海。一受寒邪。则水谷不行。为热。为渴。为胀满。甚则谵语狂 言。皆其邪也。治之者。不可过汗以竭其液。一也不可早下以伤其阴。二 也。不可寒凉以阻其化。三也。宜以葛根平胃加减调之。若少阳一经。属 木有火。为呕。为声。为寒热往来。则以小柴胡汤为主。女子临经即谓热 入血室。甚则谵语。加生地丹皮。乃至正之法也。尤不可汗下。
一阳明传变至多。治之贵乎得宜。寒则凝而食不化。热则燥而液愈亡。故 止渴用葛粉以鼓舞胃气。胜于花粉知母。平胃用浓朴以温中州。非比 木香豆蔻。如在上用桔梗枳壳。在下用枳实青皮。而甘草调中。陈皮理 气。山楂莱菔消滞之类。虽极平和。实至当不易之常理也。然有饮食伏 于中。而不显于脉症者。有脉症似乎饮食。而实非饮食为患。乃中气虚 所致。则又当细问其病因。察其脉色舌苔。按其胸腹有无痛处。大便曾 解不解。或补或泻。出一定之见以疗之。方为得耳。
葛根汤 葛根(一钱半) 麻黄(一钱) 桂枝 芍药 甘草(各六分)
加姜枣水煎。此方治太阳无汗恶风。太阳阳明合病。如阳明腑病。不可概用。
小柴胡汤 柴胡(二钱) 黄芩 人参 半夏(各一钱) 甘草(五分)
加姜枣水煎服。
加味小柴胡汤(即前方加生地丹皮各一钱)
普济消毒饮子 黄芩(酒炒) 黄连(各八分焙) 人参 橘红 玄参 甘草(生用) 连翘 牛蒡子(炒研) 桔梗 柴胡 僵蚕(炒) 薄荷(各五分) 板蓝根 马屁勃 升麻(各二分)
水煎服。(便秘酒煨大黄一钱)
鼠粘子汤 牛蒡子(焙研) 枳壳 甘草(炙) 柴胡 连翘 黄芩 桔梗(各一钱) 薄荷叶(二钱)
水煎 <目录>卷之一\伤寒<篇名>三阴论属性:经言六经。而即继之曰。三阴三阳。五脏六腑皆受病。此何以说也。余请以 三阴概之可乎。伤寒传入三阴。已寒变为热矣。盖太阴者脾也。其经布胃 络嗌。故邪入之。则腹满而嗌干。然经既属脾。经病则脾亦病。脾主消磨。亦 失其职。况布于胃则食不化。而腹满络于嗌。则热伤阴而嗌干。且但曰满。
则邪犹在中焦。未可遽下。故腹满平以浓朴陈皮。嗌干和以葛根枳桔。此 虽治太阴之经。实即治阳明之腑也。少阴者肾也。其经络肺系舌本。故邪 入之。则口燥舌干。而渴。然经虽属肾。土旺则水必亏。肾为胃关。亦失传化。
况络于肺。则水不升而作渴。系于舌。则津益亡而口燥。此时邪热已深。仲 景所谓忽下以存津液。故实则大小承气下之。虚则六味地黄润之。此虽 治少阴之经。亦即治足阳明兼手太阳手阳明之腑也。厥阴者肝也。其经 循阴器而络于咽。故邪入之。则烦满而囊缩。厥阴者。阴之尽也。经虽属肝。
此时胃邪下陷。阳亢阴渴。肾水既亏。肝火弥炽。蓄热不解。则烦而且满。阴 气已极。则囊缩少泄。如果大便未下。急与下之。下后不解。即与黄连解毒 之类。宣散蓄热。庶或有生。此虽治厥阴之经。实即治五脏六腑俱受之病 也。不然。或谓邪入于脏。或谓邪入于腑。又为藏物之脏。纷纷不已。曷与正 之。
按三阴邪热。皆从三阳传入。而阳明失治尤多。始而过汗以竭其液。继 而过下以损其阴。液者。气之余也。阴者。血之属也。气血既损。则烦满燥 渴等症作矣。况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三阴既亏。则腐熟 传道化物之司。愈失其职。仲景欲急下以存津液。岂无有窥其微者耶。
养葵先生出。直以六味补水。挽其源而治之矣。
<目录>卷之一\伤寒<篇名>三焦论属性:内经传入三阴。止曰可泄而已。仲景以下字易之。立大小调胃三承气汤。
后人遵而用之。一汗之后。辄尔遽下。遗人夭殃者多矣。不知仲景分痞满 燥实坚。有上中下三焦气血水谷之别。不精求其理。则其法不可得而施 也。何以言之。上焦者。气分也。主纳而不出。病则不能主纳矣。于是为痞。在 上者因而越之。然有可吐者。有不可吐者。有吐后不减者须枳桔陈皮之 属。泄上焦之气则得矣。中焦者。主腐熟水谷者也。病则不能主腐熟矣。于 是为满。肠胃为市。无物不受。宜各随其所受而消之磨之。加以苦温等药。
是泄中焦法也。下焦者。阴分也。主出而不纳。病则不能主出矣。于是为燥 实坚积。蕴热既久。津液必亡。不能传导。须以荡涤之。剂下之。斯愈矣。由是 观之。则上中下三焦。自有浅深次第。有治上焦而中焦得快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