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198-古今医统大全-第135页



正在加载语音引擎...

,灸三壮。
【主治】心痛干呕,相引螈 肘挛,暴喑不能言。

通里
在腕后一寸陷中,手少阴心脉之络别走大肠小肠经。针三分,灸三壮。

【主治】头痛目眩,面热无汗,懊 ,暴喑,心悸,肘臂 痛,苦呕,喉痹,少气,遗溺,妇 人经血过多崩漏。


在掌后脉中,去腕五分。针三分,灸三壮。

【主治】鼻衄吐血,洒淅恶寒,厥逆,气惊心痛。

神门
(一名锐中,一名中都) 在掌后锐骨端陷中,手少阴心脉所注为俞土。针三 分,灸三壮。

【主治】疟疾,心烦惊悸,心痛少气,身热面赤,发狂笑喜,呕血吐血,遗溺,失音,健忘,
心积伏梁,大人小儿五痫证。

少府
在小指本节后骨缝陷中,直劳宫。少阴心脉所流为荥火。针三分,灸三壮。

【主治】烦满少气,臂酸肘腋挛急,胸中痛, 疟久不愈,振寒,阴挺出,阴痒阴痛,遗尿 偏坠,小便不利。

少冲
(一名经始) 在手小指内廉端,去爪甲角如韭叶。手少阴心脉所出为井木。

针一分,灸一壮。
【主治】热病烦满,上气嗌干渴, 臂内后廉痛,厥心痛,胸胁痛,肘腋痛,手挛不伸。
【目录】卷之六\经穴发明【篇名】手少阴经穴歌属性:手少阴心九穴存,极泉青灵少海深。灵道通里阴 邃,神门少府少冲寻。
【目录】卷之六\经穴发明【篇名】手少阴心经步穴歌属性:少阴心起极泉中,腋下筋间脉入胸。青灵节后上三寸,少海肘内节后容。灵道掌后一寸半,
通里腕后一寸同。阴 五分取动脉,神门掌后锐骨隆。少府节后劳宫直,小指内侧取少冲。
【目录】卷之六\经穴发明【篇名】小肠腑形属性:\r小肠腑形\ps127a71.bmp\r 经曰∶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食下则肠实而胃虚。又云∶小肠为赤肠。
胃之下口,小肠之上口也,在脐上二寸,水谷于是分焉。大肠上口,小肠之下口也,至是而 泌别清浊,水液渗入膀胱,滓秽流入大肠。
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内侧两骨之间,
上循 外后廉,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络心,循咽,下膈抵胃,属小肠。
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 ,却入耳中。其支别者,别循颊上 ,抵鼻至目肉 。凡一十 九穴,左右共三十八穴。

少泽
(一名少吉) 在手小指端外侧,去爪甲角下一分陷中。手太阳小肠脉所出为 井金。针一分,灸一壮。

【主治】疟寒热,汗不出,喉痹舌强,心烦咳嗽,螈 臂痛,颈项痛不可顾,目生翳。

前谷
在手小指外侧本节前陷中。手太阳小肠脉所溜为荥水。针一分,灸三壮。

【主治】热病汗不出, 疟癫疾,耳鸣喉痹,颈项颊肿引耳后,咳嗽鼻塞吐衄,臂痛不得举,
妇人产后无乳。

后溪
在手小指外侧本节后陷中,捏拳取之。手太阳小肠脉所注为俞木。针一分,灸一壮。

【目录】卷之六\经穴发明【篇名】手太阳小肠经穴图属性:\r手太阳小肠经穴图\ps127a72.bmp\r 【主治】疟寒热,目翳,鼻衄耳聋,头强不得回顾,癫疾,臂肘挛急。

腕骨
在手外侧腕前起骨下陷中,手太阳小肠脉所过为原。针二分,灸三壮。

【主治】热病汗不出,胁下痛,颈项肿,寒热耳鸣,目出冷泪生翳,肘不得屈伸,疟疾烦闷 头痛,螈 五指掣。

阳谷
在手外侧腕中,锐骨下陷中。手太阳小肠所行为经火。针二分,灸三壮。

【主治】癫疾发狂,热病汗不出,胁痛项肿,寒热,耳聋耳鸣,齿龋痛,臂不举,小儿螈 舌强。

养老
在手踝骨前上,一云腕骨后一寸陷中。针三分,灸三壮。

【主治】肩臂酸痛,肩欲折,臂如拔,手不能上下,目视不明。

支正
在腕后五寸。手太阳络脉别走少阴。针三分,灸三壮。

【主治】五劳,癫狂惊风,风虚肘臂不能屈伸。手不能握,腰背酸项强。

少海
在肘内大骨外去肘端五分陷中,屈手向头取之。手太阳小肠脉所入为合土。针二分,灸五壮。

【主治】肘臂肩 颈项痛,寒热齿根肿,风眩疡肿,小腹痛,五痫螈 。

肩贞
在曲胛下两骨解间,肩 后陷中。针五分,灸三壮。

【主治】伤寒寒热,耳鸣耳聋,缺盆肩中热痛,风痹手足麻木不举。


挟肩 后大骨下胛上廉陷中。举臂取之。手太阳、阳维、阳跷三经之会。针八分,灸三壮。

【主治】臂酸无力,肩痛引胛,寒热气肿痉痛。

天宗
在秉风后大骨下陷中。针五分,灸二壮。

【主治】肩臂酸疼,肘外后廉痛,颊颔肿。

秉风
天 外肩上小 后,举臂有空。手太阳、阳明、手少阳、足少阳四脉之会。针五分,灸五壮。